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联军丨以撒时代(科幻小说连载·第一章 内罗毕) - 世说文丛

徐联军丨以撒时代(科幻小说连载·第一章 内罗毕)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第一章  内罗毕

“今日新闻报道,世界各地探测到了一次强大的引力波信号,信号强度创造了新纪录,是有史以来探测到的引力波中强度值最高的一次……通过太阳系深空间探测器的测定,这次引力波的发生源头,位于距离地球13亿光年之外,一座星系的两个巨大黑洞发生碰撞毁灭,产生了时空震荡……”手指划过屏幕,这条新闻瞬间被另一条代替。
印度洋上空3万米,一架细长的超音速客机以3.5倍音速飞行,亮银的外壳反射着阳光,在高空幽蓝的背景下悠然的滑行。平流层高空呈现幽暗的深蓝色,大气层非常通透,气流平衡稳定,超高音速的飞行异常平稳。
9A9客机是老机型了,这架服役距今至少35年,尖锐的机头,修长的机身,收敛起来贴近机身的机翼,还有一对小小的前翼,没有垂尾,发动机在机尾,涂成红色,看起来像是一只飞行的红尾铅笔。这是中国飞机上海制造公司的经济型客机,载客200人,总重量150吨,巡航速度3.5马赫,航程15000公里。
飞机外面没有舷窗,连驾驶员也没有玻璃窗,都是通过摄像头和屏幕看到外面的情况;全密闭的机舱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强度,节省材料重量,顶部和侧壁贴着薄膜屏幕,显示着机舱外的景色,极高的分辨率和真实色彩,让人可以“透视”舱外高空景色,一览无余。
超音速飞行把噪音远远甩在身后,机舱内非常安静,有人戴着耳机在看电影听音乐,有人在闭目养神,有人在看手机聊天,也有人在点餐。
这是从广州到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航班,六千多公里的距离,三个小时就会到达,如果不是陆地上空禁止超音速飞行,速度会更快。这是一项古老的航空规定,现在有很大的争论,现代的超音速飞机,经过精心设计的外形,超音速音爆已经很小,一万米以上的高空超音速飞行,地表噪音不超过老式亚音速客机在一千米飞行产生的噪音,完全不会影响地面人们的生活。
35排靠过道的两个座位有一对夫妻,看起来三十多岁,男的面容清瘦,名叫丁浩,女的活泼而美丽,名叫杜金凤。
妻子对丈夫说:“喂,你饿了吗?我给你点餐吧。”
丈夫看了一眼面前的座椅屏幕,笑道:“南方航空太抠门了,只有鸡肉米饭,肉丝面条,薯条汉堡三种套餐,三十年不变样,想想都要吐了,嗯,我来个面条吧,里面还有点蔬菜,你呢?”
“我要薯条汉堡吧,下飞机后坐高铁去基苏木,要两个多小时,到基苏木下午六点,住下以后去吃当地的特色吧,我最爱吃维多利亚湖的鲈鱼,还记得上次咱们去的那家黑人夫妻开的饭店,一个鱼盆,各式非洲香料调的底汤,麻辣薄荷味的,切好的鱼块放进去,又滑又鲜,啊!不行了,又流口水了。”妻子微红的羞涩道。
“好,听你的!”丈夫宠溺地看着娇妻。
“啊!打扰了,你们也要去基苏木坐飞船吗?”靠“窗”的座位上,一个二十多岁的漂亮女孩问道。这个女孩一看就是一个混血儿,有东方女孩的气质,却有丰满性感的厚嘴唇,是非洲裔女孩的特点,眼睛有一点儿蓝色,五官立体有欧洲女孩的特点。这不奇怪,随着全球人口流动的便捷,跨族通婚的增加,漂亮的混血儿越来越多。
“是啊,我们去海尔星,你呢?”妻子侧过头,伸手在屏幕上选好了套餐。
“我去红十字太空站,去做三年的外科实习医生。这是我第一次离开地球,我只接受过三天的航天飞行培训,真是有些紧张呢,姐姐!”美女看起来有点忧虑。
“姐姐?哈,你多大了?你猜猜我多大了?”妻子调皮地眨眨眼。
“我今年23岁了,刚刚医学硕士毕业。姐姐看起来看起来有25岁?没有30吧?”美女看看妻子几乎没有皱纹的眼角。
“再高点猜。”女子鼓励道。
“32?顶多了吧”美女说道。
“咯咯,恭喜你猜对了,我是32公岁了,64岁。我丈夫和我同岁,他比我小三个月。”看不出来年龄的妻子,六十多岁的女人,说话往往顾忌不多,看到漂亮女孩,往往心里会数一数自己的孩子或孙子当中,有没有年龄合适的男孩适合这个女孩。
“什么?难道你们是以撒吗?”美女惊讶道。
“没有啦!我们两个一直在太空站工作生活,退休了回到地球。只是地球生活太枯燥了,真不适应……”妻子有一双灵活的大眼睛,骨碌碌转动着,很可爱。
这个时候,服务机器人贴着机舱顶部的滑道,端着两份套餐到了面前。航空公司百年之前就不再雇佣空姐,现在基本是机器人服务,如果不是法律规定载客飞机必须有人驾驶,客机上甚至不会有唯一的飞行员。
丈夫帮妻子拿下套餐放在桌上,服务机器人无声地退了回去。
“知道太空能让人长寿,没想到效果这么好!”美女美丽的大眼睛,还没从震惊中缓过来。
“嗯!在太空生活,人会变得年轻很多,如果是出生在太空的人,青春的确会变得很长。”妻子打开快餐盒,拿起薯条,准备吃饭。
美女点点头,叹息一声:“哎!太空这么神奇,应该早去就好了,只是我太空训练时间太短,坐飞船不知道能否受得了,我有点儿恐高和晕船呢!”
“这个倒是不用担心。”男子接话道,“肯尼亚轨道加速只有两个G,不像以前的海南轨道,加速度四五个G,不经过训练,一般人真抗不了这个压力。而且现在飞船有药物可以帮你抗压,你这么年轻没问题的。”男子开始吃饭不再说话。
饭后,丈夫收拾好饭盒,点击收餐,机器人滑过来拿走了饭盒。
稍后,扩音器传来了轻柔的女声:“各位乘客您好,我们的飞机到达非洲陆地上空,飞机将减速下降高度,大约45分钟后将会着陆。当飞机速度降到音速以下的时候会有一些震动,请您系好安全带,收起小桌板,调直座椅靠背。谢谢您的配合,祝您旅途愉快。”声音用中英文反复强调道。
乘客一阵忙碌,收拾停当,正襟危坐。飞机的前方,已经可以看到陆地,非洲大陆到了。
当飞机高度下降到接近海拔一万米,一阵嗡鸣声从后面追了上来,飞机轻微的颤抖着,噪音重新降临机舱,飞机的速度表显示0.999马赫,高度10100米。
飞机飞过东非大裂谷,飞过乞力马扎罗山脉的皑皑白雪,看到了内罗毕的机场,飞机缓缓下降,机翼慢慢展开,逐渐平直,如同老鹰的翅膀,这种变后掠翼的机翼结构类似蜻蜓的翅膀结构,碳纤维中空骨架中含有电场可变硬度液体,调节机翼伸缩,托举着飞机速度下降轻轻着陆。

内罗毕国际机场一如既往地拥挤繁忙,机场的建设严重滞后,仅有的两条跑道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新的国际机场正在基苏木建设,经过八年的缓慢施工,预计后年就可以使用了,当然只是预计而已,富裕起来的肯尼亚越来越硬气,境内的大型工程必须由肯尼亚公司承包,必须雇佣不少于80%的当地人。如果这个工程交给中国公司,八年就太长了,至多三年机场就可以投入运营。
目前内罗毕机场只有六十个登机口,供不应求,全世界的航空公司争夺舷梯位,价格被炒上了天,南航只能在停机坪等候机场接驳车辆。
这个停机坪紧邻着肯尼亚国内航班,国内短程客机多是亚音速飞机,使用吊挂式可分离的客舱车。停机坪上就停着很多流线型的封闭无人自动驾驶客舱车,只有车头有小小玻璃窗,车轮也很小,车身离地很近。不远处停着的飞机是薄薄的飞行翼,落地后放下几个机身下吊装的客舱车,客舱车在机场可以像公交车一样行走离开,然后挂上另外几个客舱,加油后就可以起飞。
这种支线客机使用涡轮风扇发动机,比起远程客机的飞行速度慢得多,只在0.8马赫之下。不过因为乘客已经先在客舱车中做好准备,飞机一降落就可以挂上客舱,离场起飞,大大提高了客机的运转效率,减少了等待时间。乘坐客舱车可以直接到出站口,下车后直接从客舱车的货仓处拿到行李,马上可以离开机场。
吊挂式机舱另外一个好处是可以预防恐怖袭击劫机事件,乘客无法进入驾驶舱,即使某个客舱中携带了炸药,也可以把这节客舱抛出去,用降落伞降落,避免了整个飞机坠落。如果飞机出现严重故障,客舱也可以抛出去然后凭借大型客舱降落伞降落,避免乘客伤亡。因为基本安全得到了保障,所以对乘客的安检要求可以低很多,登机手续简单,效率也高很多。良好的安全设计和低廉高效的运营成本,使得这种吊挂客舱车式的客机成为目前支线客机大多数使用的模式。
丁浩他们在超音速飞机狭小座位上足足等了15分钟,机场的舷梯车和大巴车才到达,走下舷梯,进入老旧的大巴车,丁浩和妻子站好,抬头看到飞机机尾的发动机。那是一个六角形的发动机舱,里面像是蜂巢一般排列有几百个小六角形喷射管,每个喷射管就是一台脉冲爆震发动机。在低速飞行时,使用脉冲爆震发动机模式,在超高速时使用冲压模式,在太空使用火箭模式。这台发动机在大气层爆震模式可以产生80吨的推力,冲压模式能达到100吨推力,而最大的火箭模式可以产生120吨的强大推力,重量却只有3吨。
虽然航空发动机技术不断进化,燃料还是使用便宜的航空煤油,但燃烧效率大大提高了,脉冲爆震发动机能使用空气和液氧转换,可以在大气层用空气,在太空用液氧,大大减少了航天器的液氧携带量。以前的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或者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全程使用液氧作为氧化剂,液氧-燃料重量比为3:1,火箭每携带一百吨煤油,就要携三百多吨的液氧,同时液氧需要特殊的低温环境,容器的重量很大,所以液氧占用火箭的大部分重量。脉冲爆震发动机推动的空天飞机,因为在大气层使用空气,使得液氧与煤油重量比降到了1:1,大大减轻火箭的重量。空天飞机使得人类进入太空的价格极大地降低。
发动机的关键热部件使用鍀合金制造,它的应用是人类材料学的重大进步。在自然界中没有天然的鍀矿物,因为所有的鍀都是放射性元素,经过几亿年,鍀都衰变消失了。新的鍀是从核电站裂变生出的“核废料”,长期以来因为辐射无法消除,而且半衰期长达几十万年,只能深埋地下,隔离保存。后来发现有一些鍀的合金,辐射可大减少,而且具有极佳的性能。
这种金属可耐极高的温度,抗腐蚀极强,某些合金具备高温超导性能,在50摄氏度以内的“高温”下,都会保持超导状态。这也是超导理论的发展带来的新材料,超导状态,需要能量来维持,而辐射材料的能量可以被转化补偿电阻的损失,材料因此具备了超导的性能;在这种材料理论的指导之下,更多的具有辐射性质的超导材料被开发出来。
锝合金在地球上很难制造,在重力环境下,冶炼冷凝的过程中会发生分层现象,失去了特性,所以只能在太空失重环境下冶炼,当人类太空技术大发展之后才有了大量使用。

夫妻二人跟随人流进入机场,提取了行李,通过海关。
内罗毕,肯尼亚首都,紧靠赤道,却因为地处东非高原,温度并不高,常年平均气温摄氏二十五六度,空气干爽,阳光明媚,令人舒适。走出机场,满眼是接机的人群,一张张黑色的脸孔,热情的伸到眼前,口中是古怪的英语和汉语。
“出租车要吗?” 
“高铁站100SDR。” 
“基苏木太空场,1000SDR”。(注:SDR,国际统一货币,相当于0.01克黄金的价值)
一阵哄堂大笑,距离太空场300公里,高铁只要一个小时,花80SDR。出租要跑五个小时,却要1000SDR,鬼才坐你的车!
从广州到内罗毕的超音速飞机经济舱优惠价格也才300SDR,早听说机场出租车很黑,果然超级黑。两人低头走开,“黑出租”转移目标,纠缠其他乘客去了。
“好巧,又遇到了!”夫妻回头,又看到了美女实习医生。
她拖着一个大号行李箱,箱杆上套着一个鼓鼓的大旅行包,还拎着一只手提包。年轻人第一次出远门,看来是准备的东西太多了,额头上的汗滴滚落。
妻子不由得想起自己的女儿,第一次离开家的时候,自己也给她准备了好多行李,结果被机场加收运费,女儿打电话埋怨自己,想起这段历史,不由得吃吃笑了起来。
“我们行李少,可以帮你拿一下。”丈夫瞪了一眼没心没肺的妻子。
“好好,谢谢,我约了无人专车,就在前面的停车场。你们约车了吗?”
丈夫接过行李箱,妻子说:“没有哎,这里网约车太少了,很难约上,不像在中国,网约车很好约。”
美女说:“那正好,坐我约的车一起吧!这里要提前一周才能订到车呢!”说着左手一抬,声控展开了手腕上的柔性屏幕手机,打开约车软件,查到了汽车的位置。“车离这里有五百多米,我把位置发出去,很快就会过来。”操作完成,说道“收屏”,手机柔性屏就再次卷曲在手腕上。
走出候机厅,来到等车区,三分钟之后,一辆方头方脑的小黄车开到身前停在路边,车灯像圆滚滚的大眼睛,车顶是黑色的太阳能电池薄膜,侧门写着汉字“曹操无人驾驶”。 
美女的手机和汽车联网确认订单之后,汽车打开车门,无人出租车的座位是圆圈围坐的,中间放行李。众人坐好后,汽车根据手机提供的目标信息,自动规划好路线向前飞驰。三个人在车中欣赏内罗毕的风景。
这个时代的汽车,内燃机基本已经看不到了,都已经被燃料电池,或者充电电池所取代,现代的储能电池水平已经大大提高,一百公斤的电池组,可以保证汽车行驶700公里。配备太阳能电池作为补充能源,一天的太阳能充电量可多行驶近百公里。汽车驱动采用无轴磁悬浮的轮毂电机,柔性轮辋,超薄轻盈的免充气骨架轮胎,非常节省能源。
内罗毕靠近东非大裂谷,赤道从城市经过。一月份正是旱季,天高气爽,云清风淡,是这里最好的旅游季节。路边有热带的椰子树,也有温带的菩提树,到处是花园,鲜花盛开,五彩缤纷。进入市区中心,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是一个非洲的现代化城市,人流中各色人种齐备,大多衣着时尚,行色匆匆。非洲的城市发展,也逐渐追上了世界的水平。
无人出租汽车开行20多公里,到达高铁站。肯尼亚的高铁由中国修建,安全运行了四十多年,完全的中国风格,标牌和引导提示都是中英文。
300公里的高铁,建设总费用只有100亿SDR,本来中国准备通过亚投行贷款给肯尼亚,肯尼亚政府担心不能收回成本,强烈要求中国投资,肯尼亚只肯出土地占四成股份,中国占60%股份,运行五十年后铁路权归肯尼亚。中国建设高铁只用了三年就完工开始运行,之后运行仅仅三年的时间,肯尼亚政府就后悔不迭,随着太空港的开通,高铁人流量剧增,不到五年就收回了所有的成本,利润惊人。肯尼亚一直请求中国提前交还高铁股权,无奈的中国政府只好答应提前三十年全部转给肯尼亚政府运营,运行二十多年来已经为肯尼亚政府赚取了巨大的利润。
三人购买车票后,进入了车站候车区,大约一个小时后发车,三人喝点饮料,随意聊天。

highway.gif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徐联军丨以撒时代(科幻小说连载·第一章 内罗毕)》 发布于2021-5-10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