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零——二零零零
青岛解放后,客车生产从仿制到自行设计、生产,1954年是重要节点。这一年,顾懋林、张孝钲、李钟嶽、徐寅忠等十几位设计师,由一机部调入四方机厂,设计科成为唯一拥有客车设计权单位,工厂成为客车主导厂。
顾懋林
张孝钲
李钟嶽
从此出产的逾万辆铁路客车,影响到无数中国人半个世纪的出行和聚散。
一、 车体越来越长、越高
客车车体每一次加长、增高,都代表着产品升级、技术进步。新中国成立前就有的21型(22米),经过几年生产,1958年停产。22型、23型(23.6米)、 25型(25.5米长),六十年代开始研制,长期生产、使用,都是干线客车主型产品。
担任设计科副总设计师的顾懋林,主持了各型客车的设计研发。张孝钲、李钟嶽等设计师,参与了多型产品设计。苏联专家也给予很多技术指导。
25型空调软座车驶入深圳站
25型车打破了绿皮车的历史,有多种颜色涂装。
1958年四方工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列双层客车,1961年生产出双层客车列车组。《人民日报》进行了报道
1958年四方工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列双层客车,1961年生产出双层客车列车组。《人民日报》进行了报道
老厂区废弃的客车车间走盘
二、 运行越来越安全、快捷
五十年代末期开始,设计专家就一直为降低车辆自重、提高车速不懈努力。
1960年,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列低重心轻快稳列车,构造时速140公里,铝合金流线车体,首次采用空调。
低重心轻快稳列车硬座车厢
60年代末期,工厂设计部门受到冲击,戴仲为主组织重建了客车设计队伍。
1978年客车设计科部分同事留影
就在这个时期,工厂受命研制国家最高领导人乘用的甲级公务车和餐车,安全稳定性、乘用舒适度、公务功能性等技术指标前所未有。八十年代中期形成全系列,《青岛日报》报道,国内国际领先。
甲级公务车主任设计师是姚士衡,乙级、丙级主任设计师是顾寿璋。
设计师顾寿璋在工作
1995年,新型公务车内部
经过30多年努力,1993年试制成功准高速空调列车,试验时速达到183公里。
火车行驶必须“循轨蹈矩”,装有车轮的转向架,直接影响着载荷、安全、稳定性和舒适度。最早定型202型,最早设计U型转向架,四方工厂客车转向架设计、研制长期领先。转向架设计师张鹤宾,在结构、工艺等方面的创新建议,为车速及安全性提高做出了努力。
三、 旅行越来越舒适、环保
旅客栖身车厢,吃喝拉撒睡的必需,诗和远方的浪漫,最前端的规划者是设计师。
总设计师顾懋林,主张以人性化设计提高旅行舒适度,车内环境应既实用又美观,最早提出设立工艺美术师岗位。
各型号客车不断改进,功能不断升级,硬座、硬卧、软卧,空调车,旅游车,餐车、行李车,客车大家族日益繁荣。长期困扰环境的卫生间直排,逐渐被集便器取代。这些使出行越来越舒适愉悦,服务越来越人性化、个性化。
1992年的“希望”号旅店车
准高速餐车内部情景
四方工厂最具人性关怀的客车——健康快车,“流动的铁路医院”,由香港的基金会出资发起,1997年香港回归时开行,为边远地区群众治疗白内障,播撒爱与光明。1999年的第二列、2002年的第三列、2008年的第四列改为双层,时速由120公里提升为160公里。高玉功是唯一参与了四列车设计、制造、检修的设计师。
四、市场越来越开放、多元
六十年代初,四方工厂客车出口锡兰(今斯里兰卡),中国客车产品第一次走出国门。生产了第一批国际联运客车,车轮驶出国境。
七十年代,援坦赞客车中,周恩来送给两国总统的公务车备受称赞。
坦赞公务车会议室
坦赞客车餐车
吴冠中受命为专列画两幅非洲风景画,参与专列美工设计的朱仁普等配合吴冠中工作。吴冠中还留下了一幅俯瞰工厂交车线的精美画作。
改革开放后,四方工厂与日本企业的合作,对后来的动车引进产生影响。向缅甸、伊拉克、斯里兰卡等国家出口,客车走进更大的国际市场。
1986年客车分厂在棘洪滩建立,1995年12月,第10000辆客车下线充满标志性和仪式感。分厂逐步成为中国动车研发、生产的龙头。
上世纪末,工厂积极参与国产动车组研制,世纪之交新老厂区共同生产的“中原之星”动车组成为京广线明星。
九十年代末研制的动车在老厂区落车
传统上靠机车牵引的客车也有了强大动力,铁路乘客乘坐着风驰电掣的动车组,进入了高铁新时代。
【作者授权专稿】
图片来源:杭文、《四方机厂车辆厂志》、胶济铁路青岛博物馆、《胶济旧影》《青史“影”存》《图说老青岛:日本第一次统治时期》《胶济铁路旅行指南》(1934年)等,部分来自网络。
张同俊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