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周丨他年留与学书人——苏轼:齐州长清真相院舍利塔铭 - 世说文丛

学周丨他年留与学书人——苏轼:齐州长清真相院舍利塔铭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前几天有缘联系到苏轼研究专家李常生先生,他给我讲了他来山东寻找苏轼行迹的往事,告诉我,长清博物馆藏有一块苏轼书写的石碑,弥足珍贵,今天给我发来“齐州长清真相院舍利塔铭”图片,一看,碑文字迹清晰,果然不凡!查孔凡礼先生《苏轼年谱》知,铭文写于元祐二年八月二十五日,孔譜谓,《文物》杂志1983年第六期刊载韩明祥文称石碑今存,看来孔先生没有见到这块石碑。

这块石碑由齐州长清真相院住持释法泰主持镌刻。曾于宋宣和三年(1121)复刻,复刻品砌于塔身底层。八百年来,崇苏者拜谒传拓历代不绝,而今已是面目全非。幸有地宫原刻存在并面世,才使人们再睹苏书之神奇风采。1965年地宫出土之碑为青石质,纵横皆六十一厘米,厚十二厘米半。塔铭阴刻楷书,从右至左22行,每行少则6字,满行25字,字径一厘米半,全文共479字。石碑刻工精细,字字清晰,刻成后置于真相院舍利塔地宫内舍利石函上面,一直藏于地下,无一字残损,保持了原有字迹的真实面貌,堪称苏轼平生所作小楷传世精品。

齐州长清真相院舍利塔铭.png

塔铭记述了舍利的来历,元丰三年苏辙如何获得舍利,元丰七年自己授命登州经过齐州见到舍利,元丰八年(1085)苏轼由登州奉诏回京,途经长清真相院,见到即将竣工的宝塔,遂有意将其弟苏辙所得舍利捐献为父母祈福之心愿。碑铭文辞优美,禅机毕见,收录于《苏轼文集》卷十九。全文如下:

齐州长清县真相院释迦舍利塔铭并引
翰林学士朝奉郎知制诰上骑都尉武功县开国男食邑
三百户赐紫金鱼袋苏轼词并书

洞庭之南有阿育王塔,分葬释迦如来舍利。尝有作大施会出而浴之者,缁素传捧,涕泣作礼。有比丘窃取其三,色如含桃,大如薏苡。将置之他方为众生福田,久而不能以授白衣方子明。元丰三年,轼之弟辙谪官高安,子明以畀之。七年,轼自齐安恩徙临汝,过而见之。八年,移守文登,召为尚书礼部郎,过济南长清真相院,僧法泰方为砖塔,十有三成,峻峙蟠固,人天鬼神所共瞻仰,而未有以葬。轼默念曰:“予弟所宝释迦舍利意将止于此耶。”昔予先君文安主簿赠中大夫讳洵、先夫人武昌太君程氏,皆性仁行廉,崇信三宝,捐馆之日,追述遗意,舍所爱作佛串,虽力有所止,而志则无尽。自顷忧患,废而不单将二年矣。复广前串,庶几在此。泰闻踊跃,明年来请于京师,探箧中得金一两、银六两,使归。求之众人,以具棺椁。铭曰:

如来法身无有边,化为丈六示人天。
伟哉有形斯有年,紫金光聚飞为烟。
惟有坚固百亿千,轮王阿育愿力坚。
役使空界鬼与仙,分置众刹奠山川。
棺椁十袭閟精圜,神光昼夜发层巅。
谁其取此智且权,佛身普观众目前。
昏者坐受远近迁,冥行黑月堕坎泉。
分身来化会有缘,流传至今谁使然。
并包齐鲁穷海堧,犷悍柔淑冥愚贤。
愿持此福逮我先,生生世世离垢缠。

元祐二年八月甲辰

苏轼擅长写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曾经遍学晋、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长,再将王僧虔、徐浩、李邕、颜真卿、杨凝式等名家的创作风格融会贯通后自成一家。他在《次韵子由论书》中自谓:

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
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
貌妍容有矉,璧美何妨椭。
端壮杂流丽,刚健含婀娜。
……

又说:“我书造意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这都是他作为一代书家的夫子自道。黄庭坚在《题东坡字后》中写道:“元祐中锁试礼部,每来见过,案上纸不择精粗,书遍乃已。性喜酒,然不能四五龠已烂醉,不辞谢而就卧,鼻鼾如雷。少焉苏醒,落笔如风雨,虽谑弄皆有义味,真神仙中人。此岂与今世翰墨之士争衡哉!”这幅铭文正是写在元祐年间,不知黄庭坚可否见过?黄庭坚还说苏轼“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这方石碑所刻,正是苏轼老大之年渐近自然的作品。

上世纪八十年代,学校曾组织我们去过长清,看过四门塔,访过灵岩寺,可惜当时孤陋寡闻不知有此碑在,和同窗志强兄相约,疫情防控放松后,再去瞻仰一番。

四门塔.png



于学周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学周丨他年留与学书人——苏轼:齐州长清真相院舍利塔铭》 发布于2022-11-15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