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萌之丨谈谈古典诗词的吟诵问题 - 世说文丛

祁萌之丨谈谈古典诗词的吟诵问题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题记:几个学习古典诗词的年轻朋友,都提出一个相同的问题:目前见到的所有吟诵录音,为什么都不好听?他们把众多的吟诵录音发过来让我听,希望我能谈谈吟诵的问题。这些录音都是各大学中文系教师的吟诵,确实没有一个好听的。这些吟诵为什么都不好听呢?本文谈谈这个问题。

吟诵是古典诗词欣赏中特有的现象。即诗词在古代不是用来读的,更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唱的。欣赏古典诗词,是在唱诗中完成的。

只是这种唱诗的唱,不同于唱歌的唱。唱歌是按照歌词的谱曲唱。唱诗则是按照一定的规定或一定的调子唱。

这个“一定的规定”就是平仄音律。

所谓“一定的调子”就是有音乐性的声调。

这个“音乐性声调”可以用在不同的诗词上唱,即用一个“音乐性声调”给不同的诗词“谱曲”。只是用这个“音乐性声调”给诗词“谱曲”时——即唱诗的时候,要根据诗词文字的意义,声调应该有相应的细微变化,以体现诗词文字不同的情感意义,尽可能展现诗句的美感。

用“音乐性声调”把诗词唱出来,目的就是使诗词文字的意义,在声调的旋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如果声调不好听,不但不能充分体现诗句文字的意义,反而损伤了诗句的美感。

所以说,吟诵必须好听!

目前见到的吟诵录音都不好听,说明这些吟诵已失去了吟诵的意义。

教师把不好听的吟诵录音给学生听,并投放市场,是啥意思?让人不能不奇怪地问:这些吟诵教师自己听了好听吗?

大家都说不好听,教师自己听了怎么可能好听呢?

那么,他们为什么要把自己都感觉不好听的吟诵录音教给学生、投放市场呢?问题出在哪里?

问题出在这些教师都是根据平仄音律吟诵。

而平仄音律是一千多年前,南朝、隋唐时期的文人根据那时的四声创造出的一种文字组合中遵循的规则。按照这种规则写出来的诗句,会因平仄的交替变化而出现诗句文字发音的起伏变化。这种起伏变化的声调,无疑增加了诗句抑扬顿挫的美感。这是古代人为什么按照平仄音律要求写诗的根本原因。

但是,古代的汉语四声与现代汉语的四声是不一样的。古代的四声,现代人听起来很不习惯。例如有科学家把宋朝人说话的声音还原后,现代人既听不懂,也不好听!目前教师的吟诵,都是根据古代的平仄音律吟诵,发出来的声调,现代人不可能习惯,当然不好听了。

但是教师误以为,吟诵只要遵照平仄音律,就是符合要求的吟诵。在这些教师看来,遵照平仄音律的吟诵虽然不好听,却是正确的!

时下里出现在各校的这种“正确”的吟诵现象,无疑是很荒唐的!

这个荒唐的吟诵现象犹如目前的旧体诗人写诗:写诗只要符合平仄音律,符合对仗要求,符合押韵,符合格律体的规则要求,写出来的诗就是成功的旧体诗。哪怕写成了“老干体”,也无所谓。

本来平仄音律是写诗的手段,是吟诵的手段。今人把手段当目的了。这是本末倒置。
但是古代的手段,在今天已不能实现吟诵的目的。今人继续抱住古老的手段不放,结果便是普遍的吟诵不好听以及“老干体”的屡见不鲜。

这个现象反映出教育、教师的思想僵化,教学方法的教条化。教育在墨守陈规、循规蹈矩中出现的死搬硬套与照本宣科,由此可见一斑。

吟诵必须好听,这是再简单不过的常识,这个常识却被吟诵的教师忘记了。

当然,好听不是吟诵的最终目的。吟诵的最终目的在诗词本身——因为“诗之所以为诗”的根本特征是:有节奏、有音乐性情调。诗词的节奏与音乐性情调必须通过特殊的发声才能体现出来。这个特殊的发声就是吟诵,就是唱诗。

也就是说,“诗之所以为诗”的这个特征,要求诗词必须吟诵。否则,这个特征无法体现出来。

而“音乐性情调”,只有在唱诗中才能营造出来。只有营造出音乐性情调,所谓古典诗词特有的审美享受才可能出现。

于是看来,“为什么要吟诵”可以归纳为这样一句话:吟诵拓宽、深化、提升、丰富了诗句文字的意义。从而使诗句在“音乐性声调”中营造出动人的情调。这是古典诗词“妙如神”的奥秘所在!

严格说,吟诵没有教科书,吟诵都是代代相传,都是家传。教书先生的吟诵影响了学生,学生在先生经常吟诵的耳濡目染中,自然而然地都会吟诵。就像大人教幼儿说话,哪有教科书?时间长了,幼儿不都会说话了?

但是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吟诵在当代中国几乎失传了。如今学校的教师教学生吟诵,如上所述,都是“照着葫芦画瓢”,失去了吟诵的意义。

爱好古典诗词的读者,明白了上述吟诵的道理后,便能够正确对待吟诵,相信自己会吟诵。吟诵不过是个简单易行的唱诗方法。关键是自己能选择一个既切实可行,又动听悦耳的音乐性调子。用这个选定的调子去吟诵所有的古典诗词。只是吟诵中必须注意声调要随着诗句文字意义有细微的变化。这个“细微的变化”,其实就是音乐特性。

只要明白“音乐特性是什么”,这个“细微的变化”,就很容易把握了。那么,什么是音乐呢?

音乐就是:用节奏与旋律营造出来的声调。旋律是指有高低、强弱、长短、快慢、轻重的声音。

所谓“音乐性声调”,其实就是有“高低、强弱、长短、快慢、轻重”的声音。

所以吟诵的秘诀是:注意诗句文字的“高低、强弱、长短、快慢、轻重”。

这里举例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的吟诵,说明吟诵应该把握诗句文字意义而出现“高低、强弱、长短、快慢、轻重”的变化。

《虞美人·春花秋月》:

春华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春华秋月何时了”,很显然是个极其悲愤的句子。所以这句的声调一定要上扬,用上扬的声调体现出情感的力度。“何时了”中的“何”,要在高、强、重、长的声调中,突出“何”字的情感分量。“何时了”中的“了”字,要由高转低,即声调下抑中要拖长。

“往事知多少”的声调开始转缓,每个字不必有旋律的太大变化,但“知多少”中的“少”字要稍有力度中拖长。

“小楼昨夜又东风”伴着轻慢的节奏,进入平缓的叙事中。但“风”字要有力度地稍微拖长。呈叹息状。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用一唱三叹的节奏,踏进往事的回忆中。“中”字稍微拖长。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声调稍微下抑,呈哀叹的低音状。“改”字发声在下抑中结束。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声调逐渐上扬,“愁”字要拖长,要在重、强、长的声调中体现出无可奈何的情绪。“恰”字达到全词声调最高点,要在声调的强、重、长中突出“恰”字涵有的极端绝望、极端悲愤的力量。然后开始下滑到平缓的声调中。“流”字要拖长,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

吟诵中,一般地讲,每一句诗的声调尾声不能走向高亢。大都保持平稳中下抑的声调。全诗尾声的声调,一般的要下抑中拖长,给人“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感觉。

关于吟诵,概括起来说:吟诵中要始终保持节奏感。

选定的“音乐性声调”,要随着诗句文字意义出现“高低、强弱、长短、快慢、轻重”的变化。经常吟诵,吟诵诗词多了,这种“变化”就会成了随机的习惯。

吟诵一定要在情感投入中进入状态,才可能体会出那种迷人的音乐性情调!能否进入诗词的音乐性情调,是古典诗词欣赏的关键,也是难点,是必须克服的难点——这是唯古典诗词才有的精神境界与情感天地。只有吟诵才能达到这种境界,才能进入古典诗词“妙如神”的情感天地。



祁萌之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祁萌之丨谈谈古典诗词的吟诵问题》 发布于2021-5-24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