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丨轮船与火车的火柴 - 世说文丛

张勇丨轮船与火车的火柴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一只火柴空盒,侧边的厂家名称是“济宁鲁安鸿记火柴厂”。据知情人讲,1934年11月鲁安火柴投产,1956年1月并入济宁振济火柴厂。从盒的玻璃砂擦划面看,这还是硫化磷火柴。由此推断,空盒里的火柴至少是1956年之前生产的。
 
微信图片_20220411231712.jpg

追溯鲁安火柴的历史,应当说与1918年开始创办的振业火柴济宁分厂不无关联。两年多时间的筹建,济宁振业火柴于1921年3月正式投产。济宁振业是1913年丛良弼在济南开设振业火柴公司后的第一分厂,最初由济南派出的协理丛竹轩负责,后改为迟启东担任经理。1931年,第三任经理陈养恬从济宁振业辞职后,与同样是振业职员的弟弟陈馨庵,共同创办了鲁安火柴公司。
 
1932年9月,陈馨庵邀资置地,在济宁运河南岸的草桥口建厂造房。1934年11月,济宁鲁安鸿记火柴公司建成。主要商标选用的是“开运”,即为空盒两面显示的图样。
 
微信图片_20220411231716.jpg

开运火柴的盒体,是4.6 x 3.4 x 1.4厘米的长宽高尺寸。盒面的“開運”二字,在椭圆形的内部空间,四角配以蝶形的装饰。而另一面的图景,则是长方形外框内的最大椭圆所呈现的一幅海上帆船与陆上火车的组合。 

作为交通工具的船只和火车,它对应的英文是carrier,既表达运输工具的意思,也有承运人的含义。从汉语字面的角度理解,开运即是开启好运、开始好的运势、开创新的机运等充满吉祥意蕴的话语。开运与carrier,无论其内容和形式都称得上是字面与读音的完美契合。
 
微信图片_20220411231719.jpg

上下边角的“中国火柴”四字,除传递“完全国货”的概念外,也隐含生意兴隆、财通四海的美好征兆。毫无夸张地说,开运商标可谓思之吉祥如意、读之朗朗上口。抽出一根擦燃,更会心花怒放。那么这个“开运”,到底是如何而来的呢。
 
鲁安火柴的创办人与振业相关,而振业的前身是丛良弼在日本经营火柴进口的东顺泰商号。订购日本火柴时,为开拓和迎合中国市场的消费习惯和偏好,火柴商标体现众多中华传统文化的主题,其中亦包括不少新鲜事物的内容,比如“火车”的诞生用以商标牌号,就曾是东顺泰从日本小林燐寸订购火柴之时出现的一款商标。
 
微信图片_20220411231723.jpg

巧的是,在小林燐寸的火柴商标中,确有轮船与火柴合二为一的“海陆为记”牌号。这枚4.5 x 3.4厘米的贴标,与鲁安的盒面大小吻合。右侧是一列在铁轨上飞奔、冒着烟气的火车头的图形,左侧是一艘大海航行的轮船。为了让两种交通工具在同一平面上达到视觉的合理与平衡,栩栩如生的轮船采取圆形线条处理,将整体图案有机融入标贴的画面之中。
 
左下角的MADE IN JAPAN,表明是“日本制造”的火柴。而K.KOBAYASHI、一般理解是小林吉右卫门,他是日本小林燐寸株式会社的核心人物。现有振业火柴的各种商标中,并未发现轮船与火车的“海陆”牌号。但与振业火柴密切相关的鲁安火柴,是否是在吸收小林燐寸的商标而使用的“开运”,只得留下猜测的可能和想象的空间。
 
微信图片_20220411231726.jpg

鲁安的“开运”与小林的“海陆”,两种标贴在交通工具的造型和整体画面的构思上当属一脉相承。细微的差别在于小林的轮船,算是那个年代常见的邮轮的外观,而鲁安的图景更像只大帆船,其载重量和排水量明显不及小林的大轮船。
 
就船的图形而论,小林燐寸还有一枚“海陆空”的火柴商标。图案以对角线部位的一列上行的火车为标记,把上下的空间分割成天上的飞机和海上的船只。细看这船,它既不是帆船也不是邮船,而是一艘火药味十足的炮舰。此枚商标的使用背景,尚不得而知。
 
微信图片_20220411231729.jpg

日本全面侵华期间,鲁安火柴与其他中国工厂的命途一样,处于经营困难和生产停工的状态。济宁解放后,社会秩序逐渐恢复,生产经营趋向好转,鲁安火柴发展为济宁地区一家重要的火柴生产企业,直到最终融入后来的济宁火柴厂。
 
目前,大众收藏所见的鲁安火柴和火花标贴极为稀少。一只空盒的“开运”部位,也还出现明显的开字半边儿掉的时运。真的希望是——鸿记火柴一开,好运自然而来。
 
2022-04-07 18:01


张勇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勇丨轮船与火车的火柴》 发布于2022-4-11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