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周丨没有母亲的春节 - 世说文丛

学周丨没有母亲的春节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母亲集强者的自制、弱者的自献于一身,是每一个家庭的祥瑞。
——王鼎钧

壬寅虎年春节,是我人生中第一个没有母亲的春节。没了母亲的第一个春节,门上不能贴春联,不能出门拜年问好。没了母亲,家里没了祥瑞。这个节味道全变了,此刻我终于知道“娘”意味着什么!

偶然读到里尔克的一篇文章《老布里格漫长而响亮的死亡》,起首一段就把我震住:“想到如今已空无一人的家,我就知道过去是不一样的。过去,人们知道(或者料想到)死亡在自己的身体里,就像果子里有核。孩子有一个小小的死,成人有一个长大的死。女人的死在腹内,男人的死在胸中。人拥有死亡,它给人以特殊的尊严和静默的骄傲。”而我的父亲用自己的沉默抑郁和幽怨宣示着这样的“骄傲”!

去年的春节是在欢乐的氛围中度过的,母亲还在,她的心脏已经疲惫不堪,经过数次住院,顽强地表现出来对生活的热情和对家人的热爱让团聚更加温暖和珍贵。年除夕,饭后她强撑着和孙子们坐了一会,我为他们照了相,后来从照片上看,母亲的气色很不好,但当时没感觉到。今年回家,看母亲曾经坐过的沙发,顿时心情不好,团聚少了一份美好,成了残缺,加上父亲郁郁寡欢神情落寞孤寂的样子,让这个团聚的节日变得五味杂陈。看着父亲在炕上孤独地呆着,任儿孙在忙着吃的喝的、玩手机或者打扑克,他仿佛把自己和家人用一道幕隔开了,他无法释放自己,也不能融进儿孙的世界。今年是虎年,他这个样子让我想起笼子里关着的虎,他活在自己心里的山林中,可那片林子早就不在了。人都有老的时候,谁知道自己老了会怎样?我想起曾和自己生活过几年的另一位老人说过的一句话:“你们都没老过!”是啊,人生是一个单向过程,就像射出的箭一样,不能回头,一旦进入抛物线后半段,就会一点一点下沉,下沉的速度是加速的,老境凄凉就是在这段加速中,直到消耗掉最后的能量沉入尘埃。

没了母亲,父亲独享孤独,他的精神状态很不好,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他的孤独是谁也体会不到的,他没有料理生活的基本技能,还从骨子里排斥掌握起码的生存技能,失去照顾自己的人,让他显得可怜又可悲,他没有能力改变也没有时间去做改变了,这更是人生最痛苦的情形。宫崎骏说过一句话:“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父亲在生活中从未独立,早年奶奶承担了生活技能的责任,后来他就完全依赖母亲了。他觉得厨房永远不属于自己,认为“骑锅夹灶”是丢人的事,因此不仅自己不走进厨房,甚至极力反对儿子孙子下厨房,这个春节他仍旧为侄子在厨房做饭而愤愤不已,他活在自己的观念里,不能也不想超越。我曾试图让他自己知道困境的成因,可怕伤害到他,只能眼见他固守着或许只有一个人——我的母亲——才能容忍的习惯孤独终老,这是一个悲剧,是生活境遇不同造成的悲剧,他没错,儿女也没错,可是在一起的时候一定会发生不可避免的冲突,或明或暗。这让我陷入深思,我也会老到自己无能为力,我会像自己的父亲一样和儿子形成冲突吗?不敢想又不能不想!

人好为人师,常常拿道理劝人,那都是事没临到自己身上,一旦是自己遭遇了需要安慰的事,最好自己能消化掉,不要指望任何人的说教或者安慰,这是我自己的体悟。这个正月,当我面对独自垂泪的老父亲,我没有能力安慰他,我想说的他都清楚,我能做的已经尽力,他只有自己走出情感的笼子才行!同时想到,人的希望不是外在的任何东西,只属于自己的内心,由此我更坚定地相信心中要有一个恒定的力量,你叫他上帝、主或者别的什么称谓都没关系,关键是要信仰他的亘古不变,信仰他是仰望或者沉思的对象,信仰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都是彰显他的影子,相信灵魂想一股清流和气息从外往内注入心田,自己才不会成为行尸走肉或者欲望的器皿。

我读过几遍《约伯记》,一直没有读懂,但有一点让我觉得似有所悟,那就是一个人绝不能“无主”。六神无主是失去精神支柱的惶恐,甚至不敢面对自己,不敢质问造物,人陷入绝境往往会如此,面对别人会无端的指责和猜疑,自己不能接受却又无力反驳,这是极端的绝望,约伯几乎就要如此,但他却敢面对质疑,拒绝廉价的说教,甚至质问造物,因为他的心中存着、信着造物,他有恒定的取向,他猜测或者怀疑至高的神是不是错待了自己,他滔滔不绝诉说,言辞激烈却不偏离信仰,最终上帝亲自上阵,用一种谁也想不到的答案告诉世人,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中。读《约伯记》会产生一种非凡的体验,超越了善恶报应的思维定势,让人对很多事情释怀,人心是险恶的,人性是丑陋的,人是靠不住的,所以心中要有神,自己“有主”就不会恐惧或者恐慌。约伯最后回答上帝的几句话,现在再看,其中的含义更加清晰:

“我知道你无所不能,
你的旨意无不成就。
你问,‘谁用无知的话使我的旨意晦暗不明?’
诚然,我对自己所谈论的事一无所知,
这些事太奇妙,我无法明白。
你说,‘你且听着,我要发言。
我来提问,你来回答。’
我从前风闻有你,
现在亲眼看见你。
因此我厌恶自己,
在尘土和炉灰中忏悔。”

约伯记.jpg

心中有神,知道敬畏,“在尘土和炉灰中忏悔”,这是一个人超越苦难的正途。

母亲离世,我愿意相信她去了一个更好的地方,我愿她安息。我现在唯一的愿望的是父亲早日走出自我设定的困局,能够直面现实,接受人生残酷的一面。人无论多大岁数都有一个新的成熟期,走向成熟必须要经历痛苦过程,让自己心理上出离蒙昧。凡是承受不了这残酷真相的人,活得就难。人的成熟,一半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一半是对残酷真相的接纳。无论到什么时候,总要学会调适自己。不能适应新的外部环境会让自己遭受无法排解的痛苦。向上看,脱掉旧我,在人生最后的时日里,平静对待生活,将祝福和希望留给子孙!




于学周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学周丨没有母亲的春节》 发布于2022-2-13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