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海丨说九篇 - 世说文丛

面海丨说九篇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说汉语世界的诗歌
——汉语世界的一个基督徒的观念秩序之一


汉语世界的诗歌是语言艺术或语言游戏,说是艺术,用意在于表演,不论是在自己面前,还是在他人面前,说是游戏,用意在于娱乐,不论是娱乐自己,还是娱乐他人,它因此完全是形而下的见证,它也因此不关心真理,它也不认识真理,不知道真理,它也对真理不感兴趣,正如罗马的执政官彼拉多问耶稣:真理是什么呢?

汉语世界没有灵魂,汉语世界的诗歌也没有灵魂,因为汉语世界没有神的真理的启示,汉语诗歌过去在堕落,现在还在堕落,现代汉语诗歌仅仅受到近代欧洲美洲诗歌的影响,连古希腊诗歌的影响都没有受到过,更不要说源头性的古希伯来诗歌了。

汉语世界的诗人作家根本读不明白欧美诗人作家的作品,不论读翻译的,还是读原文,因为缺乏对圣经的阅读理解,缺乏基督教的语境,这恰恰是欧美诗人作家的灵魂所在,灵感所在,真理所在,不明白这个,别说30年,就是过了已经3000年,汉语世界的诗歌有什么变化吗,没有。


说汉语世界的诗人的困惑
——汉语世界的一个基督徒的观念秩序之二


汉语世界的诗人的困惑常常是不知道诗怎么写了,这不仅仅个人的,而且是历史性的、普遍性的,只是没有人愿意承认,这种困惑由来已久。

事实上,这种困惑表面是不知道怎么写了,实际上是失去了写作对象,不知道为谁写了。

事实上,缺乏写作对象,是汉语诗歌的历史现象和普遍现象,或者说,汉语诗歌的写作对象从亘古到今日,一直处于临时状态,一直处于不确定的状态,一直处于缺席的状态、

就是说,汉语诗歌一直没有明确的、不变的、永恒的写作对象,汉语诗歌也因此成了没有认领者的流浪者,没有主的漂泊者,没有归宿的寄居者。

还有,这种困惑表面上是写作方法、写作技术甚至写作理论的困惑,实际上还是写作对象的困惑,是失去了写作对象的反应,哪怕这个对象是临时的,一旦失去,就有了这种反应。

还有,你厌倦了这个临时对象,又没有找到新的,就同样有了这种反应。

还有,最新的分别诗615,是对汉语诗歌的彻底批评,也写到写作对象的问题,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这个诗歌写作的首要问题或致命症结了,我的困惑是,没有人看,没有人关注,没有人愿意谈论,虽然我写过几个分别诗了,里面都在谈论这个。


说语言
——汉语世界的一个基督徒的观念秩序之三


对汉语来说,笔划或笔画是语言的构件,对大多数非汉语来说,语言的构件是字母。所以不能说,构件或字母是语言的本质,就像不能说砖头是楼房的本质、集成电路是电脑的本质。

语言的本质是什么呢,语言的本质即人的本质,因为只有人有使用语言表达的需要,也只有人有使用语言的能力,所以人怎样,语言就怎样,反之更准确,语言怎样,人就怎样,语言是人的观念的载体。

人的本质是什么,这才到了追问的真正入口。


说语言2
——汉语世界的一个基督徒的观念秩序之四


人的语言是上帝赐给我们人的独特恩赐。语言可以传播神的真理、智慧、知识,也可以传播人的愚昧、谎言、纷争。人的语言的边界也构成人的认知的边界。

人也使用语言来写作,人所写的无非是人的经验、思想,人也只能写人的经验、思想。连诗歌写的也是人的经验、思想。

人也不能说他没有写人的经验、思想,也不能说他不有限,也不能说他不偏离神的旨意。


说神权
——汉语世界的一个基督徒的观念秩序之五


维护当事人权利的汉语世界的律师当然应当说,如果关注社会、关注人生,一个人最终就会把目光聚焦到社会和人生的核心问题:人权。

只是要知道,这还不够,这还不是秩序起点,不是逻辑起点。

还要知道,若不知道神权先于人权,不接受神权高于人权,人权就没有根基,无从谈起,因为社会也好,个人也好,不敬畏神权、不顺服神权,等于不尊重人权、不承认人权,无视神权等于无视人权,高举人权不高举神权者,不是肥皂泡沫一样的虚幻,就是别有用心的谎言,否认、抵挡神权者,是在否认、抵挡人权。国家、社会、个人的核心问题是:神权。


说汉语世界
——汉语世界的一个基督徒的观念秩序之六


不认识上帝、不敬畏耶和华神、不接受人类唯一救主耶稣的汉语世界(不论国家、社会、个人)必然道德底线被蹂躏,人们诉诸法律,而司法环境腐败,使社会道德彻底沦丧,使得社会成为类丛林的生态,其实质比丛林社会更为恶劣,丛林社会没有谁能利用公权力做恶。

不认识上帝、不敬畏耶和华神、不接受人类唯一救主耶稣的汉语世界(不论国家、社会、个人)必然如此败坏,三千年来也好,五千年来也好,每个人都是罪人,每个人都在犯罪,每个人都在助纣为虐,若不转向神,向神认罪悔改,汉语世界的子子孙孙必然加倍地败坏下去。

愿神怜悯汉语世界。


说汉语世界2
——汉语世界的一个基督徒的观念秩序之七


汉语世界是我现在常用的词语或概念,甚至是我发明的,特指外邦中的外邦,特指敌基督中的敌基督者,特指汉语中的思维或意识。

它等同于埃及世界,法老世界,只是用后者时,连我自己也常常没有意识到或儆醒到,它涵盖着汉语世界。它比埃及世界还要悖逆。

愿我的主耶稣怜悯。


说《马丁·路德著作集》
——汉语世界的一个基督徒的观念秩序之八


汉语世界更加迫切需要路德神学的补充、平衡和更新,我是说对于单一的而且成为普遍已经接受的加尔文神学的补充、平衡和更新。

期待正在进行的《马丁·路德著作集》(但愿是完整的55卷版本)的汉语翻译工程,感谢怜悯、眷顾和成全汉语世界的缺乏、贫乏以至弯曲的至高者,感谢我的主耶稣。

汉语世界总是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正是没有及时翻译和接受真正影响西方的真理性或根源性著作,没有这样的眼光,正如现在我们才知道,过去几十年来,汉语世界已经将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爆发时期的主要代表作翻译出来了。不过,它们其实只是路德著作的很少一部分,在55卷《路德著作集》中只占4卷。正如近百年以来,汉语世界翻译的西方著作,不论是汉语世界偏爱的文学著作,哲学著作,历史著作,都偏重于无神论、唯物论、进化论、理性主义、人本主义、ML主义,可以说,大多数是糟粕、毒品和垃圾。


说隐喻
——汉语世界的一个基督徒的观念秩序之九


就认识论而言,词语本身就是隐喻,词语本身就由隐喻构成,词语本身就充满隐喻,这里的词语当然主要指相关概念的名词,其次指相关行为的动词,由词语构成的语句、语言、命题当然也充满隐喻。就方法论而言,隐喻也是构词的方法或路径,隐喻也是构词的动力或诱因,隐喻也是构词的必要条件或必要环境。

诗人说拒绝隐喻时,这样的命题本身就构成隐喻。

连人的心思意念或思维意识也无不充满隐喻。隐喻的意思更多地当指向人的未知认识状态、暂时认识状态、有限认识状态,因此,人始终有一种欲望,想通过隐喻认识隐喻,也就是通过未知认识未知,通过暂时认识暂时,通过有限认识有限,因此,人始终无法认识隐喻,无法认识未知,无法认识暂时,无法认识有限,因此,人始终无法认识人本身,除非认识上帝,通过上帝的启示。

xinyang_副本.jpg


面海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面海丨说九篇》 发布于2021-2-1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