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丨大校长张应奎 - 世说文丛

张伟丨大校长张应奎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在行政主管的官职前加一个“大”字,似是当下的惯例,意在强调第一把手的地位吧。

但我此处用的“大”字,却根本不是那个意思。况张应奎,我们17中的前校长,业已退休多年,而且,他素有“铁面人”之称,“铁”到有时似乎不近人情。

回想起来,有关张应奎的大事还真没有多少,印象深刻的,都是些“小事”。

某次,我到一个饭局,满桌都是八竿子打不着的生人。孰料其中一个生人站了起来,对我连连拱手,是一位律师。他披露的张应奎一段轶事,让我对铁面人印象全面翻盘。

那酒啊,那场酒啊,最后喝得一塌糊涂。事后一个酒友说,看我不知为什么哭了,哭了就醉了;另一个说,明明是醉了,然后不知为什么就哭了。

哭什么哭?那个律师说的是,你们大校长对你真好啊。他把我们拉到校长室,对我们说,我们这个老师(指我),业务好!很有能力!我们正在培养!

我听得如雷贯耳,心里翻江倒海。谁能够想到,若不是这次偶遇,我至今蒙在鼓里,根本不可能知晓有贵人曾暗里伸出援手。况且那三个加感叹号的短语,说的是我吗?出于很无聊的原因,我从未把职业当成事业,无非一个饭碗而已!

打那次酒局以后,大约我的职业观悄无声息发生了改变,当然对张校长有了更新的认识:一座冰雪覆盖下的火山。

耳闻目睹的许多事情,互为表里地印证着这个结论。比如,听学校老人说啊,有某老教师和张应奎素不相睦,见面就骂,大有不共戴天之势,可是当该大佬面临评级及分房这样人生大端时,张应奎却一力举荐,不计前嫌,尽管事后冷战依旧。这样的例子多了去了。我们办公室一个小兄弟就是!他居然把高考天空戳了一个窟窿,小白脸顿时青了,皱皱巴巴的小脸眼看又小了一圈。如果公事公办,小兄弟他生未卜今生休矣。但结果不用说了,张应奎挺身而出一力承担绝对包庇,小兄弟躲过一劫。

张校长的恩德对我个人而言,你想想一向吊儿郎当得过且过几乎被免聘的我,居然接手了这个省级重点高中一个年级的语文集备组长,且一干就是十多年。十多年来,“业务好!很有能力!我们正在培养!”三个警句既是暮鼓也是晨钟。尽管业绩似乎仍然乏善可陈,可聊以自慰的是总算没有虚度。充当社会角色,做主编做编辑而成品的诗文集暂且不论,仅仅教学方面,目下可以拿出手的教学方面专著计有五部,上百万字。这些书固然是给17中60年校庆的献礼,同样是给在校庆办公室补差的老校长的菲薄献礼。如果这算成果的话,那么可以说老校长十几年前的善行吉言就是种子。他让徘徊歧路的浪子回头,尽管对张应奎本人而言,这件事小小不言,甚至他可能根本想不起来。

我知道,我这些书想求张应奎写序或者跋可能是勉为其难了,但若是请他题写一下书名,大约不能算是不情之请吧。他的书法清矍冷峻,但字里行间分明燃烧着火焰,一如其人。

前些日子,有文化名流到校搞活动,校门外横幅前正在合影,却见退休多年的张应奎从校门外迤逦而来,我急步上前,握住他的手说,来,一起照个相吧。哪承想老校长沉声道,我都不认识他们,照什么相?甩手径去。留下我呆呆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什么时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他挺直的脊背变成一张弯弓了?不知为什么眼睛渐渐模糊了,我眼前又浮现出当年他龙骧虎步的身影……

一边同伴看我突然变得悲苦的脸,有点不知所措,问:怎么了?

我掩饰道:其实我要表达的意思是,和我合个影吧。老校长竟不肯!

但不管怎么说,就这样失去了一次合影机会。

盘点一下与老校长交往,十几年来,总共说了不到二十句话,平均一年不到两句。

好在有这次60年校庆征文,可以把要说的话都写在这儿。老校长能看到,能听到吗?

这篇小文写完后,我就在办公室吹吹打打,无非激励后起之秀们后来居上。盖因我们组藏龙卧虎,文章里手大有人在。一旁小曹听说我写的是张校长,便开口言道:“一定给我看看。我今天中午看张校长在食堂吃饭,我看很多人都想凑过去和他搭话,又怕影响他用餐,都轻轻走开了。他吃完了,我跟在他身后,走啊走,一直走到校门口。我感觉他像……父亲!”

小曹说出了年轻以及曾经年轻的老师的心声,与吾心有戚戚焉,所以我也就记在这儿了。

行文至此,文章开头大校长的“大”的意思,到这儿也显而易见了,是大师的大,也含有永远的意思。合起来的意思就是,永远的大师一样的校长:张应奎!



原载《青岛财经日报·人物周刊》
2021.5.31 A7版
组稿编辑:周晓方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伟丨大校长张应奎》 发布于2021-5-31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