管窥一见丨想到哪写到哪(10) - 世说文丛

管窥一见丨想到哪写到哪(10)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学会拒绝是保护自己的利器。到了这把年龄更感确实如此,到了耳顺的年龄,也早离了职场,没有了工作上的利害关系,更多的时候是面对自己和家人。至于社会上的那些事情,也是与三观相投的人一起玩,跟他们不需要去掩饰什么,完全根据自己的内心召唤来决定自己的态度,感觉舒服就参与他们的活动,感觉没意思就直白地跟他们说不太舒服在家里歇歇,我相信,没有人会为你不参加而不高兴,真是不高兴证明你看错人了,真正的情谊就是相互间都舒服。 

现在想想人的内心里的一种排斥,也就是表现在实际行动上的拒绝,是一种本能的保护机制,虽然你说不上来它的前因后果,但是回过头来看一下你就明白了。假如从小到大一直按照自己内心的召唤,估计会少走很多弯路,至于小时候挨了那么多的揍,也都是没有遵循内心召唤,跟着讲义气,凑热闹,随大流造成了那么多的“恶性事件”,如果那时候学会拒绝命运则会发生很多变化。

小时候曾与那些坏孩子为伍,当然当时并不觉得有什么,反而还有一种安全感和自豪感,觉得没有人敢欺负自己,可以“狗仗人势”了,觉得日子过得很不错。但是,跟那些不良少年混得时间长了,也会有一种危机感,特别是看到他们不停地考虑那些偷鸡摸狗的事,虽然那时小没有分辨能力,自己也知道偷鸡摸狗不光彩,假如让人抓到了,被家人知道干这种事情那不被揍扁了才怪,知道干那种事情就是自找没趣。

那时候就应当学会拒绝,虽然自己没有亲自动手,但是望风也就算作是同伙吧!假如量刑的话,望风与盗窃同罪,自己万幸没有被抓现行的记录,即便小伙伴出事的时候,恰巧那天我不知什么原因没参加,所以他们被抓以后因我没参与,逃过一劫。 

我经常写从京城大院出来到小城,是上苍眷顾我,如果真的继续呆在那里,还说不准要干出点什么大事情来。因为临走之前似乎已经跟小伙伴们关系非常密切,几乎就是一家人一样,想拒绝都开不了口,还好,历史地看很多事件似不可理解,现在考虑一下那都是拯救你的必然。 

我写的那样小伙伴们,胆子越来越大,已不满足自己家里面的那点东西,觉得想要让大家都能分享,只能把目光放到更大的地方。例如军人服务社,还有部队的食堂,再就是院外面的那一大片农田里面的农作物,都是小团伙头目需要考虑的,一旦有了目标就要跟着去付诸实施。 

无论是成功,还是侥幸逃过追逐没有被抓现行,幸福的快感总是被惊吓的恐惧抵消,到了第二回,心里就开始考虑,万一被抓住怎么办,就不太情愿参加,可是看到其他成员表现出特别的兴奋,你就没了脾气,只能硬着头皮跟着去了,成功以后在分享成果的时候,也就忘记了之前的恐惧。

也就在这时候,大院里一声号令,我跟哥哥就被送回老家躲避可能会发生的中苏战争,回到老家的四个月没有了那些小伙伴,自然也就没有了增加危险的机会,在老家平静地度过了四个月的时光。回到京城那些同伙们也都没有返回,等小团伙集结齐的时候,我们家开始调往小城,再也没有机会跟着他们去涉险体验。

现在想想假如那时自己拒绝会是怎样,还真是想象不出来。在那个大环境下,好像你就想不到这些,周围小伙伴也有不跟我们为伍的,团伙中的老大对那些呆在家里面不入伙的小伙伴用不屑一顾面对,说是一个懦弱的人,没有这样的人更好,说不定他就是一个告密者,那时候的自己认为可能就是这样。

参加工作以后,你就更不会考虑拒绝的事情,为了表现,几乎所有比我早参加工作的人都可以使唤我,记得在参加工作的前十年里面自己对所有人的指使都不敢拒绝,根据自己能力的大小去真诚地帮助他们,自己觉得这是为人亲和的一种态度,正像我写的那样,我的领导根本就不看好自己这种一团和气的态度,认为这是一种无能的表现。

我写过看到所有人都指使我做这做那,分管领导曾忍无可忍地跟我说,你的工作重点是什么你不知道,除去完成领导交付的工作之外,其他的事情必须由部门负责人给你安排,假如谁的话都听,要我这个部门长干什么,反过头来考虑一下认为领导说得没错,也就是从那时候起自己开始学会拒绝,虽然感觉那不是自己的本意,但知道自己的部门长才是我的真正的领导。

离开第一个单位只是明白了拒绝要面对的具体事情是什么,依然对领导的要求不敢拒绝,基本上做到了百依百顺,实际上现在看这也不是你内心的真实,不过是掩饰自己的个性,委曲求全地在那里忍受而已,这样的忍受是非常可怕,一旦你忍受不了,很可能做出极端的事情来,倒不如让领导知道你个性中有自己的见解和选择的权利,倒是这样他们在发号施令方面就要有所顾忌。

到了帮助工作的地方,自己又呈现出完全接受的窝囊废状态,至于为什么表现出这样的假象,我写过主要是想留给他们好的印象,好让他们把我留住,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委曲求全。最好倒好,并没有自己想得那么复杂,在机关里面干好自己的事情足矣,不去干涉不属于你自己的事情足矣,就这混迹机关将近五年,近距离观看了官场现形记。 

自己这种性格现在知道算作一种缺陷,你总会为你的这种不会拒绝换来代价,那时候怎么知道拒绝是保护自己的利器,觉得一团和气该是多好的一个局面,就忘记了每个人的诉求不一样,到后来自己去了另一个单位工作,经过一年的考验认为还可以,便成为了负责人,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逐渐地感受到一个人不学会拒绝要承担的风险。

单位也好,业务关系也罢不同的层面都有不同的诉求,有的你认为是正当合理的,有的你认为就接受不了,你给拒绝了,后来发现拒绝的代价非常之大,特别是在业务关系方面,可能影响到你的事业发展,所以有开始考虑如何去满足他们的要求,最关键是忘记了自己从事的工作不是自己家里面的经营,你是受上级领导的委派在这里替他们工作,这一点自己就没搞明白,把事业当成了自己家的事情。

到后来的局面就形成了,业务单位,或某些小群体得到了他们想要的结果,但是你的这种做法就出现了问题,在大政策不明朗的情况下,你自己擅自主张就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请,假如这些要求你都不予理睬,顶多赚一个不近人情,可是你一旦帮他们做了哪些事情,到后来所有的问题和责任都成为了你的,到那时候你才突然明白,这些好说话都是你将来必须承担的问题,这些事情已经成为了事实,也成为了忘不了的教训。

所以,从此以后知道,你一定遵循内心里的某些召唤,在为人处世方面按照内心的召唤做事,该拒绝的时候一定拒绝,知道因为你拒绝而失去的朋友绝对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朋友,让这些人渐行渐远也是一件挺好的事情,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心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管窥一见丨想到哪写到哪(10)》 发布于2020-11-9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