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丨闯山东(长篇小说选载-12) - 世说文丛

保罗丨闯山东(长篇小说选载-12)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第十四章   美救英雄

龙三爷的“龙王府”在滨河路的西头,靠着李村河北沿儿,建的一座三层楼。一层也算是负一层,开门就是李村河底,直通市场。二楼开北门,开门是滨河路。三爷把这两层都租了出去,也都是门头房,临街的旺铺。三楼,四面都有窗,三爷把它作为了自己的龙宫。
“龙三,李德信的摊子是不是你砸的?”
一清早,三爷正在刷牙,眼睛正定在鸟笼里的金丝雀上,突然门咣当一声开了,一声大吼震得龙三爷身子一哆嗦。
“咳!”呛漱口水了!他急忙把水喷了出去。“咳咳,这谁呀这是?”急忙定睛一瞧,原来是钱二姐,柳眉倒竖,正一脸杀气地立在门口,一双桃花眼凶狠地瞪着他。
“嗬,是你!”龙三叫道,“干吗这是?”
“我问问你,”钱二姐上前一步,“李德信刚修的摊子是不是你砸的?”
她这么不分青红皂白,龙三的火噌就上来了,刚才差点儿呛水么。“嘿,我砸的怎么啦?就该砸,砸了我乐意。谁叫他坏了规矩的!”
“你!”龙三这么蛮横,钱二姐奈何不了他。她只好一屁股坐在竹沙发上,气得不言语了。场面有点僵。龙三就看着钱二姐,围着她转了两道圈儿,手心里的核桃也转转转,他在想主意。他忽然看见,钱二姐眼里的泪出来了。
“怎么啦?”龙三说道,不过声音低了下来,“你这是替他抱打不平?还是动着你的韭菜葱啦?问题是他眼里有我么?他李德信早没我啦!”他的声音高起来,“小子翅膀硬了啊!要反客为主啊!一个月一交地铺钱,也不跟我通个气儿,啊?我给他个颜色看能怎么啦?该砸,就该砸,砸得还轻了呢!”
“你!”钱二姐猛地抬起头,一双大眼射出了火焰,“难道不是哥们了?跟自己的弟兄较起劲儿来啦?有火发出来啊!有意见当面提啊!干吗搞些背后的!这是你龙三吗?”
“我……”龙三叫二姐一顿数落得没词儿了,只好干瞪眼,又解释来解释去得像是绕口令,“也该砸!是德信他得罪人了呀!跟别的市场抢客源,他坏了规矩,不能分期付款嘛!哎呀,这都是竞争啊!”
“问题是也不能砸摊儿呀,那摊儿不还你监的工吗?”
“问题是……他不能坏规矩!他是得罪人啦!”
“什么?”钱二姐站了起来,“那摊子不是你砸的?”
“我……”
“那砸摊子之前你就知道了?”
“我……他……”
“到底是不是你砸的?”钱二姐的一双目光像闪电。
“我……”龙三支支吾吾,那核桃也不敢转了,最后他点了点头。
“你去死吧!”钱二姐转身就朝大门走去。
“你回来!”龙三在后面大叫,“你干吗去?”
“我告诉李德信去!”钱二姐已经出了门,“我还要告诉我老公,叫他宰了你!”

钱二姐走了没多会儿,李德信正好也过来找三爷了。
“三哥!”
“啊,是德信啊!快进来坐!”
“三哥,今天大清早,八哥就过来找我,说咱那些摊子,叫人给砸烂了!这事儿我觉得蹊跷。我就想来问问您……”
“怎么啦?”龙三勃然变色,腾地跳起来,“是我砸的!砸了怎么啦?你小子找我来算账啊!”
“你!”
原来龙三叫钱二姐刚才一顿抢白,男人的尊严全无。龙三是爱面子的人,顿时恶从胆边生。他又以为李德信从钱二姐那儿是已经知道了。这会儿李德信过来,龙三迁怒于人,直接把火爆的炮弹一抹儿全打在了李德信身上。
“你小子,翅膀硬了啊你!地铺钱还一月一交,不想叫这帮人活啦!你出风头啊!你眼里有我吗?我问问你!你来李村我帮了你多少啊!这倒好,这还强龙压住地头蛇啦你!”
“三哥,您别生气!你听我说。我这不找您商量嘛!”
“就我砸的怎么啦?就我砸的!”龙三跳起高来指着李德信的鼻子骂,“这个市场谁是老大,你还压了我啦!呸!你小子,你还嫩着哪!”
李德信火噌地就上来了。这大清早的,劈头盖脸的一顿骂。最关键是,摊子竟然是龙三砸的,自己被出卖了!还这么嚣张!李德信鼓紧了腮帮子。
但他还是强压住怒火。
“三哥,咱有话好好说吧!”
“你滚你个蛋吧!”龙三一甩门子,扬长而去。
李德信到底还是没有发出火来。他忽然觉得事情有点儿蹊跷:不会是龙三砸的。可是,龙三都承认了,再就是根儿也找到了,是因为自己坏了规矩,一个月一收,触动了龙三的利益!
他又思索良久,他终于明白,在利益面前,哪怕是再好的伙计们,也会翻脸不认人。何况龙三这样的江湖朋友。肯定是自己的市场越开越大,龙三看着眼红,所以暗里就开始兴风作浪了。
李德信攥紧了拳头。

砸摊子的事儿不小,因为快年关了,要赶上这一波年集的收益。但最关键牵扯到信誉,商户们需要的是安全。谁也不想在大集上被梁山好汉劫了生辰纲。所以李德信必须抓紧想办法。他灵机一动,第二天,他就跑去了镇政府。
他从镇里获得了支持。镇里领导答应帮忙,协调派出所夜里派出警员值班。李德信放了心。
那些摊位也抓紧时间修复了起来,继续出租。因为是年集,僧多粥少,还是都租了出去。收益也比较理想。可是很快就到年关了,派出所民警巡逻的任务更重。这样人家一看没什么事儿,晚上也就撤了。
怎么办?
他决定亲自守摊儿。他可不想有人再来找碴儿。
他给自己置了一身行头:狗皮裤,大马靴,还有蓝颜色铜纽扣的海军军大衣。就差一把冲锋枪了。要不然像个民兵,他对自己调侃着。漫步在河底,河床上空荡荡的。不远处,焚烧过的垃圾还冒出了一缕缕的青烟,裹扎在雾气中间。又混合了市场上烂菜叶子的味儿。这边是向阳路桥西,又出去了很远,是张永喜的香油无法到达的地方。
他在摊位间穿行,脚下的土路坑坑洼洼。间或还有绊脚的石块儿,给他的大马靴一脚踢开。脚上没有感觉,是大马靴太厚太硬?还是他已经麻木了!
他忽然又害怕起来。
河底起风了,冬天的西北风畅通无阻,嗖嗖地割在脸上就像针扎。四周漆黑一片,他突然觉得自己又是回到了哈尔滨,十年以前,夜里在厂里值班,看仓库。是一样的夜晚,可是没有这么冷的风。那里的月亮好圆,又仿佛是带着温暖。
他想起了安娜,想起了孩子。老婆孩子热炕头。他的眼泪流出来了!
李德信一连值了七个晚上。奇怪的是并没有遭遇到所谓的黑社会。很快明天就要过小年了。估计不会再有人来捣乱了。李德信稍微放了心。
沾着年集的光,东西年货没有卖不出去的,老乡们的生意火得了不得。人们把注意力都放在了数钱和卖货上,砸摊子的阴云慢慢地散去了。
可李德信还是不敢掉以轻心,他这时表现得非常谨慎。他生怕在最后一个年集——腊月二十七的时候,再来上一手。那样的话这年也过得不安生。又会影响到明年开春。他可不想正月里一脸晦气。
可黑社会们就是不露面,商户们也波澜不惊。李德信心里不安,腊月二十七这个集一早,值完了班,顾不得上午补觉,李德信就找到一个道上的人。在独臂老爹的帐篷里,请了烩饼,又给了两盘虾。
“哥们儿,你知道吧,是钱二姐,她帮你摆平的。没事儿啦,你就放心吧!”
“是钱二姐?”李德信的脑子乱了。

钱二姐的小吃店,李德信觉得该去看看了。是的,必须拜访。老爹说那是禁区先不管了!
他觉着心里头非常感激,这是萍水相逢啊!可人家钱二姐一次次地帮他。再就是……
他来到“大乔水产”,挑了两盒上乘的水产礼盒带了过去。
这是今年春节前的最后一次购物大餐,腊月二十七了,是最后的一次盛会和盛宴。河底早已乌压压一片,听不见叫卖声,只有一片喧闹的嗡嗡嗡。个人的鼎沸早已淹没在这人类伟大的交响乐里。人人脸上又都洋溢着喜气,一旦走进这幅图,受到她的感染,便成为其活生生的一员了。
河底与滨河路之间有一段斜坡,此时也摆上了卖对联的。边上又见缝插针,塞上两个买帽子的。滨河路上的人流来来往往。向阳路桥头上,那个卖茶叶蛋的老太还在坚守阵地,寸土必争。边上的笼包铺升起了团团白雾,是又一笼屉笼包新鲜出炉了。再边上有于大爷的电烤箱,他的鸡腿鸡架都是现烤的,非油炸,算是创新,味道也不一样。三官庙里的废品店给堵住了门,只好废品回收先歇菜——公家的要照顾到小个体,叫门前的袜子妹赚最后一个集。又边上,福建永泰叶姓的茶庄女老板门前更是堵满了人,茉莉花,大红袍,正山小种,都是春节的必备。这家茶叶店当时也是最早的福建茶庄。古镇路路口有磨剪子戗菜刀的吕宝华,前面提到过,是独臂老爹的老友,现在成了大集上的王麻子和张小泉。那头靠近书院路,又坐了一排算命先生,蒲团前都排起了八卦,口中也念念有词。冰糖葫芦推着自行车从他眼前经过,上头的冰糖透明清澈,叫李德信想起了哈尔滨的冰灯。靠河的这边新建起了一排门头房,打头的这家叫“阿卜杜拉”清真面馆,是李村第一家兰州拉面。男人都带着白色小圆帽,女人头上缠着黑色的头巾。兰州拉面门前又有一家卖虎骨膏药的,有两片虎骨,泡在酒里,盛酒的玻璃瓶有一公分厚。五毒神贴,九毒王,小喇叭广告着俄罗斯望远镜,推着三轮车的是“全锅端灭虫药”。还有前面,前面的前面,韩国化妆品店,朝族的狗肉馆。总之是摆不完的摊儿,看不完的景儿。而他,就是这人海里的一条帆船。
二姐的小吃店是在京口路东头,过了桥便是。这边是老基督堂。走着走着,李德信的心里猛地激灵了一下子。
他在琢磨那件事。
他纠结起来,仿佛这个问题是一道解不开的方程式。到底是打破惯例好呢,还是照规矩出牌?摊子给砸了就是出在这儿。要是当初不听连科长的就好了!唉,这个连科长!可问题人家就是建议,随口说一说而已。那,还是照规矩出牌,一年一交?那就不会得罪业里的人了。只是……
那些东北老乡!他忽然想起了老乡们,那一张张淳朴善良的脸。他们要吃饭呀,唉!
可是,我不能老考虑照顾他们呀!我也得吃饭,还得养活老婆孩子!那就照规矩!他心里定了下来。
可是当他确定要按规矩出牌时,他觉着良心又站出来抗议他了。这叫他继续犹豫不决。他忽然又想起了安娜说的:妈说了,凡事要凭良心。唉,到底怎么办呢?
这个结成了他好久的心病。直到多年以后他才找到答案。

李村河北滨河路的一座两层楼的院子里,金隆一左手一只烧鸡,右手一瓶老白干,哼着小曲儿提着酒肴回到了自己的家。
他老婆正在院子里做辣白菜。儿子也在家,放寒假了,在李村小学上三年级。金隆一夫妇都是在东北土生土长的朝鲜族人,他老婆辣白菜做得非常地道,也干净。首先是选用上好的白菜叶子,放在坛子里腌,然后加上韩国辣酱。味道可口,送给三千里等韩式或者说朝鲜风味的料理店,都说好。也在大集上卖。应该说是买卖儿干稳当了。不过他老婆这时却一脸愁容。
“隆一,咱是不是考虑该还人家李德信的钱了?”这位朝鲜族的阿竹玛放下了手里的活儿道。
“还李德信的钱,还什么还?”金隆一一听就没好气。
“唉!钱,当初是咱借人家的。该还!怎么能说不还就不还了呢?”
“呸,你再说我可揍你啊!是当初李德信欠咱们的!原因我都跟你告诉了多少遍啦!他就应该赔咱们!”金隆一朝自己老婆也瞪着眼说话。
“可问题是,咱当初来李村多难啊!没房子住,都要搬到大街上流浪了。可人家李德信,二话没说就收留了咱们。你还……”阿竹玛还想再争辩几句,她是觉得良心上过不去。
“你给我住嘴!找揍!”金隆一一抬手,伸出了两根手指头,吓得他老婆赶紧闭上嘴不说话了。原来金隆一还真打老婆,他观念里那种传统的封建意识太深。
“是不是,儿子?”这时正好屋里的儿子跑出来,金隆一见到儿子转怒为喜,一把就把儿子抱了起来,“嘻嘻,儿子,你说,老爸做得到底对不对,为了咱这个家,为了你能上学。你妈还帮着外人说话呢!”
“爸爸,欠人家钱就应该还,我们老师说的!”儿子呼出的热气喷在了金隆一的脸上。这时地上,他老婆一听也抬起头来。
“你再这么教育孩子,我连他也打!”金隆一抬腿就朝他老婆身上踢了一脚。他老婆默默地捱着,不敢吱声。金隆一恼羞成怒,丢下孩子,一脚踢开了门,走进屋去。
他还是继续钻他的牛角尖儿。但是当他坐到了沙发上,打开黑白电视机,看了一会儿新闻后,他的心里又触动了一下子。
“李德信……”他自言自语地喃喃道。


参见作者更多作品
参见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保罗丨闯山东(长篇小说选载-12)》 发布于2020-11-16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