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闲话缘起于在朋友圈看到的一则消息。某日,演艺集团姜董事长发布了“时尚青岛·青岛有戏”的信息,我秒赞之后顺便提了求票的请求,2020年12月的第一个周末的晚上就全部奉献给了“永安大戏院”。
此“永安”非彼“永安”
说起永安大戏院,不由人不心生感慨。它曾是青岛作为与平、沪、津、汉齐名的戏码头的象征,由当时青岛“四大家族”之一的刘子山出资兴建,建于1924年,最初名为“新舞台”,后曾用“大舞台”“光陆戏院”“新新大戏院”等名,1948年更名永安大戏院。永安大戏院作为以京剧演出为主的戏院,规模仅次于上海的天蟾大舞台,当年有着“华北第一大剧场”之称,它是上个世纪青岛文脉昌盛的一个见证,可惜后来拆除重建,没能保留住原来的状态。今天,那个原来叫永安大戏院的地方,竟然连名字也“丢”了。今天挂着永安大戏院的这个剧场,作为老四方区的文化中心,这里一直是该区域群众主要的文化娱乐场所。它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建成后,始称“黎明大戏院”,以演出茂腔、柳腔为主,文革时改称“井冈山剧场”,文革后更名“四方剧场”,2002年定名为“四方大剧院”,2020年戴上了“永安大戏院”的桂冠。在更换名号的元年,以这样一次演出季迎接自己的新生,很有纪念意义,但愿这座剧场不辱没“永安”这个名号!
“场”儿
这是我第四次在这个剧场看现场,第一次看得是王艳领衔演出的《谢瑶环》《三娘教子》,第二次还是王艳领衔的《大、探、二》,第三次是去年年底的迎新京剧演唱会,这一次是王艳、张建峰等领衔的《杨门女将》《红鬃烈马》和名家演唱会,每次都感受到一种全新的震撼。看戏须看现场,听广播看电视都无法体会这种震撼。因为一位老同事是骨灰级的戏迷,聊天中我从他那里知道了很多的有关京剧的常识,而喜欢上京剧是从看电视开始的,这些年,家里的电视几乎定在央视11频道,只是,这样的听和喜欢距离着迷还有不小得距离,直到有一年接待北京来的客人,其中一位画家是马连良弟子安云武的弟弟,酒足饭饱,连吹加唱,让我切实感受到京剧的好处。再后来机缘巧合,听了尚长荣、王蓉蓉、邓沐玮等名家的现场,我意识到,剧场,剧场,戏剧艺术离不开“场”儿,所为“场”不只是物质形态的剧场,更多的是演员和观众的交汇关系。在剧场看戏,听的是声腔乍出自演唱者时那种富有生命力的穿透感,就像在饭店吃饭,吃的是饭菜出锅后那份升腾着锅气的氛围一样。如何让人走进剧场是一个问题,一旦走进剧场,一般人都会被感染,迷上戏剧便是迟早的事。
“角”儿
在12月第一个周末的永安大戏院的舞台上,角儿荟萃,有老旦名家赵葆秀、大青衣王艳、奚派老生张建峰、老旦新秀张兰以及青岛京剧院的张瑛、张秀晶,群星闪耀,照亮了舞台,三天演出看完了,对“角儿”的认识更加深刻。关于“角儿”,百度是这样说的:角儿(jue),是指戏曲行内,那些唱念做打有绝活的演员的尊称。古时是针对戏曲界内比较有名气人物的尊称,弥留至今也应用到各行各业,专指在各行各业中比较出类拔萃的人物。娱乐界应用的比较多,也称为“大腕儿”“腕儿”。
角,其实就是演员,不过在北京话中,一加上儿化音,变成“角儿”,那就不是一般的演员了,而是名演员、大演员,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表演艺术家”。京剧是角儿的艺术,没有角,就没有号召力,就不能形成“场”,就很难把观众吸引到剧院。在过去,能够被称为角儿,他或者她首先应该是“头牌”演员,即主演,也就是他或者她的艺术水平已经到达一定境界,为内外行所公认。而且旧时大多数“角 儿”还拥有自己的戏班,自己是“老板”,比如梅兰芳先生有承华社,余叔岩先生有同庆社,程砚秋先生有鸣和社,马连良先生有扶风社,等等。
我对“角”儿的认识,是基于在“场”中看戏的体会。为什么都是演员,在一个舞台上,同样的行头,被同样的灯光照射,有的熠熠生辉,而有的却平淡无奇。有的演员在台上,显得异常单薄,感觉偌大的舞台上的演员,形只影单无比孤零,有的演员在舞台上异常饱满,一个人站在台上,会让人感到满台是人,身上仿佛有一股无法形容的气息,无论多大的舞台,似乎都能被他(她)的这种气息笼罩,这就是“角”和非角的区别,“角”的魅力在于他(她)能于一招一式间,眉目传情处,不知不觉就把目光吸引到自己身上。一场表演不可能平均用力,“角”不会傻傻卖力,而是善于把握节奏与气氛,知道何时何处能要到喝彩,“角”一定具备这样的表演功力和表演技巧。12月6日晚,王嘉庆一段“将酒宴摆置在聚义厅上”唱,其节奏掌握得就有这样的感觉,几处高音恰到好处,既要了“好”,还不至于让人觉得是“洒狗血”傻卖力。
期望
12月的这次演出主题是纪念青岛京剧院成立七十周年,青岛本土京剧院团在五十年代达到过辉煌,后四小名旦之一的许翰英、言派嫡传言少朋、张少楼夫妇以及张春秋撑起一片天,可惜好景不长,名角四散,那阵辉煌就成了昙花一现。如今青岛团有几个角?我想他们自己清楚,青岛的戏迷也心知肚明。但从这次演出的火爆可以看出,青岛团在努力,青岛的戏迷从没冷落自己本土的角,在这个寒冷的周末,形成了一股暖流。
于学周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