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瑶本丨啊,金色的布拉格(下) - 世说文丛

陈瑶本丨啊,金色的布拉格(下)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微信图片_20210318092440.jpg
伏尔塔瓦河上的查理大桥(局部)

游查理大桥

连接布拉格城堡和布拉格老城的查理大桥是伏尔塔瓦河上最古老最著名的大桥,是14世纪捷克国王查理四世被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时修建,至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当地有句谚语:没有走过查理大桥就不算到过布拉格。

参观完布拉格城堡出来,我们来到查理大桥。大桥长520米,全部用巨石砌成。桥两端各有一座高大的带有巴洛克式浮雕的哥特式门楼,遥遥相对,气势恢宏。桥面两侧石栏杆处每隔20多米就有雕像出现在高高的台座上,共30座,大多取材于圣经和民间传说,造型有女神、武士、人面兽身和兽面人身等。一座座雕像工艺精细,形象生动,是捷克17-18世纪艺术大师的杰作。大桥东端入口处,矗立着大桥的建造者查理四世的青铜雕像。桥上禁止车辆通行,游客络绎不绝。桥上有许多小商贩出卖旅游纪念品、土特产等。有人支着画架为游客画像,有的人拿着道具表演木偶戏。出生在查理大桥边的作家卡夫卡(《变形记》的作者)说查理大桥是他“生命的摇篮”,他临终前最后的一句话是:“我的生命和灵感全部来自于伟大的查理大桥。”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查理大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我对着大桥上一座座雕像拍出一幅幅照片,留做纪念。我凭着桥栏听着桥下的流水声——“捷克人心灵的呼唤”(被誉为“捷克音乐之父”的作曲家斯美塔那在他的回忆录中称“伏尔塔瓦河的激流声是捷克人心灵的呼唤”),看桥上熙熙攘攘世界各地的游客,看大河两岸多姿多彩的建筑,看河上一座座美丽的桥梁,看水面往来匆匆的船只。滔滔河水不断地涌来又不断地流去;时间的长河又何尝不是如此?600年前查理大帝的辉煌已成过眼云烟。真可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微信图片_20210318092551.jpg
布拉格天文钟

看天文钟报时

布拉格老市区市政厅的外墙上有一座大名鼎鼎的天文钟。天文钟内有复杂的结构和精密的机关,不仅能准确地报时,还能模拟太阳、地球和月亮在天空中的方位和三颗星球的运行轨迹。上面日历钟的指针一天绕行一圈,下面天文钟的指针一年绕行一周。顶部的窗内有一只会振翅啼鸣的雄鸡雕像。钟盘旁有8个不同的人物雕像,4个站在上方的钟盘两旁,他们分别代表自负、贪心和死亡、快乐;4个站在下方的钟盘两旁,他们是历史学家、有翅膀的女天使和天文学家、哲学家。最为吸引人的是天文钟报时。每到整点,大钟边象征死亡的骷髅死神就倒转左手的沙漏,拉起右手的钟绳,天文钟表盘上方的两个小窗就会向内开启,耶稣的12门徒在圣保罗的带领下分成6对在左右两个窗口现身。等全部绕行一周后,骷髅死神开始鸣钟,上方的雄鸡也会展翅啼鸣。始建于1410年的钟楼,经过600年来不断重修和改进,才成就了今天的局面。

差10分钟下午3点,我们来到老市政厅前的广场上。为了一睹天文钟报时的风采,世界各地的游客,冒着烈日,在广场上等待,钟楼前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吕女士的花阳伞因为阻挡别人的视线,只好无奈地收起,害怕晒黑粉脸,用手遮住阳光。接近3点了,人们开始安静下来,上千人的广场鸦雀无声。大家目不转睛地瞅着天文钟,等待3点整报时。突然,我身旁的一个婴儿不知什么原因哇的一声哭了,小嘴里露出4个新生的门齿。年轻的母亲赶紧解开衣扣,给婴儿喂奶,孩子含着乳头不哭了。3点整,报时开始。听到钟声,妈妈怀里的孩子,停下吃奶,扬起粉嫩的小脸,瞪着含泪的眼睛,顺着妈妈手指的方向,和大家一起看天文钟报时。热辣辣的阳光下,静悄悄的广场上,上千双眼睛注视着天文钟木偶报时的每一个动作细节;上千双耳朵聆听着天文钟报时发出的清越的钟声和雄鸡悠扬的啼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陈瑶本丨啊,金色的布拉格(下)》 发布于2021-3-18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