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萌之丨永远的“卡拉卡拉诰令” - 世说文丛

祁萌之丨永远的“卡拉卡拉诰令”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卡拉卡拉诰令”是古罗马国王卡拉卡拉,发布的一个载于史册的诰令。这个诰令的中心意义就是所有的罗马人都享有一样的公民权。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这个诰令是人类史上首次以国家法令的形式把“全民平等”付诸实践。
但是“卡拉卡拉诰令”之所以永载史册,不是它把“全民平等”付诸实践的崇高意义。而是因为这部诰令是导致罗马帝国灭亡的“罪魁祸首”——
这个问题在法学界是人所共知的常识;在史学界也是众所周知的历史。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相关书。这里不赘,仅点到为止:
“卡拉卡拉诰令”用普及公民权的形式取消了贵族阶层与社会底层的差别,在实践上破坏了罗马社会以贵族的存在维系的社会秩序,以及经济社会(市场)在不平等中才有的生机与活力。从而导致了国家经济的衰退与财政收入的大幅度下降。致使国力衰弱与地方势力崛起。从而使罗马帝国陷于长期的混战中走向衰亡。
正因为这个原因,“卡拉卡拉诰令”成为追求“全民平等”导致国家衰亡的著名案例。
诚然,“卡拉卡拉诰令”不是国王出于崇高目的而赋予全民以公民权。国王发布“卡拉卡拉诰令”的政治目的,是为了打击不听话的贵族阶层。没想到弄巧成拙,竟导致国家混乱与衰亡。
但是,“卡拉卡拉诰令”这种追求“全民平等”的悲剧,却被人类不断地上演。可以肯定地说,在可见的将来,“卡拉卡拉诰令”仍然是人类应该鉴戒的教训。
十九世纪后期的俄国,民粹主义兴起,民粹主义的政治目的就是追求“全民平等”。这种思想意识在俄罗斯兴风作浪了半个世纪后,与西方乌托邦思想家的政治理念“不谋而合”。于是俄国在二十世纪初叶的“二月革命”后,顺利地实现了政权更迭,都是因为当时的俄国,有追求“全民平等”这个社会思想基础。
俄罗斯从此陷入半个多世纪的苦难深渊,这是大家知道的了——这也是追求“全民平等”而失败的一个著名案例。
实际上,人类有史以来,打着追求“全民平等”旗号的所有革命、所有改革,都以失败告终。
限于篇幅,这里不能一一例举那些失败的案例。只是讨论一下:为什么追求“全民平等”的崇高目的付诸实践后,都以失败告终?
(1)十九世纪俄国民粹主义追求的“全民平等”在二十世纪初叶付诸社会实践,却在公有制中走向了新专制,导致了新的不平等。
“全民平等”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是“平均地权”,“平均产权”——这是人类有史以来“全民平等的核心意义。但是这种地权与产权的“平均”在实际生活中是徒有虚名的抽象平等。
实际上“平均地权”、“平均产权”的结果是地权与产权涵有的重要权利,都被集中到统治者手里了。拥有抽象平等的人们在失去财产权的无奈中,为了生存不得不接受统治者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所有统治。这种统治对于“全民”来说,就是哈耶克所说的“全民平等”设计的经济制度中的奴役。
由于十九世纪鼓噪“全民平等”的俄国民粹主义知识分子不明白这个道理,俄国后来陷于“全民平等”——“平均地权”、“平均产权”导致的灾难,便是俄罗斯人的宿命了。
——“平均地权”、“平均产权”最终必然走向集权统治。从而致使追求“全民平等”的美好愿望化为“全民被奴役”,是“全民平等”的逻辑结果。
这一点,十九世纪后期作家赫尔岑意识到了。他说:“我们努力奔向的前途,很可能是个陷阱”。
为什么呢?赫尔岑没有说。
不过赫尔岑去逝后半个世纪,俄国出现的“全民平等”设计的经济制度中出现的商品短缺、经济匮乏,以及和平年代大面积饿死人的灾难,应验了赫尔岑的担忧。
当然赫尔岑受时代的限制,他不可能明白:“全民平等”这种崇高理念的实践必然以“平均地权”、“平均产权”掩盖了新的不平等。
“平均地权”、“平均产权”既没有法理根据,也没有道义根据。
这种土地与产权的“平均分配”,使那些社会底层的地痞、流氓、恶棍、懒汉、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都实现了不劳而获。
(2)如果说“全民平等”的具体实践,在“平均地权”、“平均产权”中导致了新的不平等,这是严重的政治倒退;那么“全民平等”中的“土地平等”、“产权平等”,则在“不劳而获”中摧毁了人类文明的基本价值观。像“天道酬勤”、“勤劳致富”、“努力奋斗”、“艰苦创业”、“多劳多得、不劳不得”、“优胜劣汰”、“物竞天择”、“惩恶酬善”等——这些支撑文明大厦的道德柱石,在“全民平等”的“不劳而获”中彻底坍塌了。
这种“坍塌”的严重后果是全社会的价值倒错:
丑的变成美的;野蛮变成革命;恶劣变成美德……。
所以“全民平等”不仅是赫尔岑担忧的政治陷阱;更是一场文化的浩劫。文化绿洲一旦变成文化沙漠,必定是永久的灾难。
(3)“全民平等”社会没有生机、没有活力。商品短缺、经济匮乏,是“全民平等”社会的必然现象。
“全民平等”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社会经济结果呢?这是一个被那些推崇“全民平等”的人们忽视了的极其重要的问题。
十九世纪俄国虽然是信仰上帝的东正教民族;却不懂得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人类只有在上帝面前、只有面对上帝时,才是“全民平等”的。上帝给人的机会是平等的。人人都有与上帝直接对话的权利是平等的。但尘世中的人类由于先天性的素质与能力的不同,即便平等的机会,人类创造的实际生活,却是“千姿百态”——生活不平等的差异。以及这种生活质量的不同,导致人生归宿的不同。
例如“有的人可以进天堂,有的人必须下地狱”——这个不平等是人类自身尘世不同生活的逻辑结果。
所以在地权、产权意义上说——人类的尘世生活是不平等的;人类获得的结果也是不平等的——这个天经地义的生存原则涵有的伟大意义在于:
不平等是人类社会生机与活力的源头。人类为了生存、为了致富必然出现的竞争,既是个人致富的力量所在;更是创造社会财富的力量源泉。
如果说自然界是由于存在“优胜劣汰”“物竞天择”这个神圣原则而永葆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发与繁荣;那么,人类社会则是在不平等才有的竞争中,产生了生机与活力、出现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这是一条万古不易的真理。
十九世纪俄国民粹主义及其“接班人”,抛弃了这个真理,用实际行动在自己民族中摧毁了这个真理。结果在“全民平等”中,人人循规蹈矩、出工不出力,整个社会无效率、无效益、无创造,死水一般的社会必定商品短缺、经济匮乏。于是“全民平等中”的全民挣扎在生死线上,也是全民的“咎由自取”了。
东正教的俄罗斯民族经历的这场“全民平等”导致的全民灾难,既然是“咎由自取”;那么,信仰上帝的这个民族的做法便是不可思议的:
信仰上帝,却在“上帝不在场”中我行我素。这是一种什么信仰?
实际上当这个信仰上帝的民族在“上帝不在场”中我行我素时,西欧那个震古烁今的呼声——“上帝死了”,已经传遍欧洲大陆了。
当然,不信上帝的中国人不可能明白“上帝死了”的深刻含义。
信仰上帝的俄罗斯人虽然听到“上帝死了”。却不知道上帝是被自己杀死了!
古罗马“卡拉卡拉诰令”颁布时,上帝已经莅临天下。“卡拉卡拉诰令”所以失败,都是因为这个诰令是在“上帝不在场”中出台的。说卡拉卡拉国王杀死了上帝——难道不是吗?
文章讲到这里,意义已经很明显了:
“全民平等”都是上帝不在场的产物,是人类违背了上述那个万古不易的神圣原则的瞎折腾!
但是,上帝造人时就知道,人可能违背上帝的意志行事——“全民平等”永远是人类无法去除的幽灵。
新世纪的东方人看不明白,英国为什么退出欧盟?其实是理性的英国人看到了这个幽灵正游荡在欧洲上空。欧盟政治家追求的不仅是“全民平等”,而且是人类平等——因此必然导致社会乱象,英国人是意识到了。
既相信自由竞争是走向富裕的不二法门;又崇尚不可能的“全民平等”社会——这是人类永远的两难处境。
所以“卡拉卡拉诰令”给人类沉重的思想启示是永远的。


祁萌之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祁萌之丨永远的“卡拉卡拉诰令”》 发布于2020-12-19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