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瑶本丨大大小小的三峡(1) - 世说文丛

陈瑶本丨大大小小的三峡(1)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2018年4月5日,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长江三峡几乎一整天都浸在淅淅沥沥的雨中。我们乘船在潇潇春雨里游览了三峡、小三峡、小小三峡,第二天又游览了神农溪三峡。

出门旅游都盼晴天,其实雨天也不错。晴天有晴天的好处,雨天有雨天的优点,不同天气各具特色;只要心态好,都是好风景。大诗人苏东坡所说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就是这个道理。十八年前的4月4日我第一次游三峡,那天也是清明节,当时艳阳高照万里无云,大江上下空明澄澈,秀丽的峡谷风光一览无余;这会儿烟雨迷茫山色空蒙,眼前景物时隐时现变幻莫测,云雨中的三峡风光自是别有一番韵味。

1 巫峡神女烟雨中

4日晚,在三峡大坝上游的一个码头登上游轮,夜里起锚逆水西行。细雨霏霏,夜色朦胧,西陵峡那些苍翠的山已经被凝重的夜色和雨雾包裹,看不见漫山的绿,偶尔有或亮或暗的点点灯火在黑魆魆的大山间明灭。静悄悄的,我听着细雨轻敲船舷的窸窣进入了梦乡。次日清晨5点,游船来到巫峡,大家登上船顶的平台,观赏云雾缭绕中的巫山十二峰。

巫山十二峰中最美丽动人的是神女峰。神女峰位于巫峡大江北岸,游轮渐渐向它靠近。夜色昏暗,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一根细巧的石柱突兀于青峰之间,宛若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这就是传说中的“神女”。云雾在石柱边缭绕,像是为神女披上了薄纱,更显脉脉含情绰约多姿。有关神女瑶姬助大禹治水、为船只引航、和楚王幽会等美丽的传说,给神女峰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这妩媚动人的形象和神秘浪漫的传说吸引了历代无数的文人墨客,为其留下了大量的诗文。 

雨停了,云雾时浓时淡,“神女”一会儿清晰,一会儿朦胧,飘飘渺渺,恍恍惚惚,时隐时现,如梦似幻。看着“神女”那苗条的身影由远而近,不由得想起了宋玉《高唐赋》中那位“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多情神女的故事;想起元稹的诗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美丽的风光和醉人的诗文交织在一起,就像美酒搭配了佳肴——韵味无穷。李商隐说:“一自高唐赋成后,楚天云雨尽堪疑。”脑子里盘旋着这些诗文,云雾缭绕中的“神女”便“堪疑”起来,神秘起来,浪漫起来,活络起来,有了动感,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太过清晰反而限制了人的思维空间束缚了人的想象能力。原来在烟雨迷蒙中观赏神女峰才是最佳的选择! 

人们纷纷给神女拍照。游轮渐渐驶过了观看神女峰的最佳位置,这时又飘起了雨丝。一位长发飘逸如神女般美丽的女孩迟到了,慌里慌张地登上平台,东张西望不住地打听:“神女峰在哪里?”“神女在哪里?”我望望渐行渐远的神女峰,再看看眼前这位潇潇春雨中的美少女,心里也在想:“神女……在哪里?”

天光渐渐亮了起来,江上的景物依旧朦胧,却比先前清晰了许多。大江上没有了储水前的激流险滩,没有了储水前的山高谷深,没有了郦道元所说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储水后:山低了,水深了,江宽了,流缓了。上次游三峡时见过的一些村镇已经没入水下。浩浩汤汤,丰盈碧绿的一江春水在细细的雨丝中静静地流淌,大大小小的船只在宽阔平静的江面上自由地来往。——储水后的三峡果然另是一番“平湖”景象!

(待续)

sanxia.gif


陈瑶本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陈瑶本丨大大小小的三峡(1)》 发布于2021-7-12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