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条河
岁月的河啊
汇成歌,汇成歌
一支歌
一支深情的歌
一支拨动着
人们心弦的歌
一支歌
一支深情的歌
幸福和欢乐
是那么多
一支歌
一支难以忘怀的歌
……
一
我这一辈子,就是一个音盲,不折不扣的音盲。尽管同别人一样,也有着上天赐给我的喉咙。
我自小就觉得自己五音不全,也不懂“到来米发扫”。嗓子就像锈住了,怎么哼,也唱不出个调来。连一支最简单的歌也唱不下来,哪怕是“两只老虎”。
我长这么大,除了不会唱歌,也没摸过任何一件乐器,不管是民族的二胡,还是西洋的黑管,甚至是最简陋的竹笛。记得小时候,我好多小伙伴的书包里、口袋里常常插根短短的竹笛,有的是自己做的,有的是花钱买的,毛儿八分很便宜。没事的时候就支支吾吾地吹《我是一个兵》,那时,我只能远远地站着,听着,我不会,也羞于靠近。
长大了,工作了,生活的圈子变大了,有时单位配合政治运动,也排演些集体大合唱之类的节目,那时我干个办公室的角色,还得亲自忙活,请指挥,搞排练,可真到演出了,我却不会唱。站在台上,只能南郭先生般地翕动着嘴唇,“滥竽充数”。下了场,老师们起哄,说我“光说不唱”“南郭”!我只好红着脸装傻。有时候朋友们一起吃个大盘子,喝上两盅;酒酣之际,免不了吼它几嗓子,“卡拉”一番,我也只是静静地在一旁坐着,听着,端着茶水,尴尬地笑着,别人硬拖,我也是哑口无声。这一切都把我铁铁地定格成一个音盲的坐标。
但这一切并不能说明我内心对音乐反感、抵触、麻木,或者不热爱,并不能说明音乐在我的心中没有位置。可以坦率地说:音乐在我心中的位置是至高无上的,它是那样神圣与崇高,她是我心中的缪斯。我永远崇敬她,热爱她。只是她在我心中有着难以名状的、永远的痛。要说为什么,还得从小的时候说起。
小时候,生活在仲家洼,饥寒交迫,贫困不堪。那时候,每日感受最深的是饥肠辘辘,衣薄体寒。眼里常常瞅着的是别人手里的饼子、馒头;梦里常常出现的是大白馒头、白菜猪肉!上学时,最想听到的是传达室老师傅敲半截钢管的放学钟声:钟声一响,就可以回家,狼吞虎咽地啃上几个冰冷的地瓜……
我忘不了一个冬天的深夜,屋外北风呼呼地怒吼,漏风的屋顶沙沙作响,我一觉醒来,张开惺忪的睡眼,看到母亲还在10瓦的灯下缝补着我磨破了的蓝小褂。她身上披着件旧棉袄,眯缝着一双昏花的老眼,粗糙的手指一针针地穿上穿下;再看看老娘的头发,开始灰白了,脸上的皱纹也深了许多。这时,她一面补衣,一面在嘴里哼着那支不知哼过几百遍的歌,那歌词直到今天我还烂记于心:“嫚啊嫚啊不用愁,打开青岛住洋楼;大白菜,炒猪肉,锅里腾着个小馒头……”声调慢悠悠的,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家里没有钟表,我不知几点了,就嚷道:“娘,快睡吧!”“好了,就好了。你睡你的。”然后又哼着“嫚啊嫚啊”地补着我的衣服,我又迷迷糊糊地入了梦乡。
多少年过去了,母亲作古已近三十年,我还是没有忘记她在灯下补衣的情景,忘不了她哼唱的小调。母亲的一生是在苦水里泡大的,做牛做马没过上几天好日子,她心里是一肚子的苦,或许她用那哼哼的歌儿,倾倒她满腹的苦水,让苦痛随着歌儿慢慢流走。这时,那歌儿就是穷人的消痛剂啊!这时的歌儿留给我的是心酸的记忆,是我永远也抹不掉的记忆。
二
最早让我接触正规的音乐教育,是上了小学。学校开设音乐课,后来又改称唱歌课了。每到上课前,一帮男孩,争抢着去办公室抬那架浅黄色的旧风琴,嬉笑着放在砖地上,等候着老师的出现。可能谁也不会想到,这节孩子们最喜欢的唱歌课,却成了我最忐忑的时刻,因为在我上学的那些年头,我最打怵的课程,不是数学、语文,而是音乐!
我记得上音乐课的时间总共有八年,从小学一年级直到初中二年级。它是那样的漫长,那样的难熬。每到学期末了音乐考试,我总在好几天前就犯愁,总是惴惴不安。记得小学教音乐的是王雯老师,考试时三个同学一组组地叫到她的风琴前,用风琴起调,让他们一起唱,最后一个个打分。每当轮到我,常常是不及格,原因是我不敢张嘴。老师开始还狠狠地批评我:“不及格,留下重唱!把嘴张开!”我只好嗫嚅着说:“老师,我不会唱。”说完,“哇”地哭了。课后,老师带我到办公室,安慰了一番,然后给个安慰分:“60分”。
以后每学期的音乐考试,我总是打怵,不过,王老师也总是开恩,给我及格。所以我很感激她,至今我还记得她的模样,年轻漂亮,高高的个儿,细高的鼻梁,大大的眼睛,衣服也很漂亮。考试的歌儿,我也记得,《让我们荡起双桨》《在和平的土地上》……其中《在和平的土地上》开头的歌词,我至今还记得:“我是一枝花,我愿开放在和平的土地上……”甚至旋律还依稀记得,有时还能歪歪扭扭地哼哼两下。
孩子们少不更事,日子子虽穷,整日却只知顽皮打闹,“少年不识愁滋味”。尽管衣服破旧,肚子不饱,课间里,小伙伴们还是疯跑疯癫。那时,阳光总是慷慨地洒在每个孩子满是汗水的灰土土的小脸上,只是我的脸上却少见灿烂,尽管小伙伴们友好无间,我却常索居离群。所以,童年时,我很少说话,很少活动,下课后很少离开座位,走出教室。操场上不时传来同学的吆喝声、打闹声,偶尔也会有女生摇绳的儿歌声。我却总是沉默不语。所以那时的儿歌,对我也是陌生的。
初一在青岛19中上学,教我们音乐的是王老师,他个子矮小,大概不到一米六吧!但人很和蔼,和我们关系很铁。那时音乐课是在大礼堂上,钢琴就放在舞台上,旁边支着一个大黑板。我们坐在台下唱。记得那时已经开始学习乐理、五线谱了。考试似乎一人一人地唱,我更可怜了,经常唱个一句就卡壳了。好在乐理笔试还凑合,王老师总给个及格。毕业后有时到王老师家里去玩,他还开玩笑提到我考试的事儿,我总是脸红地说:“王老师,你别哪壶不开提哪壶了!”
到了高中,没有音乐课了。但青年人的热血却烧得滚烫滚烫。那时尽管阶级斗争的弦儿绷得几乎要断了,但美好的东西却是怎么挡也挡不住。一些外国名歌总会在班级里不胫而走。男女同学不时地哼哼几句。我不会唱,但愿意听,那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常令我陶醉。我不但愿意听,而且像很多当时的青年学生一样,还愿意抄--把一些外国名歌,连词带曲,用钢笔抄在一个小本上。像宝贝似的按时拿出看看、哼哼。记得很清楚,我给这个手抄歌本起了个很有意思的名字:《一个音盲的歌本》,还设计了一个漂亮的封面:中间一把小提琴,四周一些飘荡的音符,宋体的美术字题目。扉页写下我的题记:“这里是我精神世界的一个角落;这里是我精神世界的一个宝藏,它是我青春的花蕾,是我青春的脚印……”
本子里抄的歌曲很多很多,至今我还记得的有:南斯拉夫的《深深的海洋》、印度尼西亚的《梭罗河》《宝贝》《鸽子》《星星索》、美国黑人歌曲《老人河》;当然还有一些友好国家的时髦的歌,如前苏联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小路》《三套车》《山楂树》等。到现在,我还保留着这本硬皮笔记本,纸很粗糙,颜色发黑,这是上世纪60年代物质条件决定的。
想想现代青年对流行歌曲的热爱、发烧:买磁带、听演唱会、整天耳朵塞着个耳机,也就不足为怪了,我们那个时代,谁没有个歌曲手抄本?连我这个音盲都如此,其他人就可想而知了。如果让我盘点青春的遗产:那个《一个音盲的歌本》,应该放在很高的位置。
三
高中时,还有一件事情,让我至今难忘。记得一个下午到19中附近的“市场楼”(可惜现在已经拆掉了)去买本子,偌大的商场里正在播放电台里的节目,好像是配乐小说《姐姐》。故事情节到现在模糊了,但它的配乐却深深地打动了我。记得当时我站住了,一动不动,静静地听着,随着故事的跌宕,音乐的旋律也在起伏,我的心头蓦地感到一种震颤,心灵似乎到了另一个世界,一个圣洁的美妙的境界。我只感到一种感动让我的呼吸几乎停住了,心潮也似乎静止了,一种天籁之音在向我召唤:脱去恶浊的外衣,让音乐洗濯你的灵魂!此时此刻,我感到自己在经受着一种音乐的洗礼!一时间,我忘记了买本子。
多少年过去了,那种音乐的震颤,常常使我警觉,使我自省,使我自律,促我向善,促我求真。
上世纪80年代一部电影对我触动也非常大。那就是日本的《追捕》。记得很清楚,当时票很难弄,是我的一个毕业学生搞到的,地点是海员俱乐部。影片不仅使中国观众认识了饰演杜丘的高仓健,演真由美的中野良子,更让人对善与恶、正义与邪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我来说影片中的主题歌《杜丘之歌》(有译“涉过愤怒的河”)仿佛深深刻在脑海,使我铭记不忘。整首歌曲的歌词就是“啦啦啦……”,但它舒缓、婉转、低沉、悠扬,在向人们诉说着什么。它是影片的故事、人生的旋律、善恶的交锋、心灵的变奏……令人回味、深思、咀嚼。
以后这支曲子还被相声大师搬到了相声作品《下棋》里,足见其魅力。我自此时常无意识地不分地点场合地哼出了“啦啦啦”。常常以此抒发、宣泄、排解我心中的一些东西。
改革开放后,我心中最喜爱的一支歌是《一支难忘的歌》。黄准作曲,关牧村演唱,这是我很喜欢的作家叶辛编剧的《蹉跎岁月》主题曲。我最喜欢女中音关牧村的演唱,苍劲的歌声穿云裂石,将人们带回那激情燃烧的岁月,走进一代人难以割舍的青春记忆。歌曲深沉、醇厚,如同陈年的佳酿,散发着醉人的芳香。
欣赏这首歌,对它情有独钟,是因为这里面有着我对青春的怀念,对青春的祭奠,更有我对人生的追索,对岁月的感悟,对命运的理解。
2008年我们高中同学毕业40周年聚会,会标《一支岁月的歌》就是我根据关牧村的这首歌的歌名命名的。聚会期间,会场上也一直在播放着这首歌:
青春的岁月
像条河
岁月的河啊
汇成歌,汇成歌
一支歌
一支深情的歌
幸福和欢乐
是那么多
一支歌
一支难以忘怀的歌
……
当一个人回首岁月往事的时候,就像在聆听岁月之河吟唱的歌,不管它诉说的是幸福欢乐还是悲伤苦痛,都在拨动你的心弦,都令人难忘。
人活着都是有故事的,人活着心中都是有歌的。
我尽管是个音盲,我心中也有好多好多的歌。今天我写出了我心中的歌,我唱出了我生命的歌。
我觉得生活中要有歌,心中要有歌,幸福和欢乐才真的会有很多。
赵守高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