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萌之丨读《金缕曲•清明》有感 - 世说文丛

祁萌之丨读《金缕曲•清明》有感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辛丑清明节,拜读了城阳诗词学会会长钧淇老师创作的《金缕曲•清明》:

寒食潇潇雨。乱云低,烟笼柳岸,莺栖寒树。梦里双亲犹似昨,愁洒乡关小路。松柏绿、梨花飘絮。村外时看桃李落,听林间、杜宇悲声诉。春雨霁,湿陵墓。
焚香一缕飞天幕。怅东风、吹衣冷峭,送来愁绪。几载慈亲今可好?叩拜青山守护。且酹酒、坟前轻语。欲寄思情谁堪托,望云间、惟有寻鸥鹭。清露下,泪如注。

老夫吟诵钧淇的《金缕曲•清明》,如临其境,细雨清明祭祖,凄冷中的诗情化作“弱德之美”的抒怀。这是东方人才有的审美情操!随着抑扬顿挫的节奏尾声留下的“余音绕梁”中,情不能已,老夫竟也与诗人同感“泪如注”了!

《金缕曲•清明》先声夺人的是,全词散发出的情调悱恻凄美中,不乏悲怆苍凉的意境,这是踏在地上的诗人才有的凌云情怀。

钧淇是现代诗人,却有着传统浓厚的拜祖敬亲情结,于是,寻常的祭祖在钧淇身心上生发出不寻常的情思意绪——让萧雨、乱云、岸柳、乡关、小路、莺栖、梨花、春雨、陵墓、焚香、天幕、青山、鸥鹭等意象,浑然天成为一幅美丽动人的雨中清明水墨画,勃发着情景交融的东方艺术的审美光彩!

赏心悦目之际,我不由得顿感:如此多的审美意象,汇聚到一首不足百字的词篇中,呈现出海阔天高的意境,演奏出情深意长的旋律。这大概不是创作技术的娴熟,而是王国维推崇的“担荷人类罪责”的襟怀!这样的襟怀不是学来的,而是精神造化的结果。在这个意义上说,钧淇近年旧体诗的不断攀升至今日的高尚境界,就不仅是遣词造句的日臻化境;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的飞跃!

我曾批评岛城某教授鼓吹旧体诗中“见证了时代”,属于文学艺术欣赏中最不堪的蹩脚说法。那位“学着说、跟着说”的教授有所不知:优秀的诗篇都不是“见证时代”出来的!而是像钧淇老师这样,精神升华后情真意切的使然!

《金缕曲•清明》是2021年几个月来,我读过的最好的旧体诗。


祁萌之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祁萌之丨读《金缕曲•清明》有感》 发布于2021-4-4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