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白波丨美术家摇篮——从新华中学到青岛六中(2) - 世说文丛

张白波丨美术家摇篮——从新华中学到青岛六中(2)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三)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

先说领导班子。

前面说过,筹建学校是有吕柏生和刘咨具体负责。吕柏生不懂教育,只是选聘组织教师队伍,在教学业务上主要靠教导处,好在聘用的教师大多都是有教学经历的老师,无须在业务上多操心。刘咨在总务处管财务,管校舍及后勤事务,管给老师发工资。

新华中学虽然是民办学校,但业务还是归青岛市教育局管辖,在青岛市政协和青岛市工商联对学校的筹建基本完善后,筹委会就解散了,1964年吕秘书也就回青岛市政协了。学校移交给了教育局。同年青岛市教育局派中教科一位干部李彦任学校副校长,同期派了张绳美到校管人事档案(就职办公室),1966年初又从其他学校调来李建林任副校长,名列李彦校长前。

学校的领导中层是由政治课教师李明亮负责教导处工作,刘咨负责总务处工作。

再说教师队伍。

建校之初的教师基本来源于两个方面。一部分来源于其他“下马”的学校,如从原青岛市商业学校转来五六位老教师,从山东海洋学院附中转来的两位教师等,这些都是体制内的人员,即所谓公职教师。另一部分则是由政协和工商联推荐选聘过来的老师,他们大都是政协和工商联有相当身份人的亲属或相关人员,也有的是别的民办中学转来的教师。这些教师不属于体制内,没有公职身份,经过工作考察,不合格的教师随时可以辞退。

开学之初,最早的教职员工全校只有二十几个人,后来随着进退调整和年级班次的增加,教师人员也在变化和流动,但公职教师不能动,流动的只是那些“民办教师”。由于种种原因,有的教师任教一两年就离开了,或者称为“代课教师”亦可。从学校开办到“文革”前这段时间,学校比较稳定的教工总数不到四十人。

学校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师都有1949年以前的人生经历,其中数位还是当年很有些身份的“民革”成员(老国民党党员),还有的是“摘帽右派”。像有一位老教师曾为蒋介石来青岛时做过他与外国人对话的英语翻译,有位老师曾在二战时期为飞虎队陈纳德将军做过生活副官,有位老师曾在民国时期某县任过短期官职等。这些人历史包袱比较重,又经历过1949年后十几年的历次政治运动,所以与同事交往和言谈都比较谨慎平和。而年轻一些的老师如前所述,有的是名门之后,有的是筹委会推荐,大都有种种复杂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在处事上也都小心谨慎、文质彬彬,所以这个时期学校有着良好的、平静的人际关系和教学气氛。当我忆及上述老同事名字时,当年他们的音容笑貌、举止神情犹历历在目。

QQ截图20220809092102.png
1965年新华中学初三(2)班毕业照

其中教工,前第二排左起:李广禄(体育)、盛存华(数学)、武作育(语文)、刘鹤峰(传达室)、缪赢洲(外语)、许义德(体育)、刘咨(总务处)、李彦(校长)、魏君珍(生物)、于守治(总务处)、陈凤洲(语文)、李书堂(化学)、戴学诗(语文);
前第三排左起:王敏(数学)、曹光烈(校办工厂)、宋懋钰(外语)、李明亮(政治)、李崇秀(地理)、张惠林 (化学)、刘桂琴(语文)、王艾莉(外语)、丁慕昭(语文)、张绳美(人事干事)、张健华(物理)、杜之奎(外语)、刘万春(语文);
前第四排左起:王连祥(总务处)、张白波(语文)、王唯恕(数学)

历数上面这幅毕业照中出现的教工,基本就是当时新华中学的全体员工。其中缺席的在职教工有:刘爱德(数学)、李多翠(数学)、马永祯(语文)、曹洪明(校办工厂)。还有后来调入的李建林(校长)、王永长(外语)、李永忠(语文)、郑少东(体育)、王凌浩(数学)等,以上所有这些人就是后来参加过学校“文革”的教师。

在这期间或长或短来到学校任教的教师还有刘宝树(物理)、曲显敏(英语)、张郁芬(俄语)、梁星若(地理)、方洲一(音乐)、程建华等,他们应算是代课老师,“文革”前就离校了。

建校初期,学校与政协关系比较密切,教职工一些活动都随从政协,记得听政治报告时,在会场内都是与道士、和尚坐在一起的。

当然,学校不是一湾死水,总会有些波澜。李彦校长到任后,可能因为他不是教师出身,没当过老师吧,所以和教师关系不密切,缺少交流。1965年11月11日,我正带着学生在北京路青岛糖果厂劳动,被急急地叫回学校开会。会上暴露了学校教学管理和人际关系上的一些问题和矛盾,李彦校长作了“官僚主义”和“偏听偏信”的自我批评。这是一个不大不小的事件,但对后来“文革”中教工的派系斗争却有着潜在的影响,我们称其为“双11会议”,所以我留有深刻印象。

(四)学校班级

学校筹备基本完善。1962年秋季开始招生。

初中一年级招了六个班,因为当年有外语学科的区别,其中三个班学俄语,三个班学英语。高中一年级也招了六个班,也是三个班学俄语,三个班学英语。1962年入学的这一届高、初中学生于1965年毕业离校。

1963年,出于教室使用饱和,没有招收新生。再说根据市教育局的规定,所有民办中学被取消了高中的招生资格,这样新华中学这一年的高中部就由上届二十几个留级生和插班生组成了一个新高一班(即1966年的毕业班)。

到1964年,由于高年级人数变化而拼班,腾出了一些教室,就招收了初中一年级四个班,半年后并为三个班。1965年,第一届的高、初中毕业生离校腾出教室,就新招了初中八个班,他们分别是67届、68届初中毕业生。

上述66届那个高中班和67届、68届初中班都赶上了后来的学校“文革”,成为所谓的“老三届”。

那个年代报考中学是不分学区的,考学可根据考生填写的第一、第二志愿分层录取。低于录取线的落榜生怎么办?就会被分配或自愿选择进入民办中学,由此,各民办学校就落得一个雅号,被称为“大补丁学校”。

虽然当年入学的学生文化课基础比较差,但老师们教学授课还是非常认真的。民办学校在教学业务上一直都是归教育局管理,教师参加市里的相关教研活动,一切都与其他正规中学同步。1965年高中毕业生中有八位同学考上大学,这在当时,证明教学质量还是很不错的。

QQ截图20220809092137.png
1966年作者与教导处李明亮老师合影

(五)校办工厂

既然是民办学校,国家不提供办学经费,学校要持续办下去,靠最初那点启动集资是不行的,后面的所有开支,包括教师的工资,一切都得自筹(或许还有其他资金来源,我不知道)。按当年社会经济状况,学生缴纳的学费也不多,怎么办?根据当时的国家政策,公立学校都鼓励兴办校办工厂以增加学校收入,那民办学校就更得依靠校办工厂、勤工俭学来自给自足了。

办学第二年,学校请了曹光烈师傅来学校办厂,他开发了“研磨砂”“焊锡膏”这两种产品。这些产品生产工艺简单,占用空间又少(仅占用一间地下室),属于边沿产品,瓶贴包装是我设计的,产品销路甚好,大约给学校增加了不少收入。后来又请来了一位曹洪明师傅,搞了机械加工之类的什么生产项目,记不清了。再后来到“文革”后期学校又成立了裱画组,也有收入,不过那已是青岛六中的事了,办学经费已由国家财政拨款,学校不存在经费问题了。

我曾在刘咨老师去世前两年问过他,新华中学当年开办的集资费是多少,他已不再保密,告诉我是六万元。六万元——今天看来不起眼,可在那个年代却是一笔巨资。
(待续)


QQ截图20220809092245.png
《岛城晨曦》(木刻·张白波  1980年)

张白波,1944年10月出生,1956—1962年初中、高中就读于青岛九中。曾执教于青岛六中,系青岛画院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历任山东版画家协会副主席,青岛版画研究会会长,青岛市美协副主席,青岛美学学会副会长,青岛画院副院长。为青岛市首批拔尖人才、终身接受政府津贴的青岛市高级专家,国家艺术基金专家委员会评委。连任4届市政协委员。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国际美展,并获金、银、铜、优秀等多种奖项。1999年荣获中国版画最高奖“鲁迅版画奖”。


张白波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白波丨美术家摇篮——从新华中学到青岛六中(2)》 发布于2022-8-9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