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瑶本丨在哥本哈根看美人鱼铜像 - 世说文丛

陈瑶本丨在哥本哈根看美人鱼铜像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是北欧最大的城市,位于西兰岛东部,在丹麦语中是“商人的海港”;人们称赞哥本哈根的美丽和繁荣,说它是北欧的巴黎。
哥本哈根市内有很多中世纪留下来的教堂、宫殿和城堡;与这些历史建筑交相辉映的是宽阔的街道、美丽的公园和格调新颖的现代建筑。但是,我对这些并不感兴趣,我所看重的是:丹麦雕刻家爱德华·艾瑞克森99年前(1913年)根据安徒生的童话《海的女儿》创作的小美人鱼铜像。
微信图片_20200515202015.jpg
2012年6月8日,早饭后,匆匆浏览过典雅壮丽的丹麦女王王宫后,我们来到哥本哈根市中心东北部的小美人鱼铜像所在地——长堤公园。
安徒生的童话曾是我童年时光的亲密伙伴。十来岁时,父亲给我买了一本《安徒生童话选》。记不太清楚了,好像是叶君健的译本。我把《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衣》等读得滚瓜烂熟,最最触及心灵的却是《海的女儿》。从小人鱼身上,我读出了她灵魂中的真、善、美。她善良纯洁的品格、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自我牺牲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年幼的心。看到她为了成全别人的幸福自己甘愿化为泡沫时,我激动得热泪盈眶,一连几天都没有笑容。母亲以为我病了,问我哪儿不舒服;我指了指噔噔跳的左胸说:“这儿。”……
小美人鱼恬静娴雅,悠闲自在地坐在海边一块高高的岩石上,赤裸的身躯凸显出15岁少女身材的美妙。其下半身已由鱼尾化出修长的双腿,只有双足仍为鱼鳍状。走近铜像,只见她正在沉思遐想,一双深情的眸子凝望着远方,忧郁的眼神使她更加楚楚动人。                            
小人鱼为了追求人间的爱情和幸福,不惜承受巨大的痛苦和牺牲;但是最终未能如愿,因而由衷地感到痛苦和忧伤。最后,为了成全他人的幸福而甘愿牺牲自己。她的美丽和善良感动着千千万万个读者的心。
细看铜像,小美人鱼应该是喝完女巫的毒药后,鱼尾正在消失,双腿已经完成,只有双足仍为鳍状。铜像展现的是小美人鱼身体变形过程中将完未完的瞬间。这时候小人鱼的神情和体态应该是什么样子?安徒生写道:“小人鱼喝下那服强烈的药剂。她马上觉到好像有一柄两面都快的刀子劈开了她纤细的身体。她马上昏了。倒下来好像死去一样。当太阳照到海上的时候,她才醒过来,她感到一阵剧痛。”这说明小人鱼当时的神情是痛苦,是昏迷,体态是“倒下来好像死去一样”,不会“恬静娴雅,悠闲自在”;不会有“深情的眸子”和“忧郁的眼神”;更不会坐在那里“凝望着远方”!——如果真的是现在的样子,她那双跳起舞来痛彻心扉的纤纤玉足就应该已经诞生了,不会仍做鱼鳍状。这是不是这座世界名塑的纰漏之处?——看着铜像思索,我的心中迷惑不解。
小美人鱼是美和善的化身,小美人鱼铜像是哥本哈根的标志,已经成为世界名塑。人们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不看小美人鱼铜像,不算到过哥本哈根。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她曾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作为丹麦的象征在上海展出,受到游客的青睐。
西方的人体雕塑千千万万,其中的精品多得不胜枚举。为什么小美人鱼铜像能够在众多雕塑中脱颖而出?我以为:是《海的女儿》赋予了铜像中的“她”丰富的内涵!使她在人们心中“活”了起来。有了这个依托,小美人鱼铜像才名声大噪。说到底,雕刻家还是沾了安徒生的光。
海浪轻吻着小人鱼座下的岩石,发出低沉的刷刷声,像是在向游人诉说她那凄美动人的故事。阴云遮住了太阳,淅淅沥沥地飘起了雨丝,仿佛苍天也在为小美人鱼的不幸黯然神伤。
如果说小美人鱼是丹麦的象征,那么安徒生则是丹麦的骄傲。安徒生是世界级的童话大师,他的童话作品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世人,成为珍贵的精神财富。他在哥本哈根度过了大半生;哥本哈根因为安徒生而被世人称为最具童话色彩的城市。
微信图片_20200515202011.jpg
中午,我们冒着霏霏细雨去市政厅广场瞻仰安徒生铜像。铜像高3米,安徒生头戴高帽,身披大衣,左手扶杖,右手握书,安详地坐在那里,抬头向着左方眺望。大家走上前,依次和这位对其充满崇敬的童话大师合影留念。最后,大家一起站在铜像左侧,头向右转,齐呼:“大——师——您——好!”
大师好像在与我们对视,自语:“呀!来了一群中国人!”然后说:“大家好!大老远的,下着雨来看我,真够热情啊!谢谢大家!”如果大师地下有知,他肯定会这样回答,因为他是一位既善良又谦逊的老人。                         
附:杰芬喷泉

距小美人鱼铜像不远处,公园里还有一组巨大的花岗岩群雕:一个花环形的水池边,有一座巨大的岩石圆台,圆台上一位裸着上身的女神,长发飘扬,神情刚毅,右手挥鞭,驱赶着4头健壮的公牛。公牛低着头竖起尾巴,一齐奋力向前的样子,从脚下喷出如瀑的泉水。生动逼真的艺术形象,把人们引入了神话世界。
微信图片_20200515201943.jpg
传说古代有一个魔鬼兴风作浪,要把丹麦的西兰岛沉入海底。危难时刻,女神杰芬下凡。她把自己的4个儿子变成4头公牛,他们一起赶走了魔鬼,并齐心合力把西兰岛拉出了水面,拯救了岛上的居民。丹麦雕塑家根据这一传说,于1908年创作了这组岩石群雕,把女神驱牛拖岛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
同是这一组群雕,传说还有另一个版本:很久以前,丹麦女神杰芬向邻国瑞典索要一块土地。瑞典国王戈尔弗大方地说:“行啊,给你一夜时间,用耕牛尽量把瑞典的国土运走吧!”这本是一句玩笑话,可是,瑞典国王低估了杰芬女神的能力。杰芬把自己的4个儿子变成了4头力大无穷的神牛,连夜从瑞典南部取土填海。一夜之间,日德兰半岛东侧的波罗的海上出现了一座新岛,就是现在的西兰岛;取土的地方出现了一个大坑,大坑日久聚水成湖,成为现在的维纳恩湖。大家不妨查阅一下北欧地图,不管是形状还是面积,丹麦的西兰岛和瑞典的维纳恩湖都是惊人的相似,而且相距不远。
QQ截图20200515223616.png西兰岛地图QQ截图20200515223634.png
维纳恩湖地图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陈瑶本丨在哥本哈根看美人鱼铜像》 发布于2020-5-15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