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守高丨说“尊严”——2014年元旦试笔 - 世说文丛

赵守高丨说“尊严”——2014年元旦试笔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因腰椎病卧床,多日没有逛商场了。看看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令人咋舌的价格,我惊呆了。“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现如今过个日子,不易啊!

随便转了转,衣服鞋帽价格高得离谱,快要乘火箭了。我不在行,落荒而逃。到老百姓经常光顾的超市,买了一小盘香菇,六七个就6元多,买了一块素鸡(豆制品)也6元多。再买点别的,一张老头票,就光了。我这人比较喜欢怀旧,不由得和与旧时的物价比较起来。我发现很多食品的价格都是以前的十几倍、几十倍。口袋里的那点工资永远也赶不上飞速增长的物价!老百姓的日子难啊!

在家电楼层,我买了个小电视,准备放在卧室,到收银台交钱时,我点来点去凑齐了钱款,准备离去时,看到了“惊人”的一幕:一个浑身珠光宝气的中年太太,身着貂皮大衣,麻利地抽出两张“购物卡”,售货员职业腔,平淡地说了句:“五千一张,两张一万。对吧?”我又一次惊呆了: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识了五千元一张的购物卡。那位阔太太买的是万元的大彩电,出手如此轻松大方,原来人家用的是大额购物卡啊!我心理不够健康,又往坏处想了:这一定是某位大官的太太,那购物卡,一定是别人行贿送的,听说有些人家里的购物卡,论斤称,他们花钱购物那才叫“潇洒”呢!或许他们在这里购物,才能找到自己的“尊严”!

由此我想到工薪阶层、退休工人的日子。面对如此飞涨的物价,那薄薄的几个钱,让他们怎样活得有尊严?

一件名牌的T恤、休闲衫,在精品店,动辄几百几千,而地摊价可能几十、十几;一个名牌女包,精品店要几千几万,地摊仿冒品也就几十块。一台豪车百万千万,一辆国产车不到十万。看来地摊、国产才是他们的尊严。

除了这些名牌商品,关系到老百姓日常吃喝拉撒的东西,也是如此。佳世客的蔬菜、水果、肉食,要比早市的贵上几倍,也是大家的共识。早市才是他们乐此不疲的尊严的市场。

再比如目前人们最为关心的房价。一线城市,好地角的房子,动辄每平三五万,老百姓一辈子扎着脖梗不吃不喝,攒的钱也买不了个卫生间。所以“蜗居”成了新词。没承想这个词刚热得烫手,又出了个新词“井居人”。一帮没钱的打工农民,竟十几年住在北京的地下井里……与身居别墅的新贵、土豪,蜗居者的尊严,难道就在“地下井”?

凡此种种,举不胜举,我不厌其煩地罗列了上面的一些物价比,无非是想引出我文章的主题:“尊严”。

人在社会生存,生活,离不了衣食住行,而不同的人的衣食住行,却有着巨大的差别,甚至是天渊之别。这种差别,使人在社会有了等级,有了层次。有了贵贱,有了贫富。有了所谓的“尊严”与“卑贱”之分。

这就引起了我对“尊严”的思索。何为尊严?尊严是属于每一个人的吗?尊严是精神的产物,还是物质、金钱的招牌、代名词?

查查某度,尊严就是权利和人格被尊重。就是一个人活得像个人样,别人拿你当个人,用正眼瞧你一鼻子。而自我感觉,在同样的生物种类“人”面前,腰椎骨不软,脖子筋能直起来,能自由地呼吸,自如地讲话,不为二斗米折腰……

可事实上真正能获得尊严的人寥寥无几。“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想想吧,捡煤核的老太婆在石油大王面前有什么尊严?沿街乞讨的流浪者,在轻蔑地扔下一张钞票的人面前,叩首道谢,有什么尊严?身居蜗室,屈膝为别人的豪华别墅擦地板的家政工,伸手接过主人那几张钞票,有什么尊严?还有昨晚我在电视上看到的贵州山区那些人均年收入200元的孩子们,四面透风的破屋里,唯一的家电就是一盏电灯,他在志愿者面前除了感谢,还有尊严吗?

即使那些有文凭,有职称的白领、金领,西装革履,风度优雅地端坐在电脑前,在有空调的写字间里,看似舒适惬意,可面对老板,唯唯诺诺,诚惶诚恐,如履薄冰,担心何日被炒鱿鱼。尊严在这里也打了折。

换个频道,再说那打扮妖艳,生活糜烂的名妓,在大腹便便的嫖客面前,尊严值几个小钱?那众人追捧的明星,为了一个角色,一个舞台,被潜规则在豪华的席梦思床上,供别人泄欲,尊严又是什么滋味?表面威严,权倾一时,在人面前人模狗样的官老爷,为了保住头上的乌纱帽,卑躬屈膝,腆着媚脸给上司送礼时,尊严恐怕也早已跑到爪哇国里去了。昔日不可一世的“重庆王”薄熙来,一朝沦为阶下囚,手戴铁拷,咆哮公堂,尊严还能帮他什么忙吗?再说曾经高踞权力顶峰的“四人帮”,一夜之间,变为死囚,在亿万人面前受审,尊严已被风吹雨打去了。

历史上,也有一些被啥子文人编造的有“尊严”有“骨气”的人物,我觉得都靠不住,或者说不太靠谱。比如:出使西域北海牧羊的张骞,在满天飞雪,饥肠辘辘中与羊为伴,尊严吗?还不是等到皇恩浩荡,才得以回到国内。
向来被人们津津乐道的文天祥,除了零丁洋里叹零丁,吟几首诗,祈求“丹心照汗青”外,也没有多少自由、尊严可言。厌恶官场丑恶,退隐山林,种豆南山,赏菊篱下的陶渊明,估计也是在官场捞了一些银子,才能饱食终日、尊严地隐居。如此列举还有好多:忍受胯下之辱的韩信,卧薪尝胆的勾践,宁可自刎不过江东的项羽,身居陋室以“惟吾德馨”的刘禹锡……

这些历史演绎,除了不靠谱之外,我还觉得都有些苍白乏力,不能自圆其说,不能说服众人。我总觉得“尊严”本身就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一个“人世间字典上有,生活中无”的东西。千百年来,人们信奉的实行的还是“好死不如赖活着”,还是“苟且偷生”,还是“得过且过”,还是“随遇而安”……

我是个书呆子,不谙世事。好书生气十足地背一些清高的诗文句子。什么“穷愁但有骨”了,“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了,“人不可有傲气,但要有傲骨”了,“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了,现如今,在世上活了六七十年,我才明白,有些话是骗人的,是“饱汉不知饿汉饥”是经不起生活敲打,经不起岁月的淘洗的。这些话里,缺钙,缺钢筋,缺money。清贫有时真的支撑不起“尊严”。

元旦日,逛商场,看洋景,发感慨,洋洋洒洒,写了这篇臭文。自觉有点消极,不够激昂,不够尊严,末尾,来点名人的语录做结:

“自尊,迄今为止一直是少数人所必备的一种德性。凡是在权力不平等的地方,它都不可能在服从于其他人统治的那些人的身上找到。”

“尊严是文明,但又像一层贴在脸上的东西一样容易脱落。”――陈家琪



赵守高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赵守高丨说“尊严”——2014年元旦试笔》 发布于2021-10-13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