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迎春丨烙在记忆里的莱阳路 - 世说文丛

王迎春丨烙在记忆里的莱阳路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莱阳路这条街我走了竟已逾半个世纪,日子过得多快啊!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岁月都成了追忆。沿着栈桥、海水浴场、小青岛、鲁迅公园一直往前,走到中山公园和八大关是我童年最美好的记忆。每个阳春三月的樱花时节,父亲母亲领我们姊妹或坐6路公交或步行到中山公园看樱花都要经过莱阳路,莱阳路就这样在我还不记得它的名字的时候就已烙进我的记忆里。

是什么让我又来这里?是谁在召唤和指引我在此等待?我要寻找的又是什么?

美丽的鲁迅公园海岸蜿蜒、景色秀丽,是每个青岛孩子的徽章和花园。50年前我的父母带我们来这里;30年前我带我的孩子来这里;半个世纪里我无数次来这里,从青葱蓬勃到韶华披霜,莱阳路因有鲁迅公园而与我情定终身!

当我站在鲁迅公园对面的“迟客”窗前,面对大海,我感慨万千,一丝丝伤感积涌终于成殇。我如果早一点来该有多好!我如果早一点带我的父亲来该有多好!

我的父亲在他还没有钱买画笔、颜料的童年时候就用砖头在地上画栈桥、鲁迅公园,画他所见与所爱,在他遗留的画作中,鲁迅公园还是旧时模样。父亲画青岛风景从不打草稿、不悔稿,总是提笔而就、一气呵成!

我的父亲冥冥中知道他的女儿来追寻他的足迹吗?

1968年,父亲创立的东方红雕塑厂搬至金口一路34号的东正教堂内办公,我今天所住的莱阳路11号正是父亲53年前去东方红雕塑厂的必经之路。

53年了,东正教堂原址部分已成事务局宿舍楼,只有院门旁的大树依然默默地站立原地,它们见证了东方红雕塑厂在那些年代所经历的风风雨雨和起起落落,我们无语相望,我泪湿眼眶……

我应该早点来这里,在父亲健在的时候和他一起来这里,然而,这终究是毕生的遗憾了!我的父亲鲜对我们嘘寒问暖,我以为我对他的思念不会胜过母亲,可在父亲离开我们的日子里,这种怀念无时无刻、无日不在!

20年前,母亲下葬的那一天,我在墓地忍不住向天大喊:“你回来!”父亲走的那一天,我又禁不住哭叫:“爸爸,路上别怕!有我呐,我什么都不怕!”

母亲走的时候没说一句话,在她弥留之际,我在ICU给她唱她喜欢听的歌一首接一首;父亲离开的前一天,他让妹妹把他扶起来躺在钢琴旁的躺椅上,让妹妹弹琴给他听,还让弟弟找他的老师贾青青的画册。父亲离世的时候我刚刚离开,父亲留给我的最后一句话是“这幅画,是我在市立医院住院时画的。”是的!这幅钢笔画是在父亲住院期间的唯一画作。

父亲生性耿直热情、热爱艺术,一生为此吃苦受难、无怨无悔、孜孜以求。在他离开这个世界的最后时刻,他心中所想还是他热爱的艺术!

又是清明了!爸爸!东方红雕塑厂的见证人我终于找到了!我找到了东正教堂的图片,找到了当年在雕塑厂院子里嬉戏玩耍的孩子和您在湛山寺做雕塑的亲历者和见证人。爸爸!我是您的骄傲吗?我是吗?

然而,这一切我还是做迟了!如果我早点来就好了,如果我带着我父亲早点来就好了!为什么会入住“迟客”?是老天冥冥之中的安排吗?我来此地终究是迟了!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王迎春丨烙在记忆里的莱阳路》 发布于2021-4-1

评论

  1. #1
    海风 游客 Lv.1

    如果你不纪录,很多历史事件会随风而逝。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