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相琴丨我和浮山的情缘 - 世说文丛

王相琴丨我和浮山的情缘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青岛是一座闻名遐迩的海滨城市,但青岛还有一个显著特色就是市区山头林立,以至没有横平竖直的马路,弯弯曲曲,上坡下崖,曲里拐弯。这些山头中最大的是浮山,改开四十多年的发展,浮山周边已成为了高楼耸立的新城区。

我与浮山结缘是在1964年,参加“四清”工作队,驻在还是崂山县的浮山公社。当时我被分配到浮山“四清”工作大队,大队部驻扎在浮山公社浮山所村,公社所管辖的村子有浮山所村、大尧村、逍遥村、大湛山村、小湛山村、田家村、亢家庄村、辛家庄村和丁家庄。

进驻前先是在市委党校经过了为期两周的集中培训,1965年的年初进驻到所在工作大队开展工作。那年我20岁,因为文笔不错被分到大队秘书组,在那整整干了一年多。因为工作队员平日生活是按规定实行“三同”,即和老百姓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同住,就是住在老百姓家,同吃,就是和老百姓一起吃饭,吃的都是棒子面饼子和地瓜干加青菜,基本没吃过肉。

我们三个女队员住在浮山所村一家百姓的厢房里,土炕上铺着自己带的一床薄褥子盖着一床薄被。冬天的天气很冷,屋里没有火炉取暖,晚上打一盆水放在屋里到早上这盆水就结冰了,我们往往是用冰水洗漱。三个女队员睡在没有火的凉炕上挤在一起虽然很冷,但挤着睡也能睡得着,毕竟是年轻嘛。

冬天除了冷也还好过点,可是到了夏天就苦了,蚊子臭虫太多,咬得浑身疙瘩、痒得苦不堪言,日子尽管艰苦,可那时年轻能吃苦,工作热情很高,晚上经常工作很晚,累了一天到了晚上不管臭虫怎么咬也就睡过去了,待到天亮顶着满身的疙瘩照样工作,其实苦和累都无所谓,唯一难过的就是蚊子和臭虫。

那时的浮山所臭水沟垃圾堆环境卫生都很差,幸亏公社派人给打了几次药才把臭虫给消灭了,当掀起褥子底下的破凉席时,天哪,臭虫成了堆,有的臭虫都长成了长方形,用小笤帚扫起来一小堆看着瘆得慌,至今想起来还是麻酥酥的!臭虫灭了但是蚊子照样咬,因为没有蚊帐也就随它咬了!

工作队的成员除了少部分地方干部,大部分都是北海舰队派出的干部,我是队里最年轻的,平日需要去驻在吴家村的团部取文件送简报的事都是由我去。那时没有汽车也没有公交车,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公社给配的一辆破自行车,这辆破车子真就是除了铃铛不响其他部位全都嘎啦嘎啦的响,更要命的是车链子没有护罩,有时骑着骑着就掉链子,裤脚扎得松了往往被车链子搅缠着裤脚摘不下来,我那时个子小,骑着这么个破自行车来回往返吴家村,从浮山所一路北行爬坡上下,经过田家村、亢家庄,到达北山顶后再一路下坡到吴家村,在这山路崎岖的羊肠小道上真是练出了我的车技。那时虽然年轻可骑车走这么远的路真够辛苦的,但为人民工作吃苦受累的精神在支撑着也就不觉得累了。

当时的团长是北海舰队司令员邓龙祥,那年他大约50多岁吧,看起来很苍老的。他看到我一个年轻女同志来回跑几十里山路担心路上不安全,就让他的秘书送过我几次,爬山越岭的路上很少碰上个人,说不害怕是假的,那时不怕有坏人,但是就怕荒山野岭窜出条狼来。当时浮山所周围土地贫瘠,说是荒山野岭也不为过。没一条平坦的路,坑坑洼洼,乱草丛生。所以上山我也不下车,实在太陡骑不动才下来推车,领导担心不安全也不无道理,当然那也是上级领导对群众的关心。一个那么有资历的老领导对下其如此关心真是没齿难忘!他也是和老百姓“三同”,牙齿不好也得吃地瓜干,那时的领导干部才是真正的好干部。不管是什么级别都一样的待遇。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都是这么过来的,应该说我是幸运的,被评为优秀工作队员,后出席全团表彰大会时,别的事忘了只记得吃了三天好饭。一次吃包子,比后来的青岛饭店大肉包还大,每人5个大肉包子,那叫一个好吃啊。我一个体重90多斤的女孩很轻松地吃掉了5个包子,震惊了那些部队来的队员,他们大部分是南方人,大概就没见过一个小女孩能吃这么多,当我吃完了后才发现他们都围在我身后看我吃,有的还笑着问我够不够,如不够他们可以再让给我几个,当时的我感觉还能吃,但不好意思再要了,不过从那后经常看到他们指指点点的说,就是这小姑娘能吃5个大包子!哈,开了三天会能吃也出了名了。

当时没有星期天而每天的工作都干到很晚,偶尔放半天假我们三个女队员就一起去澡堂洗个澡,然后再利用剩下的时间看场电影,那真是快乐至极呀!工作生活虽然艰苦但很快乐!真是难忘那蹉跎岁月!

时隔六年后的1971年,26岁的我被调到坐落在浮山所东面的机械加工厂工作,又一次来到了浮山所,这时的浮山所和几年前比有所改观,房屋还是那些,但是街道比以前干净了许多。工厂距市里有10多公里,公交车只能到达401医院门前,下车要步行4里多土路才能到达。

每天上下班都要穿过浮山所村,经过现在闽江路和南京路交叉口的一个小山头,树木葱郁的炮连山,跨过一座小石桥经过一片泥泞不平的土路才能到厂里。每当经过浮山公社的门前我都不由得停下脚步看看我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也曾去我们住过的老乡家,看望过房东章大爷、看看我曾经住过的厢房,追忆那过去的时光。

在机械加工厂工作16年,我又调走了,这个厂后来因引进日本生产线成为全国有名的密封件厂。现在走过闽江路和福州路口,当年的厂址一点痕迹也没有了,但当年相识相交的厂里的老同事,很多成为了今生的好朋友。我们共同奋斗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建成了效益好且颇有名气的花园式工厂,后来国务院副总理和山东省省长等领导都来视察过。

我在浮山工作生活的姐妹现在还专门组建一个微信群,名字就叫“情系浮山乐逍遥”,四五十个老小兄弟姐妹,每天问个好、问候着家人,传递一些生活技巧情趣和社会信息,这浮山情缘还真一天天延续了下来,令人感慨万分。

李鸿春推荐.png
作者摄于青岛炮台山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王相琴丨我和浮山的情缘》 发布于2021-5-27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