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永生丨七彩云南之四:泸沽湖的儿女 - 世说文丛

苏永生丨七彩云南之四:泸沽湖的儿女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从丽江到泸沽湖,六七个小时的山路颠簸,路途不可谓不艰险。汽车沿着碎石铺成的盘山路,忽而上到三千米的山顶,回望脚下的万丈深渊,令人不寒而栗;忽而下到谷底沿着江水行驶,仰望高入云霄的山峰,同样使人惊叹不已。

山路转弯,终于见到泸沽湖湛蓝的湖水,大家不由欢呼起来。真正的蓝天白云,似是画家的画笔着色过。群山环绕的泸沽湖水,出奇的蓝出奇的透明,让人在她的面前简直有点不敢大声喧哗,无怪乎摩梭人把美丽的泸沽湖看成神圣。在泸沽湖的十几个小时里,无论是在湖边散步,还是坐在船上由当地的摩梭人送我们到里务比岛上游览,都有这种感觉。

当地对泸沽湖的保护还是不错的。至今不允许湖内行驶机动船,导游指着一艘摩托艇告诉我们,这是湖里唯一的一只,是用于救生的。不过其他方面,泸沽湖边的一切似乎都已商业化和市场化了。也许我们到的这个地方,是开发旅游比较早的村庄,那些没有成为旅游点的村庄或许还保留着原初的生活方式吧。

到这里来,人人都是清楚的。欣赏自然山水是一方面,最主要还是对他们所谓“走婚”这种婚姻形式感到好奇。但这一点三言两语是说不清的,在这里停留一天半日的,也根本观察不到什么。走婚的原因,它的奥妙和神秘,以及表达出的他们民族的心理根源,还是留待民族学家、民俗学家去研究好了。但我还是改不掉知识分子喜欢对事物刨根问底的老毛病,也正有一个机会就顺便做了一点社会调查。

话说我们吃过晚饭,在湖边溜达。碰到当地摩梭族的一位青年女子,她普通话很好——其实这里由于开放旅游多年,青年人几乎人人会讲很好的普通话——也很有着当地人开朗单纯的性格,对我和几位游客的问话,有问必答。

她有二十三四岁的样子吧,中等个头,长着一幅漂亮的面容,背上背着一个二三岁的男孩。谈话首先从她的孩子谈起,看她不避讳什么,我们的问题也就越来越直接。还是那句话,她对我们的有些敏感的话题很爽快地回答,完全没有城里女孩子的狡黠和掩饰。

她的摩梭语名字叫达苏娜姆。汉语名杨婷。她家里有17口人,兄弟姐妹共7人,全家目前在湖边经营着一家旅舍兼饭店。说到婚姻,她的两个姐姐都是走婚,而她是结婚的。嫁的是一个汉族小伙子。我问起在村里她的同龄姐妹中走婚和结婚的比例,她的估计现在已经各占一半了。

她虽然只是小学毕业,但看的出她是一个很聪明的女孩。说到走婚与结婚各自的好处与不好,她坦率地说,走婚对女性来说是比较苦的,要自己带孩子。而结婚,就可以夫妻两个共同承担这个责任了。我理解,达苏娜姆的话里,有对走婚女子时时感到的情感上的孤独的感叹。现代的风尚毕竟吹到了古老的摩梭村寨,从人性的角度,一夫一妻这种婚姻形式毕竟是最能满足人生存和两性情感需要的。我个人不成熟的一种推测,摩梭人的走婚也许来源于古代他们这一族人的身份。也许他们是一个战斗群体,为了战争的需要,所以将战士与家属隔离,既保证战士能全身心投入战斗,又能保证孩子和家人的生存。久之,这种一时的选择就成为了民族的习惯。

摩梭.jpg

还有关于摩梭人民族和人种,现在的民族划分将他们归入纳西族,但摩梭人并不认同这一点。从他们的长相上也与纳西人有显著的不同。摩梭人大多身材魁梧,五官的轮廓鲜明有力,鼻子挺拔刚劲,特别是摩梭小伙子简直个个是美男子,在湖上行船的时候,同船的人都赞叹为我们划船的小伙子。他高高的身躯,漂亮的脸庞在透明湛蓝的湖水背景衬托下,格外有力威武。当我们把这个看法说给叫“龙布”的导游时,他却说:“他还算漂亮?漂亮的都叫外边来的大老板挑走了。”

果真如此吗?可能果真如此。

从摩梭人外表看来,我在与他们近距离接触时,觉得更接近藏人。回来后从网上查到一则消息证实了我的看法:

“中国少数民族DNA库项目负责人、云南大学人类遗传学研究中心主任肖春杰8月31日(2006年?本文作者注)称,他们在建设中国最大的少数民族基因库时,对摩梭人DNA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分子系统学分析,结果表明摩梭人的父系遗传结构与云南藏族最为接近,而母系遗传结构最接近丽江纳西族,因此提示出其父系和母系基因库具有不同的来源。”

从宗教信仰来看,他们也像藏人一样信奉的是藏传佛教。反映出他们自己的民族认同。但由于这一族人数太少,恐怕他们自己的声音不容易引起外界的重视。

泸沽湖,这地方没来时那么令人神往;来过之后,又是那么令人留恋。

2007年6月2日


苏永生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苏永生丨七彩云南之四:泸沽湖的儿女》 发布于2020-6-24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