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有鱼丨潇洒自然魏启后 - 世说文丛

北冥有鱼丨潇洒自然魏启后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微信图片_20210419140505.png
魏启后(左)与启功

魏启厚书法.png
魏启后的书法

国人凡事讲究排名次,书法圈也不例外。南北朝庾肩吾的《书品》硬是把汉至齐梁123位书法家分出了个三六九等,通过品渊源师承、书法优劣来排定座次。

当今社会也已习惯用价格给书画家排座次,书画家都在为提高自己的价位不懈努力。可有人却不以为然,甚至还有意压低自己的作品价格,在经济利益至上的当下,着实让人匪夷所思。

这个人就是魏启后。尽管斯人已去,其德行灼见依然为后人所乐道。

人生在世,千叶障目,很难摆脱贪嗔痴的遗毒。很多人一辈子也没搞明白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那种身心通达、顺势而为的高人难得一见。而魏先生就属于得特别明白、为数不多的活人。他不仅书法艺术独树一帜,在生活上更是恬淡、精彩。那些加在魏老身上的世俗光环已尽人皆知,探究一下这个“写字的”人的情怀或会对我们有所裨益。

魏启后之所以成为魏启后,以下三个因素起了很大作用:

一是票友心态。票友是指会唱戏而不以演戏为生的爱好者,是对戏曲非职业演员的通称。魏老坚称自己是书法界的票友。他说:“在我的少年时代,毛笔字已不是糊口之具,更不是进身之阶,正是由于这样,就没有向别人讨好的必要。除了艺术的追求之外,别无他想,所以我有了充分的自由。”在《书画集》自序中他这样写:“我之所以毕生没有丢下书画,是由于我从来没有把它当作事业,只是业余娱乐而已。”以玩的心态来从事艺术创作,精神是放松、平和的,没有包袱,容易进入状态。不把自己当作名家大腕,就没有那么多功利心,写字带来的就是愉快。至于写字由娱己发展到娱人,进而还能带来财富,纯属意外之喜,自然心存感激。魏老经常笑言“赶上了好时候”,就是这种心情的体现。对这种外财的多少也就不太在意。只不过由于他的随喜,压低了好多人作品的价位,因此招致不少非议。

二是崇尚经典。曾几何时,否定传统成为一种时尚,在改革创新的幌子下,中和宁静的传统书法遭到毁弃,粗疏乖戾的书风盛行,偏激武断的书法理论甚嚣尘上。在喧嚣与浮躁之中。魏老是为数不多的坚持传统审美标准的书家。

书法之“法”首先在于对法度的把握。几千年的披沙沥金,上百代的审美传承,为书家建立了一套完备的坐标,遵循这些坐标,就可以辨清门径、窥得堂奥。但若拘泥于标准,只会造就一个写字匠。魏老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能很好地把握传统,更在于升华传统。魏老年轻时专攻二王、米芾书体,由生疏到熟练、由熟练到自如之后,他主动求变,在二王、米芾的基础上加入汉简、写经的笔法,形成了似米非米、似简非简、似隶非隶的书体,透过其疾徐有致、游刃有余的线条,我们可以看到二王的超逸,米芾的痛快,汉简的天真,写经的朴茂,其格调、境界宛如一首韵律诗。刘正成先生评价:“神交米芾不师迹,意会简牍有其新!”

三是自然随和。当今书坛,比赛大展为成名之路,笔会个展为生财之道。要想在万人瞩目的展会中崭露头角,让爱好者乖乖掏出钞票,就要把一己书法写得“字字惊心,行行炫目”,求大求变求怪,观之眼花缭乱,道是笔势峥嵘,实则取舍无端。

书法的至高境界是真情的流露。书写者以闲适平淡的心境,在有意无意之间,听从心灵的召唤,任笔墨自然流淌,行于当行,止于不可不止。然而,在功利主义借道形式主义的今天,此种心境难有,此种作品罕见。

魏启老一生追求自然流利的书风。他笃信苏东坡的“书无意于佳乃佳”的观点,对那些造作的“苍劲古拙”表示不屑,他说:“就是低水平的流畅也比装模做样好。”“应酬的东西多,避免了过分有意地要好,精益求精有时限制了真性情的流露。”对书法创作急于追求风格的做法,他说:新意不能有意出。有意就是假的了,不能“挤鼻子弄眼”。沈鹏先生曾用“酒无人劝”这句话来表达他对魏启后书法的印象。如话家常,自然洒脱,是魏启老书法创作的最大特点,和那些过分人为的书法形成了鲜明对比。

魏老对传统书法艺术的推进,得益于他孜孜不倦的探索,更得益于他的人生态度。看破、放下、自在,不光表现在他的书法中,更表现在日常的生活中。他从不为讨好别人而改变自己朴素流畅的书风,也从不参加那些影响自己心态的笔会。轻易不进高档饭店,不攀附领导,不摆架子,爱讲笑话。

山东书协李向东回忆,和魏老在一起没有年龄、地位的隔阂。遇到很多事,几句诙谐的话语就化解了。“有一次乘车外出,飞来的石头打碎了挡风玻璃。面对‘飞来横祸’,司机吓得不知如何是好。魏老不仅用风趣的话语安慰了司机,还特地写了一幅字给他压惊。……就连去送东西的工人,魏老为表示感谢也会认真地写字送给他。”

他的风趣及参悟在他为数不多的绘画作品中也时有表现。他在所画的观鱼图上题诗:“友人遗我武昌鱼,不忍烹之置缸里,老眼写生太模糊,灯前昏暗窗前雨。”另一首题画诗:“白首引年只卧游,繁华阅尽复何求。梦魂不在重楼上,爱写荒山野水头。”在画完一幅孤鸟兀立的《寒禽图》后,先生题道:“偶然得之,不必问其为何山何鸟也。”几许玄妙,几许幽默。

每个时代都会产生几位受到社会景仰的耆老,这些人不仅某一专业学力超人,更重要的是能以达观的目光审视万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摆脱纷繁的表象,不让外在的世界成为心的桎梏,被世人称道的启功、周有光就是这样的人,作为山东人,魏启老堪可与这些大家比肩。

魏老的书法是古雅的,同时又是超逸的;他的为人特立独行,但不缺乏热情宽厚;追求财富,但决不锱铢必较;不自以为是,也不妄自菲薄,盛名之下保持平民心态。大道至简,阅尽繁华而我心依旧。

原载《青岛财经日报·人物周刊》2021.4.26


北冥有鱼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北冥有鱼丨潇洒自然魏启后》 发布于2021-4-26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