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丨泉城三友 - 世说文丛

潮汐丨泉城三友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一、白发顽童

“……沧海桑田,美少年化为鸡皮老翁。此句道尽矣。”这是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中一条注释的感叹。少年时读,觉得“鸡皮老翁”怪好玩儿的。而今当我捧着一瓶酸奶细细品味面前这位卖冷饮的“鸡皮老妪”时,却惊悚于造化之无情了。

老婆婆已被岁月风干了。白发稀疏,触目惊心的是满脸皱纹没有一处不细密,没有一处不纵横,耳朵垂,鼻尖上全是皱纹。

人倒是挺硬朗的,忙忙碌碌地给驻足冷饮小推车前的的过客们递冷饮,找零钱。

“大娘您多大岁数啦?”我问。

老婆婆咧开嘴,露出粉红的牙龈,一颗牙齿都没有了。表情竟像儿童一样顽皮:十~~八!

我俩大笑。从此每过她那,必买一瓶酸奶来啜。

二、卖报郎

离老婆婆不远的拐角处,是我常住的宾馆“习习居”。其标识是一钩弯月怀抱两片小云朵,宾馆应属小型,但整洁卫生,设施齐全。菜肴简单可口,故每来济南,必在此习习居。

习习居前有一报摊,卖报哥,年约三十四五岁,矮矬个子,一脸络腮胡子。说话直嗓粗气的,总让人想起《水浒》中那个地煞星。

他的报非常全,连英文版的《中国日报》都有。

第一回我买《文摘周报》时,他要一角五分钱,我说是一角二分,他不信,一翻,果然。他连忙解释他刚从父亲手中接过这活儿。他又向我推荐某报某消息,我说那都是旧闻了。

一天下来总从他那里买回一沓报纸杂志,挟回宾馆慢慢消遣。有时他没零钱了,我赊他或他赊我。

后来离开做事的公司,半年后又去了一次济南,仍住习习居,仍去买报。他说,有阵子没见着您啦!

卖报郎,别来无恙?
                   
三、书法家

卖报郎对面马路边矗立着一座楼,我的客户就在那里面办公。一日见经理大人写字台玻璃板下面压着一帧行楷作品,上书“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业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是好汉”。经理见我俯视良久,就说,你若喜欢我让底下老刘给你写幅。

“底下老刘”我认识。每从传达室窗前经过,他总乐呵呵地跟我打招呼。夏天穿一件圆领老头衫,站在门口摇着蒲扇,腆着个圆滚滚的肚子,活脱小一号的弥勒佛。我自然向刘大爷索了“真迹”,至今压在我写字桌的玻璃板下。

此三友,诚百姓也。杜甫云“海右此亭古,济南名仕多”能不忆济南?

写于1993年



潮汐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潮汐丨泉城三友》 发布于2021-3-8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