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丨青蓬两地的选民证 - 世说文丛

张勇丨青蓬两地的选民证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xuanmin.jpg
相隔数十年的两张“选民证”

很多年前,参加过一次在工作单位的选举投票。是人大代表还是政协委员,早已忘却。只是两名候选人仍记忆犹新,一位是某系主任、一位是学报主编。选票上有两人的姓名,在二选一的地方打个勾,再投进票箱,从而完成光荣而庄严的使命。选了谁真的没记清,谁当选更是再无下文。
 
纸品收藏碰到两枚“选民证”,跨度足有二十二年之久,且是南北相距五百里的青岛和蓬莱两地的同一位选民。由此判断,选举人先在青岛居住、而后应是迁居蓬莱。

首先是1956年10月4日的“选民证”,姓名王文华,性别女,年龄39岁。从红色印章看,这是“青岛市市北区选举委员会”印发的一份选民资格证明。根据年代推算,王文华大致是1917年生人。
 
再看1978年4月18日的“选民证”,选举人的姓名和性别信息同前。依照登记的年龄62岁上推,应该是1916年生人。这种前后年龄出现一岁差异的情况,或许是在登记信息时存有民间惯用的虚岁。如是这样的话,王文华老人生于1917年,1956年10月之际是整39岁,而1978年4月再登记时就是虚岁的62岁。 

39岁到62岁,王文华从中年步入老年。选民证的印章“蓬莱县徐家集人民公社选举委员会”,应是老人所在的社区。据了解,徐家集在蓬莱的西南、离城区将近三十里地。1958年成立徐家集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徐家集镇。选民证显示的1978年,正好还是人民公社的时期。方寸小片纸,记载着一段区划的历史。
 
2.jpg
五十年代的青岛市区简图

同样,当年青岛的市北区,大致包括现在的大港街道、即墨路街道以及登州路、延安路、辽宁路街道的小部分区域。那时39岁的王文华老人,到底归属哪个街道尚不够明确。只是可粗略推定,五十年代她在岛城居住,七十年代就北移到了古城蓬莱。 

1999年版的《辞海》,对“选民证”的解释是,“选举机构依法发给选民以表明他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证书。选民凭此证参加选举。”
 
现实生活中,参加选举和被选举的机会,记忆中最多的恐怕还是学生时代的三好学生以及工作单位的先进标兵评选。虽然有过“二选一”的经历,但真正体验宪法赋予公民权利的机会,还是少之又少。

3.jpg
与选举关联的几个《辞海》词条

辞海词条中的选举权、选举法、选民资格,是靠近“选民证”的几条解释。读后,像是老朋新友的重逢与温故知新的邂逅。虽然我们对王文华老人知之甚少,但以保存完好的选民证已经历六十六个春夏秋冬回看,选举与被选举所走过的漫漫长路,正预示着它还在不断的行进之中。
 
2022.2.7


张勇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勇丨青蓬两地的选民证》 发布于2022-2-8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