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凡丨母亲初来青島的那些事(1) - 世说文丛

张凡丨母亲初来青島的那些事(1)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我母亲来青岛时,除带着嫁妆,还带着姥娘家的女佣柳妈。我奇怪为什么不带着从小跟惯了母亲的徐妈呢?母亲说,一来徐妈年记大了,二来徐妈的胳膊和腰都疼,我姥娘怕女儿的婆家不高兴,所以换了一个比较能干的年轻佣人。

母亲结婚仅半年,日本鬼子就抢占了青岛,日本鬼子的烧杀抢掠在老百姓心中种下了极端恐怖的坏印象。这时我大爸爸也回国了,我爷爷看到一家人都在青岛,总是担心被日本鬼子伤害,就想离开青岛,最后决定到博山亲家那里躲一阵子。

亲家那里有房子,还开着煤矿,亲家的弟弟在那里住着。那时爷爷家里有十口人,加上四个佣人,还带着好几个皮箱的细软、衣服,被褥等。那时母亲已经怀着我大哥了,好在柳妈帮着我母亲收拾了几件四季的衣服带着,母亲还让柳妈给她带上心爱的云豹腿的皮大衣,而结婚时做的好多衣服都放在家里,还有放在窗户台的盒子里我爸爸给她的两千块钱的借据也忘了带。那时两千块钱可不是个小数目,由此可见母亲在姥娘家那样的环境里生活,对金钱没有什么概念。当时所有的首饰也都交给了婆婆,放在保险箱里。

一家老小就这样坐火车来到了博山,亲家的弟弟也早就接到了信,所以在几天前就打扫干净了一座小院子。我父母和大爸爸、大妈妈都安排了自己的房间,其他的男男女女也都安排得妥妥帖帖。总算是还有家里的一个小院落住着,还不算多么狼狈。每月我爷爷拿出钱来给他们家厨师,由他们家厨师一块做着一家人的饭菜。从青岛临走时,已安排了我奶奶的亲弟弟,我爸爸叫他葛寿山。因为他是庶母的弟弟,也没有得到应有的舅舅的称呼。安排他和几个听差的看着房子,家里有我大爸爸结婚的一套红木家具,我爸爸结婚的一套美国进口的家具,这些在当时也都是很贵的。

葛寿山在看房子期间也听到了很多不好的消息,日本鬼子越来越近了。他也害怕了,留下几个听差的也跑了。就这样日本鬼子一队队在街上查看,看到他们觉得有问题的房子就上去看看,看到我家没挂日本旗欢迎他们,日本鬼子就撬开院子大门,进去把家里翻了个底朝天。我爸爸的家具和家里好一点的东西,都被鬼子堆在房子对面的小花园里拍卖赚钱,空出的房子也被他们住了进去,作为办公室在那里办公。

我爷爷带着一家人在博山住了一段时间后才回到了青岛,母亲也开始了真正的婆家生活。那时我爷爷管家,我母亲生了我大哥没有奶,于是我爷爷请了个奶妈给我大哥喂奶,另外还为母亲请了一个女佣,那时请个奶妈每月5块钱,请个收拾卫生的女佣每月要4块钱,还要每年给奶妈做三套衣服,是布衣布裤。此外,为保证有足够奶水,奶妈还要吃得好一点。不过这样一来,我大哥很快地就胖了起来,生活也比较平静了。

那时我爷爷又将一个丫头收房做了小老婆,听母亲说,当时我奶奶告诉她,我奶奶三十几岁时,我爷爷就想找第三个小老婆。本来爷爷和奶奶两人感情还很好,可我爷爷要收我奶奶从小买的丫头做小老婆,我奶奶就非常生气,坚决不接受这件事,两人为此经常打架。其实我奶奶倒也并不是为了我爷爷的移情别恋生气,而是觉得收她的丫头做小老婆,丫头就和她平起平坐了,因此为着个面子不愿意。

我奶奶对我爷爷说:“你要找我不敢反对,但是你花钱到外面去买,要我的丫头万万不能。”我爷爷只好收了他大老婆的丫头小嘎作为第三房太太,这个小噶长得粗粗笨笨,也不会说话,一点机灵劲也没有,只是年轻罢了。但是她也有一个本事,就是会点大烟泡,我爷爷离不了她。好在这个丫头从小就在这个家长大的,别的闲事也不管,只是伺候我爷爷。我爷爷有时在青岛住,有时在潍县住,家里的一切都在他掌控之下。那时日本鬼子占领了山东,一切军费都是要从中国这里出,这一切当然只能从中国老百姓这里掠夺。主要就是从那些地主大户人家出,所以我们家要交的粮食比以前要多,这样家里状况渐渐地不如以前了,我爷爷就感到很恐慌,于是就开始控制家里的花销,首先就把给每人的月钱取消了,另外就是控制两个结了婚的儿子不要在外面花天酒地。但是他们以前花费惯了,一下子减下来都觉得不好受,所以这俩儿子就到出租房子的掌柜那里要钱花。每年这个掌柜的和我爷爷报账时就会说,大相公某年某月从他那里支了多少钱,二相公某年某月又支了多少钱。看到他们都是先斩后奏,我爷爷虽说心中生气可也没办法。

我爷爷历来就有一个想法,就是这些家产只能在他手里增多,而不能减少。因此有钱时也担心不已,整天忧心忡忡,没有高兴的时候。家里总是不和睦,母亲在娘家时过着大小姐的生活,在这样比较复杂的家里总是觉得不舒服。我爷爷后来经常在潍县,我母亲说可能是小噶在青岛不自由,所以喜欢在潍县住,在那里她也算是主人了。据说我爷爷的死和这个小嘎有很大关系,这是后话。

那时我家里有两千多亩地,我爷爷光掌柜的就用着三个,至于桩头到底用了几个,母亲就不得而知了。这些掌柜的都上过私塾,由于家道中落,找个大户人家做事养家糊口。他们的毛笔字写得比我爷爷还好,我爷爷到底上了几年私塾,母亲也不知道。一般的信都是我爷爷自己写,可是要与我姥爷通信时,都是掌柜的代写。看来我爷爷对上学不是很看重,他希望儿子只要不出去花钱,在家里抽大烟也没关系,主要是能守着家产不要败家。这就是我爷爷主要的思想意识,大儿子傻里傻气的,眼看指望不上。对我爸爸这个二儿子,我爷爷给予了更多希望。



张凡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凡丨母亲初来青島的那些事(1)》 发布于2021-3-29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