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文丨苏州人戚文灏 - 世说文丛

王振文丨苏州人戚文灏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戚文灏是4808厂足球队最整洁、利索、干净和仔细的一位队员,他的穿戴和绿茵场表现处处印证了这点。我搜集该厂足球队过去的照片与资料,首先想到了他。戚文灏大哥去世差不多有12年了,不论从情感上,还是友情上似乎都应该表示一下。我们既是队友、校友,还是同事,我去技术监督局工作是通过戚文灏的介绍。

想找号码给戚大嫂——方珮女士打个电话,又担心唐突。为难之时,不料意外接到吴胜泰老哥的电话,说见到戚文灏的家人,并带回两本影集。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喜出望外。

在吴胜泰花园洋房的客厅打开了相册。保存完好无损的照片映入眼帘,照片周边皆有戚文灏用钢笔写的小注。见字如面,仿佛文灏就在身边。苏州人吴侬软语,婉约秀丽,但文灏的笔端却粗犷遒劲,像温婉清雅水乡上虎丘塔一样的苍劲,也像他工作台上那只自用的茶杯,被厚厚茶垢包裹着,出土文物般的古朴。

文灏兄是姑苏人,身上自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气。从他外表的面容和身材来看,更像一舞蹈演员,不知他怎么偏偏遁入对抗性极强足球空门。

年轻时他曾是4808厂、青岛、北海舰队和海军足球队的绝对主力队员。足球场上,他飘逸潇洒、洁身自好,从没听到他埋怨其他球员,有苏州人安静随和的秉性。他足球运动的基本功扎实规范,动作不仅细腻精巧而且舒展大方,尤其头球更是胜人一筹。凭借自己出众的弹跳力和柔韧性,文灏腾空头球存在滞空时间,身体以腰部为中心转动展开,一旦球进入可触领域,骤然甩头击之,皮球变向而去。整个过程连贯优雅,一气呵成,美哉美哉。文灏兄的头球技术,在业余足球队里难寻,就是在专业足球队也是佼佼者。

文灏曾对我说,如果与对方脚弓部位同时触球,你需立即顺势将自己触球之脚向上提拉,球就可以翻滚过对方的脚背,进入自己的掌控范围内,你看,戚文灏足球踢出“苏绣”的味来——精妙细致。

戚文灏年轻时颠球的照片.jpg
戚文灏年轻时在颠球

1973年元旦刚过,林维玉教练率海军足球队前往广州途中在上海做短暂停留。这期间在江湾体育场与上海青年队进行了一场教学比赛。上海是我国最大军港之一,这里的足球队实力自然不可小觑。于是东道主出场阵容中包括了前国脚刘庆泉、陈山虎、蒋耀章和李文龙等。晴朗天气,优越场地,训练有素的双方角逐,使本场比赛场面异彩纷呈。这是我见到林维玉执导的海军足球队打得最漂亮的一场赛事。天时地利人和,种种因素叠加而成,可遇而不可求。当时国家很多著名的足球队在沪冬训,国家足协负责人、国家足球队领队杨秀武在场观看,赛后他评价说,这个队(海军队)左边有打法。那场球海军队的左翼就是左边锋戴春范、拖后内锋刘国滨和左前卫戚文灏。

小戚小戴戴春藩都是60年代初从部队专业体工队来4808厂的。他俩的加盟,使该厂足球运动的竞技水平提高到亚专业水平。小戚小戴的名号,遂成为该厂足球运动猎猎招展的旗帜。

1960年代初,上海电影制片厂来青岛拍《小足球队》影片,特邀上海青年足球队来青助演,得暇与青岛足球队进行了一场友谊赛。赛后回更衣室途中,上海青年队主教练遇上戚文灏,夸奖小戚踢得好。同为江浙人,心有灵犀一点通。

时至今日,4808厂的老球迷还不时说起小戚球场一些闪光的瞬间。斯人已去,荣耀仍在。

戚文灏爱好文学写作,就是在集中训练期间的晚上,他也会赶到夜校上课。当时,著名军旅作家王愿坚来青协助舰队政委丁秋生创造《源泉》这本长篇小说期间,戚文灏还专程拜访了这位王作家。在4808厂计量室的板报上,戚文灏曾发表他们几个八一少年足球队小兵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偶遇周恩来的文章。

文革十年,对文灏的足球运动生涯影响不是很大,但对国民经济的损毁却不可估量。改革开放后,中国人看到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欲发展经济必先从根本工作——计量标准化和质量下手。在此涌动的大潮里,我与文灏先后调入青岛市技术监督局工作。1985年,我国加入国际法制计量组织,国家计量局决定在青岛建立计量测试实验室——青岛计量测试中心。该国家计量实验室系在青岛市衡器管理所基础上组建,这样就形成了一套人马,两个招牌。遂戚文灏从局机关到该机构出任办公室主任。

1990年代,我去广东东莞出席一国家法规标准审定会。会议结束,会议组织者拿着最后代表的签字找到我,问,你不是国家计量测试中心,你为何写成青岛呢?来者得到的回答是,北京大学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高校,她却不叫中国大学。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青岛现在已有两所冠“中国”的大学,可要加油啊,对得起这名号。

文灏在中心实验室办公室主任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干得出色,表现得胜任有余。在现体制下,办公室主要是伺候领导。文灏不仅能得到领导绝对信任,其他工作也安排得井井有条。他的办公桌总是洁净如初,文件资料各就各位,文具工具摆放有序,随用随拿,从不误事。每周的局务会议,所领导不在家,都是他出席。文灏是我部门的大管家。

戚家父亲去世较早,作为长子,文灏自然要撑起戚家门户。弟弟妹妹都下乡上山,当哥哥的奔走其间联系照料。为家庭在外面奔走,偶染疾卧床在家,母亲煎蛋伺候。文灏说,你不知老娘的煎蛋多么香甜,里面只加了少许的糖盐。文灏对母亲一往情深。

文灏是父母的好儿子,弟弟姐妹的好伙伴,单位里的好同事,足球队的好队员,朋友圈的铁哥们……

戚文灏对姑苏城的眷恋溢于言表。他常以自己是一江南人自诩。在行走中,在巴士车上,他经常指着不远处某位外人说,这人一定是上海人。说起张继的《枫桥夜泊》,他会帮你指认到底是哪座桥。寒山寺大门面西,河道又有分支,桥起码有两座。说到王勃《滕王阁序》典故,他也是神采飞扬: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808.png

1970年4808厂足球队合影
第一排左一为林维玉,第三排左一为安殿平,左二为戚文灏,右二为戴春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王振文丨苏州人戚文灏》 发布于2021-6-3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