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守高丨我的“两地书”(新加坡—青岛) - 世说文丛

赵守高丨我的“两地书”(新加坡—青岛)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前记

近日在校内网上,收到毕业多年一同学的来信,十分惊喜。展读之后,方知她已远飞异国他乡,在新加坡读艺术学院了。而且她的南飞与她的一篇作文有着一定的关系,作为语文老师,我突然有点悲凉,人生的命运竟是这样脆弱,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一种不经意的举动,竟可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所以,作为“人之患”的老师,肩上的责任何其重大!常T同学非常聪明,文理科全面发展,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是老师同学心目中的才女。如果没什么意外的话,上国内重点大学还是不成问题的,但现实是,生活中就是出现了意外,而常×同学人生的轨迹就也就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当然,后来由于常的努力,她现在国外发展很好,但这种结果,毕竟是少数),这一切不得不令人深思。所以,我把我们师生的通信发在下面,请大家一阅。当然姓名、校名都是化名,敬请大家不要对号猜测。

新加坡来信
(常×发自新加坡某艺术学院)

尊敬的赵老师:

你好!当我在网上一眼看到你那熟悉的名字,眼中就噙满泪水了。你是我学生时代印象最深的老师。我时刻在想念着你,只是我是个心中有爱,却不擅于表达的人,所以很多东西都是深深埋在心底,默默地感激。特别是远离祖国,读书异乡,音讯全无,一直没能联系,对此我十分抱歉。赵老师,你好吗?你现在还在超银教书吗?

我毕业后考入×中学,本想发奋读书,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学习非常认真,一开学的头一篇文章就被当作范文来读了,印象很深,题目是《儿时的乐园》。之所以印象深,不只是因为它成了范文,还因为这篇文章竟改变了我人生的轨迹。我之后就再也没有好好写过一篇作文了,甚至再也不想发奋读书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是这样的:写那篇文章的时候,我还像对待你布置的作业一样,用心去构思描绘,去斟词酌句,去润色添彩。当老师拿我的文章在班上范读的时候,想不到底下的同学一片窃窃私语。我知道我入学的排名一般,在班里默默无闻,芸芸众生,像我这样的普通同学的文章能被老师青睐,作为开学的第一篇范文读,同学惊异,我理解。可是就在老师读的时候,底下突然有人很大声地说了一句“不知道在哪里抄的呢?”我的心瞬间就冻透了凉透了。事后,老师也没在意,同学也没收敛,但不知道为什么,这事对我的刺激很大,从那以后,我变了,我觉得这世界很冷,人与人很陌生,大家不理解自己,我也不想去向他们解释什么,只是我沉默了,我很少去卖力地写东西了。从那以后便渐渐地对一切失去了兴趣,包括学习。我开始放任自流。感谢我的母亲,她发现了我的变化,为给我改变一下学习环境,让我不再消沉下去,趁我还没有跌倒谷底,就当机立断送我去考新加坡的艺术大学,好在文化底子尚存,和那些艺校的人竞考占了许多便宜,我拿到了政府的奖学金,便来此修读戏剧学了。

本想好好学习戏剧,以后当个编剧或者老师。可在表演课上,来自中戏和英国的导演都对我的表演很感兴趣,并给予极大的鼓励和较高的评价,其实我并没有多少自信,我总觉得自己是只丑小鸭,特别是高中的遭遇,我心中还重重地笼罩着一片阴影。但新的环境,老师和导演鼓励的话语,使我倍感温暖,我突然觉得我不再是××中学的丑小鸭了,我有信心了,我能行,同时我又沾了初中文化底子的光,对作品的理解比较深刻,这次的毕业大戏《四川好人》的导演,决定让我我饰演女主角沈黛。演出后,反响还不错,美国电影学院也对我发出了邀请。年底我可能就要去美国读书了。赵老师,前后两所学校,前后两种遭遇,两种心情,两种感觉,两种自我的评价,导致了我的两种不同的命运。在这里我不想过多的责怪我原先的中学,过多地责怪那些同学老师,但我要感谢我的妈妈,感谢新加坡大学的环境,感谢那里的老师同学。当然我也要感谢你,感谢你初中给我打下的坚实基础,感谢你对我写作的鼓励与欣赏。毕业后,我们没有再联系,真是太遗憾了。

现在我觉得自己开始热爱这个专业了。它能让我把一些深藏的情感通过表演宣泄出来,我有一种说不出的畅快和满足感。不过我要说的是,能细腻地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挖掘台词的深层涵义都是和当年您当年对我的语文指导分不开的,如果当时不是您的谆谆教诲,我现在也不可能在这个专业上有什么精于别人的地方,所以说任何感谢的话语都不能表达我此刻的心情。赵老师,我一定会在努力磨砺演技的同时,不忘时刻补充知识的养分,在这个行业有所作为,给您争光!

最后也希望你在教育下一代的同时,别忘记保重身体。一有假期我保证回青岛看您!

祝您全家幸福身体安康!

常×
2009年5月25日


赵守高的回信

常T同学:

你好!

读了你长长的来信,心中充满了感动。我为你今天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同时也为你经受的磨砺而感慨。

初中时的你,是一个多么开朗阳光的女孩,不敢说你你是天之骄子,但也属于命运之神格外青睐的女孩。那时的你,乐观,活泼,几乎世界的幸福都享尽了。功课好,文章好,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在班里唱着跳着。同学们之间也是那样真诚、纯洁、坦率,班级像一座欢乐岛,日子像蜜一样平静地流淌着。那时光能够停住该多好啊!

我还记得当初我们班是很不错的,有那么多的才子才女,我几乎是把自己当作了雕塑家,带着理想,带着浪漫,带着憧憬,带着神圣的使命感,想把咱六班雕塑成一件我心中的神圣的艺术品。你会记得我在班上慷慨激昂、滔滔不绝的谈天说地,评古论今,文学艺术,社会人生,官场沉浮,百姓冷暖,大千世界,无不进入我的讲坛。我知道我的授课比一般教师要多讲很多东西,而且好多知识都超出考试范围,是出力不讨好的事,可我乐于去做,这是一种追求,一种享受,个中滋味,只有自己能够品尝到。我自认为自己很崇高,不单纯为了谋生,挣几个铜板养家糊口(当然,这与我有稳定的养老金有关,我没有贬低别人之意),我是把三尺讲台,当做我晚年的天堂,我的伊甸园,我播种、收获的田园,甚至是我的香格里拉。还记得我带领同学搞的手编的文学杂志《星星岛》吧!还有专辑《献给母亲的歌》,那都是我心血的结晶,也是我浪漫的作品。我至今完好的珍藏着。

真没想到你长大了,张开翅膀飞走了,飞到那更高的天空——高中去了,竟会发生那样不愉快的事,单纯天真的你竟会遇到那样的一场风雨,你竟承受了那么大的痛苦,我是老师,我理解一个高中生被别人误解、嘲笑的苦痛,特别是又无法向别人解释、辩解,默默忍受的痛苦,无异于无形的刀子在生生地割你的那颗柔弱的心。那种欲哭无泪,欲诉无门的痛苦只有经历者才能体会的到。这个时候,你多么需要帮助啊,哪怕一丁点儿,这时候一个老师的天职,就是一个救星,他可以拯救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我无意责备你的老师,可能他太忙了,无暇顾及这种他认为的小事,但他差点毁掉你的未来。所以,读到这里,我也在深刻的反省:赵守高,在你的教学生涯中,犯没犯类似的错误,你有没有伤害过你的学生?我甚至有点后怕,如果我当时是你的老师,会不会不去过问而影响你的前途?好在你是幸运的,你有一个好妈妈,你迈过了那个坎,你走出了阴影,你成熟了,虽然你付出了痛苦,但是你收获了成熟。这大概就叫“成熟痛”吧!说到这里,我又想到了我的另一个毕业生,她也是一个女同学,小学、初中时作文曾在全国获奖,上高中后因为语文老师对她的作文贬了一顿,泼了凉水,所以从此她就不学语文,课上不听,看别的书,课后不做作业,考试特意不及格,结果考大学就自饮苦酒,仅考了九十多分,拖了升学的后腿,幸亏别的科目成绩好,才考了个一本,不过这孩子很有志气,毕业后,很快拿出了注册会计师证,现在工作不错。不过毕竟她走了弯路,谁之过?老师学生两者皆有。哎,但愿这样的悲剧以后少发生。

bulaixite.jpg
从网上看你到了新加坡,学戏剧表演,对戏剧我是外行,但文艺是相通的,我对电影电视还是喜爱的,所以,对戏剧同样也是喜爱的,没能看到你的毕业作品《四川好人》,很遗憾,待以后有机会再补上吧!听说《四川好人》是德国戏剧大师布莱希特的经典剧目,首演于1943年,几乎是很多艺术院校的毕业作品,其难度之大,艺术性之高,早有耳闻,你能担当第一女主角,可见你的专业水平甚是了得,祝贺祝贺。望你在艺术之路不断创新,不断攀登,到达新的高峰!不过我有一个想法,你不能扔下手中的笔,你可在学表演的同时,学一下编导,我总觉得你是个才女,你的文学功底在编导方面是会有作为的。我的学生中真正从事文学或文艺工作的还不算多,像你这样,如果能够走上舞台,那就算是真正走上艺术之路了。我希望我有一个艺术明星的学生,我会为之骄傲!好了,拉拉杂杂说了这么多,就此搁笔,顺祝成功!


赵守高
2009年5月29日
于青岛



赵守高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赵守高丨我的“两地书”(新加坡—青岛)》 发布于2022-2-7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