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凡丨先祖陈介祺的那些家事 - 世说文丛

张凡丨先祖陈介祺的那些家事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鲁迅说过:“论收藏,莫过于潍县的陈介祺。”而郭沫若则评价陈介祺是金石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清史稿》更是尊陈介祺为金石收藏研究“近代之冠”。

先祖陈介祺自幼勤奋好学,博闻强记,聪明过人,青少年时随父亲在京求学。19岁即以道光十五年(1835年)中举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中进士。此后10年间供职翰林院,官至翰林院编修。母亲生长在这样一个显赫的家庭,我不敢写先祖的青铜器毛公鼎(现为台北故宫博物院镇馆之宝),也不敢写先祖收集的一万方图章(现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我只想写写家庭内眷的故事。先祖写下了他母亲一生的文章,至今收藏在我的家里。非常感人。他的母亲虽然贵为一品夫人,但是她勤俭,操劳了一生。

陈介祺有一个正房太太、两个姨太太,这两个姨太太是他六十七岁一块娶来的。陈介祺一共有四个儿子,两个女儿。其中两个大儿子、一个大女儿是正房太太生的,我姥爷是这一支。两个小儿子、一个小女儿是两个姨太太生的。陈介祺的四个儿子,其中大儿子有病,成天病怏怏的,三十几岁就去世。二儿子是公子哥,先祖不喜欢,看见他吊儿郎当的样子,免不了骂几句,这二儿子知道父亲不喜欢自己,看见父亲就躲。而两个小儿子是先祖六十八岁后才添的,故而指望不上。对大女儿的女婿倒是很器重。大女儿嫁给当时的官宦人家,也是当时有“进士之家”“尚书门第”之称的吳世芬的二儿子吳重熹,先祖对这个女婿非常器重。

陈介祺的正房太太也是官宦人家的大小姐(她父亲也是进士出身。岳父李璋煜是京城金石学界的活跃人物,从学识和物质上都为这位得意的乘龙快婿提供了终生资助),一切作派是那种娇生惯养,只知道随自己性子来人,两人不对脾气,结婚初期两人一起吃饭,一起给老太太请安。但时间一长,她慢慢腾腾的性格便暴露出来,吃个饭,一边吃一边说话,女管家进来了,从桌上撕块单饼给女管家,东扯葫芦西扯瓢,一顿饭能吃上一两个钟点,于是陈介祺就对她很不屑,觉得太浪费时间,就不再和她一起吃饭了,她也不在乎,还是我行我素。

陈介祺自从女儿嫁到吳家后,每年春节前都要让人套上牲口往女儿家送年货,吃的,穿的,满满一车。那这些东西谁为其准备呢?原来是一个姓刘的女管家。陈介祺弃官回潍县后,带回一女管家,三十几岁,聪明能干,最大的本事就是过目不忘,记忆力非常好,经常与陈介祺一起讨论家庭的一些事务,什么事情她只要听一遍,就会把家里的事干得井井有条,且很对陈介祺的意思,说八分能做到十分,为此,代替了夫人很多事情,家里客来送往非常得体,客人亲戚也都很高看她。她很早就跟着陈介祺在北京,长得高挑个,一口北京官话,穿金戴银,一点不像佣人。陈介祺从北京回来,又把她带回潍坊。因她个子高,大家叫她“高老刘”。

陈介祺接到女儿来信,得知生了女儿,便把高老刘叫到跟前把信念一遍,结果不用东家多说,该做什么衣服,什么尺寸,连女儿女婿的衣服,高老刘都让裁缝做得利利索索。陈介祺的大太太一听生了外孙女,高兴得铺开布棉花就要给外孙女做个小棉袄,她把头用手巾包起来,穿上旧一点的衣服,坐在桌子旁絮棉花,一两个钟头,才絮二寸宽。几天后,高老刘看见了,就说,太太,不用做了!都做好了,已经装上车了。太太起身,对旁边的佣人抱怨说:该死的高老刘,什么时候做的,也不早告诉我。佣人偷偷地笑笑,也不敢说什么。

高老刘吩咐听差刘三(音)套上牲口,把准备好的衣服等送到陈介祺女儿家,年复一年。直到陈介祺女儿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她还是每年给这四个孩子准备四季的衣服鞋袜等。此外,姑娘姑爷的穿戴也收拾得停停当当。每逢快过年了,就让刘三就用牲口给姑娘家送去。

陈介祺女儿嫁给的吴家二儿子,是姨太太所生,嫁过去后亲婆婆就去世了,所以她一直在大伯嫂子手下做媳妇,这个大伯嫂子很厉害,好像她俩不是妯娌,而是婆婆和儿媳妇一样,所以陈介祺的女儿心里免不了受委屈,作为大家庭出来的小姐,很多事情能忍则忍,不好意思争论,也不敢说出自己真正的想法,虽然在娘家没人敢给气受,可是到了婆家后,一切都不是那么如意,渐渐地感觉很压抑,因而得了病,后来她丈夫又娶了两房姨太太,而她丈夫很喜欢二姨太太,这个年轻的姨太太非常爱说爱笑,而且很漂亮,没有很多大家族的规矩,总觉得自己年轻漂亮,见着家里的男人,不管是儿子、孙子总是卖俏,竟惹出了很多丑事,渐渐传到街坊邻居,一些好亊的就写了打油诗,什么:舅舅外甥同穿一靴……这诗母亲还记得,不过我却忘记了。

陈介祺女儿生在相府之家,哪里听过这样的事,免不了经常教导二太太。而二太太觉得男人拿着她宝贝一样,所以对这大太太明着不敢说什么,但私下里却经常不尊重大太太,大太太免不了生气,久而久之,精神就有点异常。

过去男人娶了姨太太后,就不到正房太太房间里过宿了。如果公公婆婆在世,平时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管他在哪个姨太太房间过宿,可是过年时却一定要到正房太太房间团圆的。每逢过年不管男人怎么不愿意到正房太太房间过夜,都要遵从父母意见,一定要回到大太太房间过夜。有的男人根本就是走形式,有的因为分开久了,没话说了,再就是大太太心里有气,也不愿意搭理丈夫,虽然不敢抱怨,但是脸上冷冷的,男人心里也明白,心想好歹凑付下来几天算了,也有的男人干脆找人打牌,避免尴尬。

这个吴家二儿子哪肯再对大太太用一点半点温情,致使这个太太心里郁闷,以致最后精神失常,从厨房拿出菜刀,大声吆喝着要杀死二太太这个小狐狸。可把大家吓坏了。当时她已经是巡抚太太,大家也不敢怎么着她。没办法只好把她的鞋藏起来,她一生气,永远也不下床了,后来就瘫痪在床上,直至去世。


张凡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凡丨先祖陈介祺的那些家事》 发布于2021-4-5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