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初识大连是十几年前在辽宁财大短期受训时,案牍劳顿无暇细顾。之后三过大连均因公务缠身匆匆一瞥印象不深。自岗位退下之后无事一身轻,这次去大连探亲访友,下马看花细品慢评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大连人爱穿戴是举世闻名的。一年一度的大连国际服装节成了城市的一张专用名片。敢穿会穿是大连青年的一大特色,花丛绿荫之下相映构成大连街头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青岛人之爱穿其实也毫不含乎。记得困难时期岛城人自嘲的名言:“西服洋领子,误不了回家吃饼子”,说的就是青岛人节食好穿的传统。可以说大连人和青岛人在讲究穿戴方面难分伯仲,不像北京人那样不修边幅和崇尚“吃到肚子里才最实惠”。
大连方言极接近山东烟台口音,是东北三省中的特例。青岛方言虽以胶(州)高(密)即(墨)语音为基础,但对烟台、日照、潍坊等口音也都通通视为自己人。因此与大连人对话并不见外,那亲切感是由衷的。无怪乎不少大连朋友都戏称自己是山东省大连市人。
多数大连人祖籍是山东,饮食习惯也以鲁菜为主,由于鲜族人南下融入大连,泡菜成了大连人比我们多享的一道口福。
东北大米更是大连人的近水之月,米店随处可见,电话预约送货上门。不像青岛的主妇,要凭经验鉴别才能买到真正的东北大米。可以说大连人与青岛人在吃的方面并无二致。
大连人和青岛人一样重视居家装修,尤其是新婚夫妇构筑爱巢更舍得花大价钱。避风港安乐窝充盈着现代色彩和文化气息,内涵多与阳光、沙滩、海浪相关,这又是两地居民难得的相通之处。
丘陵地形是两市的共同特点,街上车水马龙却都极少有以自行车代步者,不同于北京的脚踏车成群和台北的小蜜蜂(轻便摩托)乱串,显出交通秩序的井然。大连的街道整洁规范,尤其是人行便道,不仅绿地环绕而且平整舒适,给行人带来好心情。大连还保留着一条帝俄侵占时修造的轻轨电车,这是青岛所没有的。不过大连已建成西自小平岛东至金石滩的高架公路和青岛在建的东西快速路却很相似,也很像台北的捷运,成为城市交通的大动脉。
衣食住行的比较使我感到两座城市真像一对孪生兄弟。同样的百年历史,同样的殖民地身份,同样的足球城。同是沿海开放城市和计划单列城市,地域面积和人口数量大体相近,“广大上青天”,我国五大港口身在其中……改革开放后,两市的主官,后来一个当了省长一个当了部长,口碑相当业绩几乎打了个平手。引用一句古话:两城市“何其相似乃尔”。
尽管历数了若干相同之处,但细品起来两城市的差距还是有的。青岛市委提出口号“学上海赶大连”,一个“赶”字即承认青岛距大连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同根同祖同是甲A足球队,大连霸居足坛傲视群雄,甲A夺冠举重若轻如囊中取物,青岛苦挣保级丢人现眼任人宰割。大连球迷看球扬眉吐气欢欣鼓舞荡气回肠,青岛人看球窝气憋火揪心裂肺骂不绝口,与大连人真有天壤之别。难道真是球生渤北是神仙生在渤南是鱼腩吗?青岛足球逢连不胜是水土的关系吗?为什么贤侄海东喝着青岛的水长大却在大连尽显威风呢?这是最最让我想不通的差距。
作为青岛人常以拥有青啤海尔双星澳柯玛而窃喜。最近又喜从天降争办奥运成功,岛城人无比自豪并寄以厚望,尽管市政当局也在尽最大努力改善百姓的物质文化生活,但距百姓的实际体验与期望仍有较大差距。是过去的历史欠账包袱过大还是发展的思路略显保守,个中原因作为百姓是说不准的。但大连人不断调整奋斗目标脚踏实地的为百姓办实事却为我们作出了榜样。八年前大连曾提出要建成“北方香港”,但后来没有了下文。目前通常的提法是建设“北方明珠”和“国际化大都市”。看来当初把目标定格在“香港”上尚嫌视野不够宽,涵盖受到了局限。大连人亲身体验到的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使他们的满足感多于抱怨,对市政当局的理解宽容与支持要先于青岛。凡到过大连的青岛人大多会感到大连比青岛更开放一些,步子更快一些,软硬环境更宽松一些,市民百姓更舒心一些。从社会治安和百姓心态可窥一斑。
大连人漫步街头从容不迫,指路答疑热情有礼,商摊饭馆招徕顾客张弛有度语言幽默。极少遇到青岛报端不断披露的岛骂不离口宰客不商量的场面。优美的环境和宽松的人际关系帮助大连人保持着一种平和的心态。大连人待人宽厚语气平和是感人至深的。在语言美方面青岛人有着明显的反差。大庭广众之下俊男靓女口中岛骂不绝耳,表明岛城部分人文化素养偏低,找不到高尚的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情。鲁迅先生早在广州论“国骂”时就说:“好的工农是不随便骂人的,不要把流氓无产者的恶习强加到工农身上”。七八十年过去了,先生的这每句名言还在岛城应验着。与大连人相比总体素质上的差距常使我作为青岛人感到自惭形秽。
此次抵连,朋友陪我游览多处全国知名的旅游景点,金石滩国际高尔夫球场、棒槌岛沿海景观、怪坡、南山鲁迅公园、植物园,甚至连龙王塘玉皇顶公墓都管理有序,所到之处可说是卫生无死角。使我联想到东京、爱丁堡、汉堡、柏林等城市,从这个角度看,大连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方面又走在了青岛的前面。在一建筑工地我看见建筑材料码放整齐,工人在为确梁浇水时脱管出水口上套一编织袋,防止水溅行人,对此我赞不绝口。朋友特别指出,合资企业在建大厦时管理比这还严得多,工人整装排队上岗不亚于军队出操。不扰民是他们的自觉行为,不是外人对他们的强求。这一点青岛的差距就更大了。旅游和建筑的投诉几乎天天见报。反差更大的是漫步大连街头感到耳目清净,绝少见到随地吐痰和乱扔杂物现象,尤其是见不到青岛街头那些让市民深恶痛绝的野性病小广告,不知他们是如何根治此顽症,或许是他们从来就没得过这种病?
借用秦王李世民的一句名言作此文的结尾吧,“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我们还能从孪生城市大连身上悟到些什么启迪呢?
2001年9月3日
吴胜泰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