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远丨谁是中国的薄伽丘? - 世说文丛

袁远丨谁是中国的薄伽丘?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薄伽丘.jpg

中国这场空前的病毒灾难过后,谁是中国的薄伽丘?谁能创造出中国的《十日谈》来?
众所周知,《十日谈》是意大利作家薄伽丘以当年席卷欧洲的黑死病为背景,创作的短篇小说集。毋宁说薄伽丘亲历了那场黑死病带来的哭天喊地的巨大灾难。
《十日谈》是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开山鼻祖,具有深远的重大影响。属于世界文学名著。
发生在十四世纪中叶的黑死病是改写了欧洲历史的一场病毒灾难,造成的人员死亡占欧洲人口的一半!黑死病从信仰上、从政治上、文化上,从科学技术上、从社会形态上改写了欧洲的历史。可以说没有黑死病,不可能有哥白尼革命,不可能有宗教改革,不可能有英国的工业革命,不可能有欧洲封建社会的崩溃!这里无法展开逐一论证这些“不可能”,仅举一例:
肆虐几十年的黑死病过后,欧洲很多土地缺少劳动力,简单说劳动力大都死了,没有人干活。甚至原来拥有土地的庄园主都死于黑死病了,土地既没有所有者,也没有耕种者,大量的土地荒芜。于是天生就有商人头脑的英国人,便趁机在一片片荒芜的土地上开始圈地养羊。这就是英国后来毛纺织业发展起来的源头。教科书跟着马克思说什么“羊吃人”,都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编造的意识形态神话。工业革命其实是在毛纺织工业上出现的。
仅此一例,不是可以说黑死病“改写了欧洲的历史”?
严格说时下中国人还没有完全走出这场病毒国难。但作为中国人、特别是作为引领社会进步与历史前进的知识分子,应该从这场带来巨大损失的国难中汲取什么教训?反思什么失误?反省什么弱点?追究什么责任?诘问什么罪行?反观什么样的人性?鲁迅当年批判的国民劣根性,在这场国难中怎样变得生动形象起来?中国官场病入膏盲的那些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表面文章、欺世盗名、粉饰太平、掩盖丑恶以及卑鄙丑陋的歌功颂德……等等官场陋习劣行,是怎样在这场国难中争先恐后地“竞相表演”的?特别是看看大小党政官员们是怎样在国难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换言之,这场国难是怎样彰显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过是一句空话?
十四亿人中的作家之多,用过江之鲫来形容大概并不言过其实。如此庞大的中国作家队伍,有着出“中国的薄伽丘”之极高的概率!但是成千上万的中国作家,竟只有方方一个人在那儿为武汉发声。至于六六,那还能叫作家吗?六六的文章,那是看一眼就像吃了个苍蝇一样让人恶心!
那些向来把灾难说成功绩的歌功颂德派说多难兴邦。这个说法属于无知。中国历史为证,中国从未有过多难兴邦的先例。
但中国有过“落后必定挨打”的浅薄教训。1840年鸦片战争让中国人从武器器具到科技上知道了中国落后。
遗憾的是几万万人竟只有郭嵩焘一人发现中国是全方位的落后:中国的政治制度落后,中国的文化落后。但郭嵩焘却因自己的这个洞若观火的卓越见识而遭到一片骂声,最终连官都丢了。中国人真正认识到包括文化在内的全方位落后时,是在甲午海战全军覆没以后。此时的郭嵩焘已经去世若干年了——中国人心智的愚昧与见识的迟钝怎能不让人沮丧呢!好在甲午海战后的老佛爷也认识到了中国包括文化在内的全方位落后。于是便有了清末引进西方先进科学、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先进教育、先进通讯、先进金融……先进文化的浩浩荡荡的举国学习西方的运动——这就是那个时期的“伟大民族共识”的由来。也是近百年中国出现进步与发展的根本原因。
在当下这场还没有过去的国难中暴露出中国官场的落后与种种弊端——造成了原本完全可以避免——酿成全国巨大灾难的时候,我们还有那么多的底气喊“厉害了我的国”吗?还有与先进发达国家对立的那种愚妄吗?还有高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说话本钱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袁远丨谁是中国的薄伽丘?》 发布于2020-4-19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