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震翔丨读《老子》九章(1-3) - 世说文丛

冯震翔丨读《老子》九章(1-3)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老子》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这圣人之治,不是要让人变成傻子吗?傻子还不够确切,简直就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只会吃喝拉撒的饭桶。往大了说,是反对人类文明,主张返回原始人类,返回动物世界。说白了,就是愚民,而且是比一般的愚民更厉害的愚民。直接愚到根子上,愚成动物。

陈鼓应先生在《老子注译及评介》一书中总是为《老子》辩白。他说:“所谓‘无知’,并不是行愚民政策,乃是消解巧伪的心智。”其实不然。愚民,就是使民愚。《老子》确实在“愚民”,至多可以说,他的愚民不是为了对民众进行统治、剥削,而是为了让大家消弭争端,过得更幸福。

人向动物“返回”,在《老子》的哲学中是有据可依的。《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反即“返回”。事情朝着相反的方向作返回运动,是“道”的一贯动向。既然人类的文明繁盛得过了头,将人类的贪欲膨胀到了极限,为了利益打打杀杀,那么就该返回到相反的方向了。那就是淳朴、原始、原生态。动物世界没有“贤”,也不必争;没有“难得之货”,也不必“盗”。除了吃喝拉撒,可不是无知无欲么。可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么。

问题是,丛林社会、动物世界真的那么好吗?真的没有争端、没有流血吗?哪片土地上没出现过伏尸一片的蚂蚁战场?哪里的流浪猫没有箭一般地蹿出去扑杀鸟儿?从天上到地下,没有“贤”,也没有“难得之货”,可是哪里不争、哪里不打?大自然中无处不有杀戮和竞争。

竞争为的是生存,而生存有两层含义:一是个体的生存,一是种群的生存;个体生存的要义在于延续生命,种群生存的关键在于繁衍后代;延续生命靠的是吃喝拉撒睡,繁衍后代靠的是性交和生育。食和色,这二者恰恰是自然界一切争端的源头,也是人类贪欲和人类繁盛文明的源头。不消灭这二者,各种你死我活的斗争就不会停息;但消灭了这二者,也就意味着个体和种群都失去了生存下去的力量。

因此,倘若真有《老子》所心心念念的“道”,那么动物的食与色本身一定是“道”的规定。完成食和色,便也是对“道”的体生(即“德”)。陈鼓应先生在《老子注译及评介》一书中说:“所谓‘无欲’,并不是要消除自然的本能,而是消解贪欲的扩张。”这条注释至少说明,后世的阐释者们无法将“消除本能”与“体认大道”毫无抵牾地结合在一起。

因此,争端哪里都有,不限于人类社会。争端是道所体生,本身也并不是罪恶。从《老子》的年代到今天,几千年的岁月过去了,人类的文明比那时不知道繁盛几何,征战和诈伪不知比那时狠毒几何。可是“道”至今还没有反向而动,文明和贪欲仍然在一天天膨胀着。人类并没有向原始时代回头,反而向着科技的巨峰越走越远。


《老子》第十一章:

卅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有无之辩,是《老子》的精彩立论之一。关于“有”之有限和“无”之大用,历代老学早有定论,不必赘述。此处想说的,是这句“有之以为利”。

关于此处的“利”,许多注家说得不尽明白。比如张松如说“老子借器物的‘有’和‘无’来说明其‘利’和‘用’。有与无相互发生,利和用相互显著。”那么,到底什么是“利”,还是没有说明。

而陈鼓应先生是这样解释的:“‘有’给人以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毋庸讳言,这句解释完全直译字面,没有任何阐释和深究。

值得注意的是《老子》的著名注家王弼,他没有按惯例把“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二句作为并列关系来理解,而是作为条件关系理解的。他说:“‘有’之所以为利,皆赖‘无’以为用也。”

如果把王弼的解释作如下翻译,或许就有那么点意思了:

正是因为“无”的大用处,才让一切存在的事物(即“有”)有了可堪利用的价值。

可是我感觉,这样的解读有些牵强。因为《老子》一书中多用朴素的对仗和押韵,“流水对”的条件关系似乎难以成立。

王安石是这样解释的:

“‘无’之所以为天下用者,以有礼、乐、刑、政也。如其废毂辐于车,废礼乐刑政于天下,而求其‘无’之为用也,则亦近于愚也。”

王安石真如其绰号一般,是个“拗相公”,开口必要言前人之所未言,为此经常不惜罔顾事实本身。他因此招来不少同时代人的讨厌。尽管他的此处解释非常有道理。

王安石的观点与王弼近似,但立论恰好相反。王弼强调“无”是“有”发挥价值(利)的先决条件,王安石则强调“有”是“无”之所大用的必要前提。两人一个强调有,一个强调无,各得其半。合在一起恰好是《老子》上下两句的标准解释。

因此,这“利”应当是“可堪利用的条件”;“用”则是用途——即意义本身。“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标准翻译应该是这样的:

“存在”,是事物意义能够成立的必要条件;

“虚无”则是事物的真正意义的本身之所在。

于是我们就明白了很多道理。

比如上班、工作,是人生意义成立的必要条件;而空闲时间则是人生真正意义的所在。

比如发展、建设,是一个社会意义成立的必要条件;而不再发展、完全享受建设成果的静止状态,是社会的真正意义所在。

有和无,一个在构建,一个在实现。二者就在这种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中完成相辅相成的双向互动。

但是,王安石的答案,仍然停留在形而下的意义上。在经验世界里,有和无的确是相对而存在的。而在形而上的高度、绝对的高度、“道”的高度上,“无”之所指乃是永恒无极的浩渺虚茫,“有”则指向包含万有的、丰富无尽的存在世界。在这个亘古荒凉又星汉灿烂的高度上,是否同样是“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呢?老子哲学的一大特点,就是并不严格区分形上和形下这两层境界。他总以形上界的“道”,去类比现象界的现象。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理当明白,人类对宇宙意义的终极探寻将永远都是徒劳。不仅仅因为以有限对无穷的绝对劣势,更在于我们无法以“存在”之身,去探寻宇宙“虚无”之大用。


《老子》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材。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看了几家注后,感觉本章所蕴含的《老子》思想的精义,没有得到最精炼的提纯。

“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或许是本章最受后人重视的几句话。虽古今版本有些出入,但意思大致是一样的:好人,我们要跟他学;孬人,我们要善于利用他。一定要从善如流,但不必嫉恶如仇。这在今天,似乎已是寻常的应世法门了。

可是,一部《老子》并非教人应世之书。这其中的意味不能拿来即用,需要稍作提纯。

从哪里提呢?要注意开头几句似乎与本章主题无关的排比: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这几句与后面的“是以圣人常善救人,而无弃人”有何逻辑上的联系,以至于用“是以”一词来作顺承呢?李零先生的说法很可启发人:

“合乎道的境界很奇妙。”(李零《人往低处走——老子天下第一》三联书店2008年3月第一版95页)

是啊,善于行路的不留车辙,善于说话的无可指摘,善于计数的不用算筹,善于锁藏的不用门栓也打不开,善于打结的没有扣你也无法解——这不都是一系列因合于道而能达到的精彩境界吗?那么,后面所说的“圣人无弃人、物无弃材”也是一样的——这是一种在待人方面合于道的、精彩的高境界。

从“道”的高度看去,一切“善人”与“不善人”同为“道”所体生,存在即合“道”。在这个高度上,善与不善,只不过是别人的不同标准造就的成见,不可以用善或者不善这种“名”去轻易地判断人。因为“名可名,非恒名”,其间实际的区别近似无穷小。领略了这一点,就无从厚此而薄彼。

《老子》的这一观点没有完全铺开来说,在含有类似观点的第二十章也没有说全。真正把这种“无弃”观点发挥到极致的,是庄子的《齐物论》,而《老子》的20、27两章仅为其雏形。

庄子的“道”与《老子》的“道”并不完全一致。《老子》之“道”,乃是一朵可与物质世界平行、与广袤大地类比的高远云彩,而庄子之“道”则不仅是云彩,而是真正浩渺无极、至大无方的……(此处我不知该用什么词汇去表达)因此,《老子》看到了善与不善相去不远(二十七章)、“唯之与阿”、“美之与恶”相去不差几何(二十章),庄子则远远看到了天下与一指、万物与一马、大与小、对与错、生与死——乃至一切相对概念之“相对”的无谓。(《庄子·内篇·齐物论》)在庄子那里,“太极”尚未分“两仪”,没有阴没有阳,没有一切相对,只有浑然无别、广袤无极的一,只有一片浊然的混沌。

如果说,庄子把《老子》带上了云霄,那么韩非子就让《老子》踏上了大地。“道”在庄子那里无限抽象,在韩非子这里却无限具体,成了国家统治机器的运转总纲。在这个庞大机器的绞轧中,同样不分善与不善、好与不好。机器就是机器,程序都是被预先设定好的。它就认一条:逾越或者遵循。逾越者必受惩罚,遵循者则将平安无事,甚至能得到奖励。

《老子》发现了事物不相对、不分别的奥秘。庄子说:不分别,是因为没有标准可以做区分。韩非子则说,不分别,是因为有且只有唯一的标准做区分。

而陈鼓应先生是这样解释《老子》的:

“有道者……对于善人和不善的人,都能一律加以善待。特别是对于不善的人,并不因其不善而鄙弃他,一方面要劝勉他,诱导他,另一方面也可以给善人做一个借鉴。”

相比《老子》,这些更像是《论语》的解释。尤其是这几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待续)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冯震翔丨读《老子》九章(1-3)》 发布于2022-6-20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