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丨闯山东(长篇小说选载-31) - 世说文丛

保罗丨闯山东(长篇小说选载-31)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第三十三章  三星大厦

书院路、京口路、古镇路,这三条路围起来的三角地,是李村核心中的核心。这块儿地不大,也就两亩多点儿。不过在这块小小的三明治上,曾坐落着大大小小几百家个体私营商户。因为边上有个电信局,那时候手机卡还不是三足鼎立,就中国移动独此一家,还是属于邮电局的。手机卡只能从它这里拿。如此周边便分布了不下上百家的手机个体店,形成了一个手机市场。又呈现出立体的井喷模式——那些个房子都高矮不齐,于是乎“中国移动”的蓝字招牌,从上到下,从五楼到一楼,仿佛这块切开的三明治上点缀的蓝莓,密密麻麻。又恰似一丛蓝色的圣诞树林,成了当时李村最鲜艳的一景。
后来这块地被韩国的三星看好了。三星有心选择这个地角,一来电信局已经为手机数码积攒了旺盛的人气。二来三明治的形状,与三星契合。但最关键是:这里是李村最核心的旺角——大集就在眼前!
由此三星斥巨资买下了这块地。接下来拆迁,一切推倒重来。很快拆迁完毕,结合“三明治”的地形,三星设计了一座三角形的连体塔楼,裙楼是三角形的,连为了一体。在裙楼之上,又设计了三座三十层高的高层,可以商住两用。这是三星在中国最得意之笔,为此三星命名为“三星大厦”。
很快施工紧锣密鼓地进行,整个三角地全部开挖,下面深入地底下几十米,因为地下的停车场是三层。工人们昼夜施工,电焊的光亮照亮了李村夜空。可就在这时,三星的资金链突然断裂,三星大厦要转手出售了!
李德信早就盯上了三星大厦。其实除了李德信,李村腰缠万贯的大老板们人人都对这块三明治垂涎三尺。问题是资金,要收购动用的人民币必须得能从地球摞到太阳。更何况:风险问题。
国内外的大佬也有来洽谈的。不过李村的财主们都不甘心。于是商会把大家都召集起来,准备成立合资的股份公司来完成收购。
这又是一场商战。时间迫在眉睫。有传言国内的大鳄一只脚已经踏进了李村。商会这次,就是赶紧开会研究做最后的对策。
李德信到的时候,李村街上凡是有头有脸的大佬已经到齐了。
还是叶总先发言,他一脸严肃,气氛显得有些紧张。
“各位,今天商会要研究的,还是三星大厦的收购事宜。形势,大家都很清楚,这座楼占据了李村最好的地角,三十层。如果收购下来,将是我们李村最大的市场,可以容纳整个河底啊!或者说相当于再建了一个李村商圈儿!所以,这里面的利益,我就不多说了。那么现在需要的是决心。前阵子大家纷纷扬扬,吵来吵去的也没个准头。实不相瞒,苏宁,现在已经和三星接洽上了,据传闻谈得不错,收购的意向非常明显。现在到了关键时刻,大家必须得明确点个头了:要不要成立股份公司,出资多少?今天,必须得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了!”
叶总话音刚落,其他人就低声议论了起来。其实还是瞎吵吵,大家还是犹豫不决。叶总看着这些人,也只有着急干瞪眼的份儿。他又看了李德信一眼。李德信不动声色。
“三星的底价是多少?”有人问道。
“这个还不清楚,肯定属于高级的商业机密,不到最后是不会揭开的。”叶总笑着答道,“不过,收购的对价恐怕是个天文数字。听说,三星这次资金吃紧,韩国人肯定是要把投资收回来的。裙楼已经盖起来了。国内,目前,恐怕也只有苏宁有这个能力接手吧。”
叶总说着,便抛开了那人,目光又重新回到李德信身上,李德信的意见很关键,他这时迫切地想听一听。
“其实,我们倒可以不必内耗!”李德信看了一眼叶总,突然低声说道。
“噢,此话怎讲?”
“那叶总是很想收购啰?”李德信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微微一笑说。
“唉,不瞒李总,我肯定是有心想收购啊!无奈力不从心。我召开这次会,也是想听听大家的想法。最好是合力把这件事情给办了哇!你知道,今后,肯定是数码的天下了嘛!”
“这倒是,我也有叶总的想法。那,叶总到底是收购还是不收购呢?”
“唉,资金问题,还是资金哪!如果这次开会还是没有人跟的,我就打算退出啰,算了,就不收啦!”
“那,是确定?”
“非常确定!”
“不过听说,有人想搅和搅和,打不着鹿,也不想让鹿吃草啊!”
“噢?那可不好,不是什么好苗头,搞窝里斗呢!”
“不知叶总注意到了天上,有没有往地下瞅一瞅呢?”
“噢,看来李总肯定有高见,那就谈一谈了。”
“呵呵,不敢。”李德信笑了起来,他提高了嗓门,转向了其他人道,“刚才叶总叫我说说我的想法,我觉着呢倒不是有什么高见,就是想跟大家通报一下。我是觉得,除了三星大厦,在座的有没有考虑往其他地方发展呢?比如说地下。我觉着三星大厦,对我们每个人来讲都是块大蛋糕。是的,能拿下最好,好处显而易见!问题是合资,合资能行吗?现在我听说苏宁已经介入到此事。凭它的实力,上市公司,它肯定能独力完成收购,因为它身后有股票市场!可是我们呢?贷款会非常累,也非常贵。再就是,大家要团结起来合资成立公司,恐怕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所以,我觉得还是放弃吧。放弃了也许是一件好事!因为毕竟,苏宁是我们中国人的企业,中国人的企业收购韩国人的企业,这也是我们中国人非常扬眉吐气的一件事。也就说,我们可以做个顺水人情。这方面,我们倒是可以团结起来。当然,我说是在假设,我们在座的每个人,不想去收购的情况下。如果能收购,那就去做,按照市场的法则。但是如果不做,那就不要搞窝里斗!到时候报价抬上去了,得意的可是韩国人!你们说呢?”
众人又议论起来,会场上乱哄哄的。“对,瞎搅和什么呀,还不如花点心思去赚钱去!”有人喊道。
李德信微笑不语。
“对了,李总,刚才你说往地下瞅一瞅,你是什么意思啊?”又有人喊道。
“我的意思是,地铁,蓝岛的首条地铁,山东省的首条地铁,已经规划出来了。那么配套的地下工程,是不是可以开辟为市场,往外出租呢!”
“对呀,地铁我也听说啦!已经列入规划啦!”底下人的热情被引爆了。
李德信微笑着瞅着大家。
手机突然响了起来。李德信低头一看,屏幕上跳着“小白”俩字,李德信不由一愣。

这时,在李德信滨河路的家里,儿子小白兴冲冲地敲开了家里的门。
放暑假,小白回来了。
李德信没有到火车站去接,也没有安排人去接。他是为了锻炼小白。没想到他的良苦用心却一步步地造成了误会。
安娜在家里。小白进了屋,把行李放下,少不了母子激动地拥抱。安娜又问这儿问那儿,心疼宝贝儿子呗。两人回到厅里,说了好长一会儿话。安娜突然想起了什么。
“哎,小白,你媳妇呢,你不是说带女朋友来吗?”
“吹啦!”小白转过脸去,一张脸早已气成了一张白纸。
原来上次小白收到影碟后,一开始女朋友没搞明白咋回事儿。后来姑娘回去一想,跟家里人一说,马上就明白了怎么回事儿。家里人坚决反对跟小白这种人交往。于是就这么着,爱情的花骨朵还没盛开,就在半路上凋谢了。
小白恨死寄影碟的这个人了。他更误会了父亲。他把这笔账算在了李德信头上。
小白一说女友吹了,安娜也觉着不爽。安娜又絮絮叨叨,问怎么吹的。小白不好解释,气得只好不说话。安娜还以为小白心情不好,就一个劲儿地安慰。小白噌地站了起来:
“妈,你跟我爹现在关系怎么样了?”
“我跟你爹……很好呀!”安娜不解,张口说道。
“他对你挺好的?”小白冷漠的目光里透着不信任。
“啊——”安娜瞧出了儿子的心事,急忙笑了笑说道,“我还以为是怎么了呢!我跟你爹现在挺好的。放心吧,儿子,你爹前几年和我打着冷战来着。其实我想了想呀,还是我不好,所以你爹才疏远我。后来你姥姥也劝我,说不能疯野。反正啊,我们俩是已经和好啦!你爹有点儿钱都交我这儿存着呢。你就放心吧,放心吧,我们已经重归于好啦!”
安娜这番话是发自肺腑,不过稍微带着点儿夸张,是怕儿子担心。但这却加深了儿子的怀疑。小白反倒觉得这是李德信的障眼法,他觉着母亲是有难言之隐。但是最终,他没有向安娜说出自己的想法,更没有说出影碟的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保罗丨闯山东(长篇小说选载-31)》 发布于2020-12-5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