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纬丨悼海琪 - 世说文丛

计纬丨悼海琪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尽管早就海琪的病情有所担心,然而,忽闻她辞世的噩耗,还是禁不住格外地震惊、痛心,两行清泪不自觉地溢出眼眶,潸然而下。

海琪,傅姓,是我少年时好友丁五之夫人,出身聊城望族,闲雅端庄,有大家气,大学毕业后进一家保险公司,从文员、业务员、讲师,一直做到高级主管;在家里,女儿、儿媳、妻子、母亲的角色,皆无可挑剔,对朋友尤真诚、热情。

丁五和海琪的婚恋是一见钟情式。

1994年初秋,几个好友给从广西回来的李三洗尘,请了两桌客,但丁五迟到,携一姑娘同来,开口就给大家介绍,这是他女友,下午刚认识。席间,姑娘谈话、敬酒,落落大方,举止得体,酒到半酣,他们唱了一首什么歌,唱到后半,就相依相偎在了一起。旁边的二哥诧异,悄声问我:这是下午刚认识的么?我想了一下说,就算不是今天下午,也不会相识太久。

后来丁五坦白,确实是那天经人介绍见的面,他们去了海边,坐在岩石上坦诚安静地谈了一个下午。他出军校不久,潜艇、战舰都登过,远航一两个月是常事;海琪的父母在家乡条件很好,可她就是想来青岛,喜欢海,谁知冥冥中真的有一位年轻英俊的海军军官在这里等她。

恋爱很顺利,翌年春就谈婚论嫁了。在台东邮局后面的老院子里,丁五租了二楼的一间大房作婚房。

是年冬天,海琪下厨做了一大桌菜,请我们弟兄到他们家作客。那是记忆中不多的几次真正的开怀畅饮,气氛非常好,直到半夜都还没有醉,乘着酒兴,我要来纸笔写了一首诗,自认为是三十岁之前最好的诗,但后来记不起内容了。前几年问丁五,他说海琪一直收着呢。

青春年华的影像,还鲜明地如同昨日,无奈影像中的人已开始凋零。

1997年5月,记得是星期六,傍晚,丁五打电话说海琪快生了,请妻帮忙联系医生,妻是护士。我们闻讯赶了过去,海琪的父母都在。海琪肚疼一阵,平静一阵,直到半夜。她的母亲和我妻守在卧室,三个男人坐在客厅。丁五说预产期到了,海琪昨天请了假,工作交接利索了,他也上岸休假,多日未见,当天两人又融融地谈了一个下午,预备迎接儿子。子夜,有征兆了,可以上医院,我们一起下楼,打车,在寂静的春夜里驶向医院。第二天上午,顺利产下一子,皆大欢喜。妻说海琪很能忍,不哼不吭,绝没有寻常产妇的大喊大叫。

往后,二人的事业蒸蒸日上,但生活上聚少离多,丁五上舰出航,每每一去个把月,孩子虽有两边的老人帮助照料,海琪仍是主力,孩子上课,她也珍惜时间,多学些知识,就我所知,是跨了好几个领域的,当然,这都是爱好,并非主业。

丁五的妈妈,一位女强人型的老太,对儿媳的评价是“知老知少”,别看只有四个字,不低了。我们有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婆媳俩感情日益亲密,那种事无大小、互相牵挂、无话不谈、心心相印的感情,何止超出婆媳,就是母女关系也无可比拟。小夫妻闹矛盾,婆婆一律站在媳妇那边,丁五是“屡战屡败”。海琪病故之初,对老人是严密封锁消息的,毕竟都到了八十岁的暮年,不料海葬那天早上,灵车刚要启动,丁五接到老母亲的电话,老人没头没脑地说:“海琪,今天回家呀……”

海琪的父母退休,每年来小住一段时间,那时他们夫妻在东部已有较大的居室,二老来时,卧室正房让给老人,他们住阁楼,再后来,父母移家青岛,买房定居。

十年前,丁五忽然放弃了军事方面很好的上升空间,转业了,理由超乎寻常地简单——留点时间给亲人。可现实没有这样简单,儿子考取了国外的一所大学,出了国,海琪出任外地分公司的主管,每周回青两天,这样至少有一两年还是聚少离多。有时我想,他们的感情常常是浓缩、升华在“对谈一下午中”了吧。

最后一次见海琪,大约是2017年底,海琪忽然贴出很多画,有她心仪的名家之作,有她自己的作品,难道是重操旧业,有了绘画的闲暇?

丁五说,崴了脚,在家静养呢。

周日,妻不休,一大早,我一人去探望。难得他们夫妻都在家,因为海琪崴脚,丁五谢绝一切应酬,一心一意在家照顾,日日下厨。

我们共同的感觉,是成家后的二十年,时间过得太快,偶尔聚会也是匆匆复匆匆,仿佛停不下来脚步。那天,我们很放松,海琪坐在沙发上慢慢地煮茶,玻璃锅里的水由清而浊,最后变得浓黑,水汽氤氲,茶香飘逸,丁五拙手笨脚地弄了几个菜,打开他的陈年好酒,我们对酌闲话,直到夕阳西下,居然没有一点外来的打扰。

本以为,年纪渐大,这样的日子就要来了,而且会有很多这样的日子,好友对坐,从容安详,不再匆匆。多年前丁五就有一个心愿,退休后弄一间小屋,以琴棋书画、壶盏瓶炉,挚友们天天来聚,喝茶、聊天、抚琴、练笔,图个精神愉悦。断没想到,第一个在这屋前止步的,竟是海琪!

己亥腊月某日,丁五揣一枚石章找我,叫我给海琪刻印。我好篆刻,但水平不高,一看那石头,还是一方老料,觉得由我来刻有点可惜,建议找个高手奏刀。他颇不耐烦地说,就是你刻,别罗嗦。出了正月,我才勉为其难地交了卷。他来拿,点点头:“还行”,匆忙就走了。其实那时海琪已罹疾,但谁能往那条路上想呢?他又守口如瓶。

海琪的生命,不长,然而方方面面,做得近乎完美,尤其是遇到了她此生挚爱的海军士官,最终归宿于她深爱的大海,可以说,是不虚此生了。


原载《青岛财经日报·人物周刊》
2021.6.24 A6版
组稿编辑:周晓方



计纬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计纬丨悼海琪》 发布于2021-6-23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