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周丨数树深红出浅黄 - 世说文丛

学周丨数树深红出浅黄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秋深了,枫叶红了,银杏黄了……上帝打翻了调色板,毫不吝惜地把即将朽枯的树叶染成斑斓!选了一个晴朗的日子,去看看秋天的中山公园,看看四季流转中最后、也是最美的一抹彩色。

坐上公交车,走走停停,车窗是移动的观景框,一幅幅景致闪过,像一帧帧画幅,物换景移,不知不觉中到了公园。赏景一定不可匆忙,要的就是这份闲散,悠然见南山,妙在“悠然”二字中。

走进公园,但见一株古木苍苍,满树焦黄,正是:道傍高木尽依依,落叶惊风处处飞。日子就在这不知不觉当中走进了晚秋。

一直以来,觉得城市有两个地方特别富有象征意味:一是广场,二是公园。广场往往连着市政厅,市政厅里面一个个小房间里酝酿的阴谋或者阳谋会在广场上喧嚣蒸发,其结果就是暴乱。看到广场就会联想到集会,游行,口号,革命甚至流血。而公园则是百姓私生活的延伸,人们走出自己的小空间来到这里漫步,徜徉,徘徊,流连,谈情说爱卿卿我我。公园属于每个市民,它是大家的公共花园。有这样的去处,不来享受,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微信图片_20221031074357.jpg

于是,会享受的市民走进了公园。享受自己的感觉,想怎么摆POSS就怎么摆,只要自己觉得合适又不影响别人,公园就是自由的空间。相比经历沧桑的中老年人,孩子们更会享受这里的自由,当孩子们在落叶中践踏时,似乎不觉得落叶的伤痛与孩子的残忍。孩子们欢笑嬉闹,丝毫没有被秋天的肃杀之气影响心情,落叶在他们身边飞舞,没有一点颓废哀伤之感。

摄影发烧友是不会错过季节的,长枪短炮一应俱全前来捕捉时光的流转,景象的转换。专注地瞄准心仪的风景,心里就有一份美的体验。从前,摄影是很神秘的营生,自从手机可以照相,而且像素提高后,成长起一片摄影师,电脑软件代替了人力判断,每部手机里都有主人沾沾自喜的佳作,自己欣赏的就是好的艺术,真不需要莫测高深神化一种技能。

生活不容易,物价在涨,收入却降,没有美好的向往,活着可真就是受罪,风物长宜放眼量,看看风景是可以疗伤的。你在拍风景,拍风景的人在拍你。风景印进你的镜头,你却成为别人镜头里的风景。

微信图片_20221031074311.jpg

中山公园建于20世纪初。此处原系会前村村址,旧有村民360余户,多以渔业为生。1897年,德占胶州湾、租借青岛,发誓要建一个模范殖民地给老牌殖民国家看看。喜爱森林的德国人看到自己的租借地一片荒芜,植被很差,决定下大力气进行绿化,凡事认真的德国人先后于1902年和1905年将会前村全部土地收购,废村拆房,辟为植物试验场,在这里试种引进的苗木。植物实验场建林木园地约百万平方米,果木园地约4万平方米,集中世界各地的花草树木170多种、23万株。其中最富特色的是从日本移植的2万株樱花,形成了此园特有的景色,并逐渐成为以树林、果园、花木为主的公园,后取名为“森林公园”。1914年日德战争后,日本代德国统治青岛,又进一步扩种樱花,形成了一条长近1公里、贯通公园南北的樱花长廊。公园也更名为“会前公园”“旭公园”。1922年北洋政府收回青岛主权后,改名为“第一公园”。后来,国民政府北伐成功,为纪念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于1929年5月又更名为“中山公园”,此名一直沿用至今。园内的中山雕像是最近落成的,就像鲁迅公园立了一尊鲁迅雕像一样,也算是有名有实了。

公园继承了创建时的传统,每一棵树都有标牌,说明其种属科目习性特点,我觉得这是公园最有价值的部分。孔子说要“多识草木鸟兽之名”。我想孔子这句话的本意有二:一是多识草木鸟兽,便于对人进行“诗教”,也即是审美教育,因为要识草木鸟兽,就要贴近自然、观察自然,进而受到大自然的启示、感染和熏陶,内心变得纯洁、丰富而富于美感;二是这多识草木鸟兽的过程,也就是进行生态教育的过程,在这一过程里,人不仅了解自然物种的某些特征和规律,也知道了人所置身的生存环境原来是由众多物种共同营造的,人进而对其它物种有了尊重、同情和护惜的心情。

微信图片_20221031074344.jpg

一片高大的水杉吸引了我的目光,它是树中伟男,凛然正气,高秀挺拔,看到它们便心生一分敬意。还有一株白松,一棵树独自长成一道风景。这番情景让我想起圣经里面的话:“……我看见一棵大树极其高大,那树渐长,而且坚固,高得顶天,从地极都能看见;”(但以理书4:10-11)“树大条长,成为荣美,因为根在众水之旁。神园中的香柏树不能遮蔽它。松树不及它的枝子,枫树不及它的枝条,神园中的树都没有它荣美。我使它的枝条蕃多,成为荣美,以致 神伊甸园中的树都嫉妒它。”(以西结书31:7-9)

古人云:一年之计,树之以谷;十年之计,树之以木;百年之计,树之以德。苏轼有一首七律《万松亭》,慨叹麻城县令所植松树存无二三,伤来者之不嗣其意也,读来感慨良多,诗如下:

十年栽种百年规,好德无人助我仪。
县令若同仓庾氏,亭松应长子孙枝。
天公不救斧斤厄,野火解怜冰雪姿。
为问几株能合抱,殷勤记取《角弓》诗。

最好的风景一定是造物所为,木秀于林,它是不在乎风吹雨打的。坚挺的主干,枯萎的枝丫记录着成长的历史,往事的背影并不远,却已经很模糊了,有些被遗忘,有些被歪曲,唯有老树不言,真实存在,供人凭吊,引人深思。

微信图片_20221031075219.jpg

公园有一方小池塘,倒映着天光云影和树的倩影,“冷涵秋水碧溶溶,一片澄明见底空。有日晴来云衬白,几时吹落叶浮红。香啼蓼穗娟娟露,乾动莲茎淅淅风。凌晓无端照衰发,便悲霜雪镜光中。”古人体会说得透彻啊!
走在枫树丛中,红叶入眼,果真是“似烧非因火,如花不待春。连行排绛帐,乱落剪红巾。”人到中年,季节逢秋,此情此景响应着古人的诗句:

斜阳山雨外,秋色思无穷。
柳叶飘乾翠,枫枝撼碎红。
鬓毛看似雪,生计尚如蓬。
不及樵童乐,蒹葭一笛风。

美的秋景也能触动诗人心中的伤感:“秋风落叶正堪悲,黄菊残花欲待谁。水近偏逢寒气早,山深常见日光迟。愁中卜命看周易,梦里招魂读楚词。自笑不如湘浦雁,飞来即是北归时。”但美景毕竟予人美感,珍惜当下,体会造物的奇妙,才是应当的心思,谁道西风能换物,染红枫树亦多情,难道不是吗?满眼的红枫果真是“霜叶红于二月花”啊!

如果说春天,公园是樱花的海洋。那么秋天,公园就是落叶的天堂。数树深红出浅黄,秋季也要过去了,如果有空就去公园看看红枫或者银杏吧!不要等到“葡萄树枯干,无花果衰残。石榴树、棕树、苹果树,连田野一切的树木也都枯干,众人的喜乐尽都消灭”的时候……

微信图片_20221031074431.jpg



于学周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学周丨数树深红出浅黄》 发布于2022-10-30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