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宣丨戴玉强等现当代艺术名家之三(词六首) - 世说文丛

张宣丨戴玉强等现当代艺术名家之三(词六首)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扬州慢·戴玉强(歌唱-美声)①

爱有多深,心有多重,你是这样的人。哦归还世界,心呼唤人们。雪花呀,从天而降,汇入大海,不论晨昏。要飘入,你的情怀,让我亲吻。
典雅气质,且潇洒,五色缤纷。美哉图兰朵,及托斯卡,乃至卡门。演唱自然顺畅,意充沛、情感深醇。瀛寰三高响,中华民族强音。

注:
①解题:戴玉强,1963年生于河北文安,美声男高音歌唱家。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扬州大学兼职教授,河北工业大学艺术指导客座教授。
戴玉强有优异的音乐天赋,他演唱的曲目广泛,风格多样,古典的、现代的、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作品几乎无所不包。他演唱的《你是这样的人》《我像雪花天上来》《喀什噶尔女郎》等歌曲,深受听众喜爱和欢迎。戴玉强的歌声使他走出国门,在世界舞台上展露中国男高音的风采;世界著名男高音帕瓦洛蒂听了他的演唱后,将其收为首位亚洲弟子。2003年10月,戴玉强在美国波特兰歌剧院主演了歌剧《图兰多》。2004年7月10日,戴玉强与世界著名歌唱家玛利亚·古丽基娜和萨姆尔·拉梅依合作在英国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成功主演了普契尼的歌剧《托斯卡》,他还主演过《茶花女》《卡门》《波西米亚人》《我心飞翔》《芦花白、红棉红》和《玉鸟兵站》等中外歌剧作品。国内音乐界知名专家发表评论说他是“一位难得的全面的歌剧人才。”
本词上阕化用戴玉强演唱的《你是这样的人》和《我像雪花天上来》中的歌词。

天香·梅兰芳(京剧)①

茶馆戏楼,精英荟萃,梅派令人惊叹。贵妃婀娜,天女美艳,技巧嗓音璀璨。昆京瑰宝,饰旦角,登峰光闪。豪放端庄活泼,东方妇女形象。
应邀世界走遍。广宣传,国粹经典。倭寇威逼利诱,屡遭拒演。明志留须退偃。②毁书画、③凛然泄愤懑。亮节高风,竭诚奉献。

注:
①解题:梅兰芳(1894年10月22日-1961年8月8日),名澜,又名鹤鸣,乳名裙姊,字畹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1894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泰州。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
梅兰芳8岁学戏,9岁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10岁登台。后又求教于秦稚芬和胡二庚学花旦。1915年4月至1916年9月,新排演了《宦海潮》《牢狱鸳鸯》《思凡》等11出戏。
1930年1月18日至7月,率“承华社”剧团部分演员经日本横滨、加拿大维多利亚赴美国演出。先后在西雅图、芝加哥、华盛顿、纽约、旧金山、洛杉矶、圣地亚哥、檀香山等地演出72天。
1933年,在上海天蟾舞台上演了创编新戏《抗金兵》。1935年2月21日至4月21日,率剧团赴苏联演出访问。在苏联先后与戏剧大师斯坦尼拉夫斯基、布莱希特会面,四月至八月赴波兰、德国、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等国进行戏剧考察。后经埃及、印度回国。1936年2月26日,在上海天蟾舞台上演了创编新戏《生死恨》。
1950年任中国京剧院院长、1951年,任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1953年,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1961年8月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7岁。
梅兰芳在50余年的舞台生活中,发展和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梅兰芳的艺术造诣可谓炉火纯青、臻入胜境。其代表作有《贵妃醉酒》《天女散花》《宇宙锋》《打渔杀家》等,并先后培养、教授学生100多人。
②明志留须退偃:那是在日本侵略中国的时期,梅兰芳为了表示对日本的抗议和坚决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就把胡须留起来了。日本人总想逼梅兰芳演戏。在上海,派流氓头子来威胁梅兰芳,梅兰芳仍坚决不演。为了安全,他逃到香港。香港被日军占领后,驻港司令官亲自出马,逼梅兰芳演戏,他借口剧团不在香港,还是不肯演戏。长期不演戏,梅兰芳就没有收入,香港的生活费很高,他的钱很快就花光了,只好又回到上海,但他还是不演戏。为了维持生活,他只好忍痛卖掉在北京的房子。
③毁书画:梅兰芳抵制日本侵略,不再演出。他卖画求生。当市民看到醒目的“本店出售梅兰芳先生近日画作,欢迎光临”的广告时,争相购买他画的鱼、虾、梅、松等作品。在上海文艺界、新闻界、企业界支持下,梅兰芳又在上海展览馆举办个人画展。日伪汉奸获知后互相勾结,肆意捣乱,他们派来一群便衣警察,提前进入展览大厅大做手脚,前来参观的许多群众见状纷纷离开。梅兰芳看见门口冷冷清清,觉得奇怪。当他走进展厅后,发现每幅画上都用大头针别着纸条,分别写有“汪主席订购”“周副主席订购”“冈村宁次长官订购”……还有一些写着“送东京展览”。梅兰芳夫妇目睹此景,气得两眼冒火,立即拿起桌上的裁纸刀,刺向一幅幅图画。“哗!哗!哗!”几分钟内国画化为碎纸。梅兰芳义愤填膺的毁画举动,很快传遍整个上海,也很快传向大江南北。宋庆龄、郭沫若、何香凝、欧阳予倩发表声援讲话,称赞梅兰芳民族气节凛然,为世人所敬仰。

凤凰台上·赵燕侠(京剧)①

唱戏搭班,江湖游走,化冰吊嗓天寒。劝业场、单挑主演,靓丽花旦。义演赈灾筹款,社燕鸣、②响彻云天。抵云鹤,③浩劫受罪,炼狱熬煎。
出荀入赵④成派,嗓甜亮,唱腔悠扬宛然。叹表演、洒脱不拘,燕舞翩跹。江姐芦荡火种,白蛇传、⑤改革当先。悦耳音,飘过万水千山。

注:
①解题:赵燕侠,1928年3月1日出生,赵派创始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京剧艺术大师,与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张君秋并称北京京剧团“五大头牌”。她的演唱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被周恩来称为“赵派”。赵燕侠演的《红娘》《花田错》《辛安驿》《荀灌娘》《玉堂春》等剧在继承荀派表演风格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条件大胆突破。其表演洒脱、嗓音甜亮、唱腔悠扬、念白清脆、咬字清晰,成为女性京剧流派创始人。
化冰吊嗓天寒:赵燕侠从小学戏,数九寒天也得练嗓子。她家里穷,付不起琴师10元一个月的吊嗓钱。她就发明了自己的“赵氏练功大法”,就是冲着冰柱子喊嗓子,直到冰化,还有一种不花一分钱的方式便是对着家里的破坛子喊。
②社燕鸣:即燕鸣社。1940年代,京剧人才辈出,除了四大名旦以外,众多坤角优秀演员中也不乏佼佼者,赵燕侠则杀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组建了“燕鸣社”,后改为“燕鸣京剧团”。她曾与多位老前辈一起合作演出,如金少山、叶盛兰、姜妙香、李少春、杨宝森、侯喜瑞等。她常说:“我那时才十几岁,能和他们同台演出,真的很荣幸。”1960年,“燕鸣京剧团”并入北京京剧团,从此她与马、谭、张、裘几位京剧大家一起将京剧艺术推上了顶峰,奠定了北京京剧院的基础。
③抵云鹤:云鹤即江青,原名李云鹤。赵燕侠秉性耿介,不会奉承,与江青合不来,有时候还抵制江青。1964年底,江青指示排演《江姐》,要求赵燕侠主演,并去渣滓洞“体验生活”。1965年3月,赵燕侠到重庆渣滓洞监狱,戴上手铐、脚镣,被单独关押在牢房中,或提审、用刑、放风、越狱等。一些群众围观,以为赵真的是犯人。1966年11月28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文艺界文化革命大会”上,赵燕侠被江青当众点名为“黑帮”“现行反革命”。从此被连续批斗、游街。后下放“五七干校”劳动改造4年。1969年4月、6月,江青三次讲话,说:“赵燕侠整我,但是我给她记一功。给予解放。”开始从事教学。8月,在教完扮演阿庆嫂的青年演员,即将拍摄成电影时,又以“5·16反革命分子”的名义对她开始了第二次批斗和关押。1970年1月10日到小汤山五七干校劳动改造。
④出荀入赵:赵燕侠早年师从京剧艺术大师、荀派创始人荀慧生。一些京剧演员每演一出戏总是要遵循某一流派,而在赵燕侠的艺术生涯中,她演的荀派戏由多到少,由少到无,自己的独到节目却从无到有,由少到多,最后形成赵派。
⑤江姐芦荡火种白蛇传:这是赵燕侠主演的部分代表剧目。


风入松·余红仙(评弹)①

吴侬软语系评弹。水乡江南。多姿摇曳音色美,金嗓子,蜚声艺坛。余音绕梁不绝,犹如珠落玉盘。
蝶恋花一曲翩翩。响彻云天。描金凤珍珠塔,梦梅柳、悠扬丝弦。且听莺莺拜月,柔绵字正腔圆。

注:
①解题:余红仙,原名余国顺,女,1939年11月28日出生,浙江杭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州评弹(苏州评话、苏州弹词)代表性传承人。在整个20世纪,苏州评弹风靡上海和江南,深受众多教授、学者、艺术家和普通民众的喜爱。可惜因吴侬软语的语音局限,不能在全国广泛流行。是余红仙的一曲《蝶恋花·答李淑一》使评弹艺术开始走向全国。余红仙音色明亮华美,高低裕如,在演唱方面显露出非凡的才华,她不仅擅唱多种弹词流派唱腔,而且呈现出旋律优美、激情洋溢的特有风貌。她演唱的开篇《莺莺拜月》《柳梦梅拾画》以及《双珠凤》中“为千金”“惜别”等唱段,都因风格鲜明而脍炙人口。以致在评弹界有“唱不哑的金嗓子”之称。


念奴娇·杨丽萍(舞蹈-民族)

舞姿美妙,况青春靓丽,传神眉目。雀之灵②悄然问世,纯净柔美入骨。动静极致,婀娜婉转,舞中之翘楚。撼动台下,观者如饮甘露。
两棵树③不平凡,互相缠绕,共快乐痛苦。肢体双人同舞动,手挽手兮沐浴。托物咏情,精灵降世,与自然同侣。痴迷仙女,④创新魅力长驻。

注:
①解题:杨丽萍,1958年11月10日生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杰出舞蹈艺术家,第十届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
1971年进入西双版纳州歌舞团,之后调入中央民族歌舞团,并以“孔雀舞”闻名。1992年,她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位赴台湾表演的舞蹈家。1994年,独舞《雀之灵》荣获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金奖。2009年,凭借《云南映像》姊妹篇《云南的响声》获得成功,并成为中国第一个举办个人舞蹈晚会的舞蹈家。
杨丽萍的舞蹈风格大多源于自然和真实的生活。在她的意识中,大自然最美、最真实,通过感悟,她力争用自己朴实的语言去构架人类最美的梦想。所有看杨丽萍舞蹈的人,都会进入她构架的如诗如画的意境,都会情不自禁被她所表现出来的美所动容。她在舞台上,有一种深不可测的魔力,一举一动,哪怕是一个休止符,都有如微风从一泓止水上空掠过,寂静的身体里,便有了细浪追逐的声音。她让人动情于自己的感动,自己的发现,她的世界无需用人的语言便能读懂。
杨丽萍的舞很纯很纯,离现实的炊烟很远很远,却离人们心灵所渴求的东西很近很近。她的舞总是和“灵”“魂”有关,借助人们熟悉的意象来表现人的内心境界、空间、梦想和意识活动,她的舞给人超然、空灵、淡泊、抒情又自我意识强烈的印象,她是真正的“舞蹈诗人”。
②雀之灵:1986年杨丽萍创作并表演了独舞《雀之灵》,一举成名,并荣获第二届全国舞蹈比赛创作一等奖、表演第一名。《雀之灵》舞者举手投足之间,看似孔雀“迎风挺立”“跳跃旋转”“展翅飞翔”,但它远远超过了形态模拟,而是舞者“孔雀”的灵与肉的交融、呈现。杨丽萍所独创的手臂酥软无骨般的颤动,在纤细、柔美中迸发出生命的激情。在温婉的音乐声中,杨丽萍渐渐出现。她的长裙洁白似雪,远远看去,仿佛就是一只不食人间烟火、高贵优雅的孔雀。她动起来舞起来了!她用柔嫩的腰肢、灵活的手指、轻盈的双脚,舞出神秘的境界。她的大眼,炯炯有神、眉目传情;她的嘴,一张一合,时而上扬时而下垂;她的华丽高贵的发髻上的装饰,孤傲地站立着……在张扬美的神气!
③两棵树:1993年春晚,杨丽萍和陆亚演绎的舞蹈《两棵树》,通过对两个互相缠绕枝干相依的树的动态描绘和刻画,让人联想到两个热恋中的青年男女相亲相爱,耳鬓厮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呼吸,共风雨的情景。借树喻人,展示了人性的美好,同时讴歌自然的美丽,与忠贞不渝爱情的崇高。
④痴迷仙女:杨丽萍把毕生精力和生命奉献给了舞蹈事业。她为了保持苗条的舞蹈身材,十多年不食米饭,以蔬菜瓜果替代。为保护美丽的长指甲,生活上的一些事都由助理帮忙。为了舞蹈,她一生没要孩子。有评论说,杨丽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

谭元元.jpg
浪淘沙令(变体一)·谭元元(舞蹈-芭蕾)①

吐雾吞云,舞界女神。芭蕾梦里唤灵魂,屡屡担纲女主角,金奖频频。
天鹅睡美人,七彩缤纷。寒暑天苦练迎春。北京舞台呈鹊桥,②时代功勋。③

注:
①解题:谭元元,1976年2月14日出生于上海,11岁考入上海芭蕾舞学校,她的芭蕾舞蹈造诣堪称芭蕾界的神话,精湛的芭蕾舞技惊动全世界:她是担任美国旧金山芭蕾舞团主演演员的唯一华人,是参加捷克布拉格世界明星汇演的第一位亚洲人。
“她一上台,就会吸引所有的视线。”有人这么评价芭蕾舞台上的谭元元。看体貌,谭元元是为舞蹈而生的人,五官精致、头颅圆而小,身材纤细,身高166cm,体重只有47公斤。坐在沙发上,谭元元下颌上扬,肩膀下沉,脖颈、手臂修长。18岁,成为美国三大芭蕾舞团之一的旧金山芭蕾舞团最年轻的独舞演员。一年半后,成为该团历史上最年轻的首席演员,至今仍是世界顶级芭蕾舞团中唯一的华人首席演员。成为首席舞者后,她每年都要演出上百场,几乎担纲了舞团所有剧目的女主角,《天鹅湖》《睡美人》《吉赛尔》《胡桃夹子》等;印有她照片的大幅海报常年挂在旧金山芭蕾舞团剧院的门口;她成为前总统克林顿的座上客,朱镕基总理访美时,她坐在艾伦·格林斯潘和朱镕基的中间。
2001年,旧金山芭蕾舞团的第一次欧洲巡演为谭元元赢得了国际声誉。伦敦舞评家Covent Garden称谭元元为“旧芭王冠上最大的那颗宝石”。
②鹊桥:2007年11月23日至11月25日,集中了顶尖级舞蹈家的芭蕾舞剧《鹊桥》首次在北京上演。《鹊桥》取材中国传说,借由西方高雅的芭蕾艺术诠释,中西合璧。《鹊桥》集中了当今芭蕾界最顶尖的舞蹈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担当女主角的“芭蕾女皇”——谭元元,这是她首次在北京演出。
③时代功勋:日本权威《舞蹈》杂志评选20世纪101位舞蹈明星,谭元元是唯一的华人;2004年,谭元元被评为“亚洲英雄”,登上了《时代》封面。


张宣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宣丨戴玉强等现当代艺术名家之三(词六首)》 发布于2021-5-21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