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强丨马王堆出土的“妾辛追”是“妾避” - 世说文丛

王晓强丨马王堆出土的“妾辛追”是“妾避”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1_副本.jpg
图1·马王堆出土的“妾避”印章。

2.png 图2·金文“避”

3.png
图3·甲骨文“辟”(左:一期,甲1042;右:五期,《通》615)

《抖音》(抖音号:186574416)上说: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女主人一直被误读“辛追”(见图1印章),辛追夫人本叫“避”。

诚然,印章文字曰“妾避”,不是“妾辛追”。

“避”由彳、止、阜、辛组成,彳、止是辵字旁,阜、辛是辟字。

“追”由?、辵组成。我推断?象形马勒,在甲骨文中“追”特指兵马追赶。

金文大篆“避”的阜字由上下排列的尸和口组成,口象形高于土地的阜,人(尸)坐在阜上正是阜字的会意(图2)。

?,此字《甲骨文字典》1500页释文引“《汉书·武帝纪》‘立后土祠于汾阴之脽上’顔师古注:‘脽,臀也。’又云:‘脽者,以其形高起如人尻脽,故以为名。’……故臀尻为?,旅途中坐卧止息及止息之处亦为……”这些对?字的解释不一定对(我推断?象形马勒),但是它涉及《汉书·武帝纪》“立后土祠于汾阴之脽上”这阜与臀的会意联系上,却与金文大篆的“避”字,及马王堆出土的“妾避”印章有着一些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甲骨文有“辟”字。这个字《说文》释曰刑罚。实际这个字应释为“嬖”,窃以为女子的社会地位属于帝辛一族,有资格被宠爱、受宠故而会意。帝俊又称帝辛,甲骨文是古神话被信仰时代的产物,“辛”的社会地位,犹耶和华在基督教中的位置——帝辛是中华民族创世纪里的第一大神。太阳月亮是祂生的,属于祂民族的女子应被人类宠爱。所以甲骨文一期(甲1042)之“女”踞于象形高台之“口”上会意。

甲骨文有上“辛”下“女”的“妾”字,在商代,它还没有后世身份的尊卑的意义。它一般指商族男子的配偶——商族男子,当然是高辛氏的后人。如此可准,这“辛”字为族属之标示。

“妾避”的“妾”字,在这里似乎不是家庭婚姻地位的称谓。她的丈夫长沙王丞相利苍,因为功劳被封轪侯。马王堆出土“妾避”墓的殉葬物品丰厚,她当是轪侯的夫人或第二代轪侯的母亲,她的社会地位不低。“妾”是她的姓。《续通志·氏族略》有这个姓。



王晓强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王晓强丨马王堆出土的“妾辛追”是“妾避”》 发布于2022-4-1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