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一见丨说两句《我以虚妄为业》 - 世说文丛

管窥一见丨说两句《我以虚妄为业》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作家鲁敏的散文集《我以虚妄为业》由河南文艺出版社2014年9月出版发行,全国书店及当当网有售,单价29元一本。自己用三天时间看完了,感觉这是作家鲁敏创作手法的另一种风格。就像我常说的那样,阅读这部作品最直接的感受如沐春风,在这本散文集里面,了解了作家家里的情况,了解了她创作一些作品的初衷与想法,而且她还写了她自己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写得随心所欲,潇潇洒洒,读起来就像一碟小菜,喝着江南特有的加饭酒,是一种美不胜收的享受。
 
通过读这本书,了解了鲁敏对父亲的那种深刻感受,写得真实感人,写得非常直白,以至于让我觉得有点残酷,但是到最后,从女儿长大为人妻,为人母之后,反思对父亲的感受,便有了不一样的味道,理解了作为父亲不善言辞后面的那种深沉与厚重的父爱,当然也毫不掩饰地写出了中国传统中重男轻女的普遍现象。
 
她写了她的母亲,一个乡村小学的老师,一个有姿色,有性格,勤俭持家,吃苦耐劳,热爱生活的中国妇女,写了奇迹般捡来的妹妹,一个差一点消亡在人口政策上的生命奇迹,写了她小时候的那些粗浅的记忆,特别是写跟父亲和母亲之间的那些事,这是一个非常有性格的女孩子。
 
通过本书还了解了鲁敏从小学到中专,直到后来通过自学高考的求学历程,也多多少少感受到鲁敏的文字天赋,这让我想起了她作品中的一部分人的塑造,其中就有作家本人的缩影,长篇小说《六人晚餐》中的晓白习惯记述自己的生活经历,这同样是作家一种特有的习惯吧。
 
至于在很多作品里都能感受到的那些男主人公中或多或少地有着其父亲的影子,可以说父亲和家人在作家的心里有着越来越清晰的记忆,这绝非像作家讲的那样,曾经的以往变得模糊不清。我感觉到鲁敏的故乡,也是她上中专之前记忆最深刻的地方,在作家粗线条的描述中,你能感受到对作家成长产生的深刻影响。
 
就像鲁敏在本书里写到自己的那样,作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她的理想是能够考上理想的大学,但是父亲的选择,让她痛失这样一个遗憾终生的事情——父亲希望能够有一个“旱涝保收”的地方,而南京邮电学校就呈现这样的特点,上学不花钱,而且毕业包分配,更何况父亲考虑到女孩子上了高中很难说是否还能这样优秀。
 
看了鲁敏的这些文字,不能说感同身受,我也有着很多相似的感受,儿时对大人都有着一种天然的恐惧,鲁敏的恐惧是父亲的不苟言笑和对女孩子的那种不重视,总是绷着一张严肃的脸,当然更害怕的还是父亲发怒时表现出来的凶狠。
 
我的童年记忆跟鲁敏没有什么差别,但我可不是一个聪慧且品学兼优的好孩子,是一个让父母头痛不已的孩子,是一个与哥哥截然不同的孩子,自然也为大人所不悦。没有时间,也没有耐性的大人,对孩子的教育就没那么复杂了,就像我曾经写过的那样,让孩子知道皮肉的疼痛,就是他们最简单的教育方法,他们的理由十分简单:棍棒之下出孝子,很可惜自己并没有像大人期盼的那样,到现在也做不到让大人为这个儿子感到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地方。
 
在阅读鲁敏对自己和对生活的感悟的同时,也了解到作家创作取材和创作的意图,觉得对了解作家内心的真实想法这是第一手资料,能够通过作家讲述自己的命运,想到了她作品中人物的表现方法与她的讲述非常像,你便知道在作家的笔下,更多的人物都是她在生活的过程中留下印象深刻的,绝非虚构的,而即便虚构也含着作家自己熟悉的场景和人物的影子。
 
这部散文集选的作品内容很多,最初是自己和家人的事情,再就是她刚参加工作时的那些记忆深刻的事情,例如,最初从中专毕业分配工作以后在邮局做柜台员时看到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到后来被发现有文字天赋,于是被调到机关给领导干秘书的那些经历,写得轻松自在,当然也能看出作家那时内心里含着的一些苦涩和无奈,毕竟这是她后面回忆起的,已显得不再沉重,是用一种的抒情方法表达,早就忘掉了最初的那种苦涩与尴尬。
 
作品的后面,也谈到了她作为访问学者出国访问时的那种感受,也有作家对美食的个人喜好与看法,更有意思的是她从人体器官去谈器官对人的影响,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种探索和表述,足以见得作家对生活观察的细致的一种认真态度。
 
阅读这部散文集,没有像阅读她的中短篇或长篇小说那样需要聚精会神,作家写得轻松自如,读者也有同样的感受,倒是这样感觉离作家更近,就像坐在她面前,听她讲家长里短,勾起自己对以往生活的那种记忆,找到了相互之间的相近之处,拉近了相互之间的距离,感觉更亲切了,想举杯敬她一杯酒,因为她讲述的那些生活的经历,激发了自己愉悦的心情。
 
当然这不过是自己的内心想法,或许作家根本不屑于像我这样的一个精神意淫的读者,不过我知道,能产生这样愉悦的感受也是一种精神的滋养。
 
反正我通过阅读,感觉到对作家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也是出于这种感受,又去当当网查了一下自己尚没有阅读的鲁敏的作品,查到了几本,当即下单购买,虽然有两本书里面选的作品已读过,但不影响自己对尚未阅读的那部分的期盼。
 
当然这些作品也绝非鲁敏的新作,这部散文集里可以看到,她对创作不出新作品的那种无奈与苦恼,自己阅读的这些作品大多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鲁敏的作品,最新的作品距当下有五六年的时间,即使这样,也觉得病不影响自己的学习和借鉴。
 
记得意大利著名作家卡尔维诺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成年生活应有一段时间用于重新发现青少年时代读过的重要作品。即使这些书依然如故(其实它们也随着历史视角的转换而改变),我们也肯定已经改变了,因此后来的这次接触也就是全新的。”更何况自己还没有更全面地了解作家鲁敏,当下这样的选择和阅读自认为有一定的道理,继续阅读,深入了解,汲取精华,丰富自己。

2021年3月22日写于陋室


管窥一见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管窥一见丨说两句《我以虚妄为业》》 发布于2021-4-9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