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同俊丨1949年12月访苏,毛泽东专列首次编组是如何运行的 - 世说文丛

张同俊丨1949年12月访苏,毛泽东专列首次编组是如何运行的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从1949年3月开始,毛泽东一生共72次乘坐专列,在车上累计2148天。而1949年12月6日开始的访苏行程,是“毛泽东专列”的首次编组运行,今天有诸多细节还原出72年前的专列故事。

根据《驰骋版图—毛泽东专列记事》(以下简称“版图”)一书叙述,毛泽东专列这次编组运行,由三列车——前驱车5节、本务车10节、后卫车5节组成。毛泽东所乘的列车编号9002。而据《铁道部专运处四十五年》(以下简称“专运处”)一书,毛泽东乘坐的本务车是14节,出自专列业务部门,这个数字应该更为权威准确。根据《毛泽东访苏归来—1950年毛泽东在黑龙江》(以下简称“归来”)一书,前驱车编号9001,后卫车编号9003,这样,整个专列编组的序号就完整呈现出来。

“版图”一书介绍,后卫车包括两节行李车,装有各种礼品和水果、蔬菜。在青岛广为流传的是,毛泽东这次访苏带去了胶州大白菜。经《毛泽东在山东》(以下简称“在山东”)一书核实, 1949年12月1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为斯大林祝寿给山东局的电报要求:中央决定送山东出产的大黄芽白菜大萝卜大葱大梨子作寿礼。请你们接电后于3日内购买每样5000斤共2万斤,由中央派飞机到济南接运。从中知道,随毛泽东专列首次访苏的山东特产共有四种,还享受到专机待遇。

去程共有三个车头牵引过本务列车,都是哪几台车?谁驾驶的?1996年10月11日《青岛日报》的《琴岛周末》副刊,刊登文章《他为毛泽东开专列》,记叙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为毛泽东开专列,天津机务段司机孟昭勤的故事。据当时的责任编辑胡玉柱回忆,稿子是《天津日报》提供的。 

文章说,1949年12月6日,孟昭勤驾驶“胜利”型490号机车从天津赴北京站,把毛泽东从北京送到沈阳,1950年2月又从沈阳接回毛泽东。其实,这台机车当时不可能是 “胜利”型,而应该是它的前身ㄆㄒ6,在它的基础上改进的“胜利”型干线客运机车, 是1956年才由位于青岛的老四方工厂正式定型生产,已有的老车型应该在后来也统一改进,改称胜利(SL)型了。


微信图片_202212110953201.jpg

这是“胜利”型机车在四方工厂的情景


“版图”一书记载,从北京到满洲里,专列先后在山海关、沈阳更换车头。三段中先后由北京铁路局机务处处长郎觉民、天津机务处处长边光辉、沈阳铁路局机务处处长冯雅斋值乘,他们未必亲自全程驾驶,应该主要是指挥、监控,实操司机没有官方记载,很多是根据当事者回忆。据蒸汽机车老司机分析,孟昭勤驾驶这台车最远只能到达山海关,到不了沈阳。

蒸汽机车时代实行“包乘组”制度,一般一台车配几个班轮流作业。解放初期在设备、线路、人员状况限制下, “人配车”运行,司机在熟悉路段操控熟悉机车才能保证行车安全,所以换车必须换人。车头在山海关第一次更换后,孟昭勤应该换班,如果他到达沈阳也是随车而不是驾车。根据呼和浩特铁路局官方公号“草原铁路”介绍,孟昭勤后来担任该局副局长,1982年离休。
 
微信图片_202212110953202.jpg

中为孟昭勤,1953年留影


沈阳到满洲里,牵引专列的机车是后来被命名为“满洲里”号的1861号机车,现在满洲里市火车头广场陈列,图片显示是“解放”型,有介绍说是40年代日本制造的机车。和前文中误传的“胜利”型一样,1949年时它也不可能叫“解放”型,应该叫“ㄇㄎ1”型,后来改称“解放”型。这是解放初期的主力型机车,保有量很大,在它的基础上改进、定型生产了“解放”型干线货运机车。新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 “八一”号,1952年在位于青岛的四方工厂出厂时叫“ㄇㄎ1  2102”,后来才改称“解放(JF)2102”。和干线客运机车不同,这一段用干线货运机车牵引专列,也许是地形等原因需要更大牵引力。


微信图片_202212110953203.jpg


微信图片_202212110953204.jpg


微信图片_202212110953205.jpg

ㄆㄒ、ㄇㄎ是汉语拼音实行前的注音符号,这是1957年职工学习时的情景。逄淑才提供


本务列车共15节,有餐车和行李车。毛泽东乘坐倒数第三节,有四个房间,前面是会客室,中间是毛泽东房间,秘书叶子龙、警卫处长汪东兴、贴身卫士李家骥用后面两间。陈伯达和师哲、滕代远和罗瑞卿各共用一节,其他人坐卧铺车。随车还有一个连的警卫部队。

“版图”一书记载,这列车是缴获来的,原来是美国送给蒋介石的,只宋美龄坐过一次。 “专运处”一书也记载从旧中国接收了蒋介石宋美龄乘坐的公务车。这列车适应不了东北的严寒,出山海关不久暖气管冻坏,一直没修好,以致主席更换车厢。

专列经过52小时跋涉,12月9日凌晨到达满洲里,换乘了斯大林派来的专列。在苏联境内又行驶了一周,才到达莫斯科。


微信图片_202212110953206.jpg

毛泽东乘苏联专列抵达莫斯科火车站,受到苏方领导人欢迎


1950年2月17日,毛泽东结束访问离开莫斯科回国,经过10天行程,26日入境中国抵达满洲里。当晚离开满洲里时,编组第一列是空车压道开路,第二列是警卫前驱车,第三列才是主席、总理和回国人员,主席车厢在最后一节。


微信图片_202212110953207.jpg 1950年2月26日,毛泽东在满洲里火车站

微信图片_202212110953208.jpg 1950年2月27日,毛泽东和铁道部长滕代远在海拉尔车站。专列在此换车头


微信图片_202212110953209.jpg 1950年2月28日,毛泽东在哈尔滨火车站。该三张照片摘自“归来”一书


“归来”作者后来向李家骥了解到,这几张主席从满洲里到哈尔滨的照片,是一位保卫干部拍摄的。画面有抓拍的真实、生动,有专列车厢背景细节和工作场景。这次出访高度机密,不带记者,途中留下的照片很少。随行人员中只有叶子龙和东北铁路公安局局长严佑民带了相机,他负责机务、乘务人员的警卫安全,有机会在停车时接近毛泽东。

在哈尔滨、沈阳视察后,专列于1950年3月4日回京,毛泽东第一次专列出访结束。这也是他唯一一次乘专列到东北。1957年第二次访苏,毛泽东没有坐专列而是选择了乘飞机。


原载 青岛日报/观海专栏





张同俊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同俊丨1949年12月访苏,毛泽东专列首次编组是如何运行的》 发布于2022-12-11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