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我也就五六岁。再小一点,记得爷爷教过我学写毛笔字。跟二姐一起学珠算,成了另一门学习的课程。
二姐志孙(1931-1946)
蓬莱城里,家在密分桥北
算一会儿,累了、琢磨不过来了,爷爷就让休息休息。到院子里跑跑、转转,回来再从头理解、练习。每次学完之后,爷爷将买来的山楂去掉核后,裹上一层砂糖,就是对二姐和我的奖励。为了能添口福、喂饱馋虫,每次学习珠算我们姐弟俩儿都非常认真。
父亲在前排左二
爷爷做什么工作,始终不太清楚。不过父亲是以珠算成绩好而闻名的。家里有一枚老照片,是1935年7月15日父亲在长春市政府礼堂参加珠算比赛的场景。那次珠算还有其他国籍的参赛选手,父亲得了第一名。这到底是场什么名称的比赛,我始终没有查到明确的资料。
照片中的父亲坐在前排,他的手下是一只小号的算盘。而右侧穿西装的洋人,则明显在使用一只大号的算具。父亲左边三四位穿中山装的选手,使用的算盘看起来要更为细长。
那时父亲独自一人在长春(当时称“新京”)工作,是一家织布厂的会计。后来往关内汇钱受到限制,以至最终完全中断。于是蓬莱老家的老老少少八口人,便从烟台跨海到大连,再乘火车去长春。我和二姐跟爷爷学珠算的经历,就此画上句号。后来我参加了工作,想想熟练地会打算盘的技能还都是爷爷教会的。
去长春前合影,左一是二姐、右一是我
那年去长春,爷爷已经七十六岁。我是家中最小的,不过只有八岁。因为经受不住东北的严寒,转过年来我同三奶奶和母亲又重新返回蓬莱。爷爷和二姐都在长春留下了,还有大姐和哥哥。没想到两三年过后,大姐、爷爷、二姐却相继去世。
每每想起,在老家学珠算的经历,就成了一份凝固的记忆。
张勇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