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守高丨看病 - 世说文丛

赵守高丨看病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下午,我急匆匆坐车赶到老年大学,坐在明亮的教室里,等待上摄影课。看看表,离上课还有15分钟,我打开手机,开始写上午的“看病”。

一上午,我都是在医院度过的。而且是在“上蹿下跳”的有氧运动中度过的。

说起来真是好事多磨,本来很简单、很平常的一件事,摊在我身上,就变得如此麻烦。

我提前预约了当天的专家号,来医院复查。8点半顺利地挂上号,在人满为患的候诊室里,静静地瞅着屏幕上的名字,等候就诊。过了一个多小时,终于轮到我了。头发斑白的老专家,低着头,一刻不停地忙碌着。旁边的硕士生助手,做着辅助工作:量血压,填病历,完后,专家看看我的病历,飞快地翻了翻化验单,问了几句,说:“还行,没什么大问题,药继续吃。”接着按上次的药单让助手抄了一遍,我怯怯地问了句:“主任,化验指标有几项不太好,不要紧?”“吃药看看,过段时间再来复查。”“下一个。”

专家很忙,很辛苦,一上午要看40多个病号,所以向来是说话如金,不可能在你身上多费口舌。我知趣地收拾好病历,走出诊室。到电梯间等候,好半天,坐上电梯下到负一楼,来到大病报销处,又是挨号,轮到我了,高高的柜台后面,一个穿白衣的天使熟练地翻了翻我的医保卡、大病证、病历,在电脑上调出了我的户头,说了句:“错了,找大夫改一下,他把你的大病报销,写成自费了。”我无语,只得又到电梯处挨号,从负一升到四楼。

还好,小硕士生态度不错,“大叔,不好意思,我给你改改。”他在电脑上好一顿扒拉,把就诊卡还给我,“好了,慢走。”小伙子,彬彬有礼。我又乘电梯下负一楼,又挨号,白衣天使又忙了一通,然后上2楼药房,我点了一下药盒,发现一种药少开了三盒。“找大夫改单。”护士要言不烦地说了句。

我这70老翁只得又乘电梯上了四楼,再次找到硕士生,又一番陪笑说:“大夫,给少开了三盒。看能不能改一下?”硕士生还是很有礼貌地说:“大叔,不好意思,弄错了,我给你改。”改毕,我赶快往负一楼跑,到报销处重新办理。发现就诊卡不见了。可能是硕士生给病历时忘给了。我只得又跑一趟四楼。硕士生还是很客气,我又跑下负一楼,又挨号报销,又到2楼取药。

至此,我已跑了几个来回。我只觉得浑身散架子,脚后跟痛得厉害。四次四楼,四次负一,两次二楼。电梯,步行,挨号,排队。好在一切彬彬有礼,热情好客。让你生气不得。不过,此次让我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中国成语的伟大:“好事多磨。”看病取药,算不上什么好事,也让你磨得够呛。

人上岁数了,经得事多了,棱角也磨平了,脾气也消失殆尽。我不生气了。“生气不如攒钱”。我提着一大袋药,走出门诊大楼。尽管寒风凛冽,我后背还是冒出了热汗。

取药后,我又到住院处给老伴办出院明细表,拿出一大堆材料,唯独少一份,不能办。大夫态度还是很好:“大爷不急,回家找找,什么时候来办都行。”我还是无语。怨谁呢?谁知道需要多少材料?唉,好事多磨呗,多跑两趟吧!反正也不差这一趟了。

走出出院结算处,看看日头老高了,快12点了。回家做饭来不及了,匆匆买了点吃的。赶回家,12点半。吃了几口饭,赶往老年大学,赶下午的课。

还好,没迟到。还有时间写写这看病的经历。蛮有意思的。人家说,人生的经历都是财富。我想,我这次看病的经历一定是一笔值得保存的、丰厚的财富吧!

写到这里,好结束了。可我忽然觉得文章有点像怨妇,絮絮叨叨述说心中的怨尤。调子有点幽暗。

其实,自己已经很幸运了,苍天待己不薄,悠悠岁月,赐给你七十寒暑,“人生七十古来稀”,该知足了;得了大病,享受统筹优惠,该知足了;一月还领一大把养老金,衣食无忧,该知足了;比比同样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同胞,比比那些患病得不到医疗,扛着拖着的,你是幸运者,该知足了。七老八十,身体有病再正常不过,一辆汽车跑他十年八年,还得大修换件,何况人呢?至于看病,人满为患,挨号排队,窜上窜下,全中国的老百姓不都是这样吗?

即使今天多跑几趟,出出臭汗,权当跑步健身,而且还是免费的呢!如此一想,也就释然了。

所以,人要知足,人要感恩,那样,你就超然,超脱了。即使好事多磨,磨成鹅卵石,也可摆放到花盆里。

2015.12.2


赵守高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赵守高丨看病》 发布于2021-9-22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