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方丨《民国名人书信选》(6) - 世说文丛

周晓方丨《民国名人书信选》(6)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你是我的生命,我的诗

龙龙[1]:  
我的肝肠寸寸地断了,今晚再不好好地给你一封信,再不把我的心给你看,我就不配爱你,就不配受你的爱。我的小龙呀,这实在是太难受了,我现在不愿别的,只愿我伴着你一同吃苦——你方才心头一阵阵地作痛,我在旁边只是咬紧牙关闭着眼替你熬着。龙呀,让你血液里的讨命鬼来找着我吧,叫我眼看你这样生生地受罪,我什么意念都变了灰了!你吃现鲜鲜的苦是真的,叫我怨谁去?  
离别当然是你今晚纵酒的大原因,我先前只怪我自己不留意,害你吃成这样,但转想你的苦,分明不全是酒醉的苦,假如今晚你不喝酒,我到了相当的时刻得硬着头皮对你说再会,那时你就会舒服了吗?再回头受逼迫的时候,就会比醉酒的病苦强吗?咳,你自己说得对,顶好是醉死了完事,不死也得醉,醉了多少可以自由发泄,不比死闷在心窝里好吗?所以我一想到你横竖是吃苦,我的心就硬了。我只恨你不该留这许多人一起喝,人一多就糟,要是单是你与我对喝,那时要醉就同醉,要死也死在一起,醉也是一体,死也是一体,要哭让眼泪合成一起,要心跳让你我的胸膛贴紧在一起,这不是在极苦里实现了我们向往的极乐,从醉的大门走进了大解脱的境界?只要我们灵魂合成了一体,这不就满足了我们最高的心愿吗?  
啊!我的龙,这时候你睡熟了没有?你的呼吸调匀了没有?你的灵魂暂时平安了没有?你知不知道你的爱正含着两眼热泪在这深夜里和你说话,想你,疼你,安慰你,爱你?我好恨呀,这一层的隔膜,真的全是隔膜,这仿佛是你淹在水里挣扎着要命,他们却掷下瓦片石块来算是救渡你,我好恨呀!这酒的力量还不够大,方才我站在旁边我是完全准备了的,我知道我的龙儿的心坎儿只嚷着:“我冷呀,我要他的热胸膛偎着我;我痛呀,我要我的他搂着我;我倦呀,我要在他的手臂内得到我最想望的安息与舒服!”——但是实际上我只能在旁边站着看,我稍微一帮助就受人干涉,意思说:“不劳费心,这不关你的事,请你早去休息吧,她不用你管!”   
哼,你不用我管!我这难受,你大约也有些觉着吧!  
方才你接连叫着:“我不是醉,我只是难受,只是心里苦。”你那话一声声像是钢铁锥子刺着我的心:愤、慨、恨、急,各种情绪就像潮水似的涌上了胸头;那时我就觉得什么都不怕,勇气像天一般的高,只要你一句话出口什么事我都干!为你我抛弃了一切,只是本分为你我,还顾得什么性命与名誉——真的假如你方才说出了一句半句着边际着颜色的话,此刻你我的命运早已变定了方向都难说哩!  
你多美呀,我醉后的小龙,你那惨白的颜色与静定的眉目,使我想象起你最后解脱时的形容,使我觉着一种逼迫赞美崇拜的激震,使我觉着一种美满的和谐。龙,我的至爱,将来你永诀尘俗的俄顷,不能没有我在你最近的旁边,你最后的呼吸一定得明白报告这世间你的心是谁的,你的爱是谁的,你的灵魂是谁的!龙呀,你应当知道我是怎样地爱你,你占有我的爱,我的灵,我的肉,我的“整个儿”。永远在我爱的身旁旋转着,永久地缠绕着,真的,龙龙,你已经激发了我的痴情。我说出来你不要怕,我有时真想拉你一同死去,去到绝对的死的寂灭里去实现完全的爱,去到普遍的黑暗里去寻求唯一的光明。咳,今晚要是你有一杯毒药在近旁,此时你我也许早已在极乐世界了。说也怪,我真的不沾恋这形式的生命,我只求一个同伴,有了同伴我就情愿欣欣地瞑目;龙龙,你不是已经答应做我永久的同伴了吗?我再不能放松你,我的心肝,你是我的,你是我这一辈子唯一的成就,你是我的生命,我的诗;你完全是我的,一个个细胞都是我的——你要说半个不字叫天雷打死我完事。  
我在十几个钟头内就要走了,丢开你走了,你怨我忍心不是?我也自认我这回不得不硬一硬心肠,你也明白我这回去是我精神的与知识的“散拿吐瑾”。我受益就是你受益,我此去得加倍地用心,你在这时期内也得加倍地奋斗,我信你的勇气这回就是你试验、实证你勇气的机会,我人虽走,我的心不离开你,要知道在我与你的中间有的是无形的精神线,彼此的悲欢喜怒此后是会相通的,你信不信?(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我再也不必嘱咐,你已经有了努力的方向,我预知你一定成功,你这回冲锋上去,死了也是成功!有我在这里,龙龙,放大胆子,上前去吧,彼此不要辜负了,再会!  

摩[2]
一九二五年三月十日早三时通

【注】
[1] 即陆小曼,陆小曼(1903-1965),江苏常州人,近代女画家。1915年就读法国圣心学堂,18岁精通英语和法文。师从刘海粟、陈半丁、贺天健等名家,父亲陆定原是财政部的赋税司司长。她1922年和王庚结婚,1925年离婚。1926年与徐志摩结婚,同年参加了中国女子书画会,1941年在上海开个人画展,晚年被吸收为上海中国画院专业画师,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曾参加新中国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画展。她擅长戏剧,曾与徐志摩合作创作《卞昆冈》五幕话剧。她谙昆曲,也能演皮黄,写得一手好文章,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和扎实的文字修饰能力。
[2] 即徐志摩,徐志摩(1897-1931),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浙江杭州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1910年入杭州府中学堂。并在校刊《友声》上发表文章,介绍自然科学知识,提倡用小说改良社会。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1926年任中央大学教授。1918年赴美国克拉克大学(Clark University)学习银行学。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加入文学研究会。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诗评》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任翻译。1925年,任北京大学教授,赴欧洲,游历苏、德、意、法等国。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1927年参与创办新月书店。次年《新月》月刊创刊后任主编。并出国游历英、美、日、印等国。《再别康桥》写于1928年11月6日,初载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1930年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同年冬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1931年初,与陈梦家、方玮德创办《诗刊》季刊,被推选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大雾在济南附近触山,飞机失事而遇难。


徐志摩致陆小曼

小曼:
如其送礼不妨过期到一年的话,小曼,请你收受这一集诗[1],算是我俩结婚一份小礼物。秀才人情当然是见笑的,但好在你的思想,眉,本不在金珠宝石间!这些不完全的诗句,原是不至半文钱,但在我在穷酸,说也脸红,已算是这三年来唯一的积蓄。我不是诗人,我自己一天明白似一天,更不须隐讳;狂妄的虚潮早经销退,余剩的只为一片鹿确的不生产的砂田,在海天的荒凉中白艾。“志摩感情之浮,使他不能为诗人;思想之杂,使他不能为文人。”这是一个朋友给我的评语。煞风景,当然,但我的幽默不容我不承认他这来真的辣入骨髓的看透了我。煞风景,当然,但同时我却感到一种解放的快乐——
“我不想成仙,蓬莱不是我的分,我只要地面,情愿安分的做人……”
本来是!如其诗句的来,诗人济慈说:“不像是叶子那么长上树枝,那还不如不来的好。”我如其曾经有一星星的本能,这几年都市的生活早就把它压死。   
这一年间我只淘成了一首诗,前途更是渺茫,唉,不来也罢,只是我怕辜负你的期望,眉,我如何能不感到惆怅!因此这一卷诗,大约是末一卷吧,我不能不郑重的献致给你,我爱,请你收了它,只当它是一件不希奇的古董,一点不成品的记念。……

志摩  八月二十三日(1927)。花园别墅。
载《当代名人书简》,永年书局,1948版

【注】
[1]诗集,即《翡冷翠的一夜》(1927新月书店),此信即为该诗集的序。


徐志摩致胡适[1]

适之:
生命薄弱的时候,一封信都不易产出,愈是知心的朋友,信愈不易写。你走后,我哪一天不想着你,何尝不愿意像慰慈那样勤写信,但是每回一提笔就觉着一种枯窘,生命、思想,哪样都没有波动。在硖石的一个月,不错,总算享到了清闲寂静的幸福。但不幸这福气又是不久长的,小曼旧病又发作,还得扶病逃难,到上海来过最不健康的栈房生活,转眼已是二十天,曼还是不见好。方才去你的同乡王仲奇处看了病,他的医道却还有些把握,但曼的身体根本是神经衰弱,本原大亏,非在适当地方有长期间的静养是不得见效的。碰巧这世乱荒荒,哪还有清静的地方容你去安住,这是我最大的一件心事。你信上说起见恩厚之夫妇,或许有办法把我们弄到国外去的话,简直叫我惝恍了这两天!我哪一天不想往外国跑,翡冷翠与康桥最惹我的相思,但事实上的可能性小到我梦都不敢重做。朋友里如彭春赞成我们俩出去一次,老梁也劝我们去,只是叫我们哪里去找机会?中国本来是无可恋,近来更不是世界,我又是绝对无意于名利的,所要的只是“草青人远,一流冷涧”。这扰攘日子,说实话,我其实难过。你的新来的兴奋,我也未尝不曾感到过,但你我虽则兄弟们的交好,襟怀性情地位的不同处,正大着;另一句话说,你在社会上是负定了一种使命的,你不能不危险地过日子,我至少决不用消极的话来挫折你的勇气。但我自己却另是一回事,早几年我也不免有一点年轻人的夸大,但现在我看清楚了,才,学,力,我是没有一样过人的,事业的世界我早已决心谢绝,我唯一的希望是能得到一种生活的状态,可以容我集中我有限的力量,在文学上做一点工作。好在小曼也不慕如何的浮荣,她也只要我清闲度日,始终一个读书人。我怎么能不感谢上苍,假如我能达到我的志愿!
留在中国的话,第一种逼迫就是生活问题,我决不能长此厚颜倚赖我的父母。就为这经济不能独立,我们新近受了不少闷气。转眼又到了阴历年了,我到哪里好?干什么好?曼是想回北京,她最舍不得她娘,但在北京教书是没有钱的,《晨副》我又不愿重去接手(你一定懂我的意思),生活费省是省,每月二百元总得有不是?另寻不相干的差事我又是不来的,所以回北京难。留在上海也不妥当,第一我不喜欢这地方,第二急切也没有合我脾胃有事情做。最好当然在家乡耽着,家里新房子住得挺顶舒服的,又可以承欢膝下,但我又怕我父母不能相谅,只当我是没有出息,这老大还得靠着家,其实只要他们能懂得我,我到十分愿意暂时在家里休养,也着实可以读书做工,且过几时等时局安靖些再想法活动。目下闷处在上海,无聊到不可言状,曼又早晚常病,连个可谈与的朋友都难得有(吴德生做了推事,忙极了的),硖石一时又回不去,你看多糟!你能早些回来,我们能早日相见,固然是好,但看时局如此凌乱,你好容易呼吸了些海外的新鲜空气,又得回向溷浊里,急切要求心地上的痛快是难的。
我们几个朋友的情形你大概知道,在君仍在医院里,他太太病颇不轻,acte headache[2],他辞职看来已有决心,你骂他的信或许有点影响。君劢已经辞去政治大学,听说南方有委杏佛与经农经营江苏教育事业的话,看来颇近情。老傅已受中山大学聘,现在山东,即日回来。但前日达夫来说,广大亦已欠薪不少,老傅去,一半为钱,那又何必。通伯、叔华安居乐业,梦麟在上海,文伯在汉口,百里潦倒在沪,最可怜。小曼说短信没有意思,长信没力气写,爽性不写,她想你带回些东西来给她,皮包、袜子之类。你的照片瘦了,倒象一个鲍雪微几[3]!
隔天再谈,一切保重。

志摩 小曼同候
十六年一月七日
(一九二七年一月七日)

来源:《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

【注】
[1]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现代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改良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胡适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与陈独秀同为五四运动的轴心人物,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曾担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中华民国驻美大使等职。胡适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193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主要作品有《白话文学史》、《中国哲学史大纲》、《胡适文存》等。
[2]英语,剧烈头疼。
[3]英语Bolshevik(布尔什维克)。


徐志摩家书

我至爱爸妈膝下:
自爱亲回硖后,儿因看妈上车时衰弱情状,心中甚为难过,无时不在念中,惟此星期预备上课,往来宁沪,迄未得暇,不曾修禀问候,不知妈到家后精神有见好否?今日在大马路遇见幼仪与朱太太买物,说起爸爸来信言,妈心感不快,常自悲泣,身体亦不见健,儿当时觉得十分难受,明知爱亲常常不乐,半为儿不孝,不能顺从爱亲意念所至。妈身体孱弱至此,儿亦不能稍尽奉养之职,即如今日闻幼仪言后,何尝不想立时回硖省候,但转念学校功课繁重,又是初初开学,未便请假,因此甚感两难,妈亦是明白人,其实何必不看开些,何必自苦如此。妈想,妈若不乐,爸爸在家当然亦不能自得,儿在外闻知,易不禁心悬两地,不能尽心教书。即幼仪亦言回家去,只见到忧愁,听到忧愁,实在有些怕去。如此一来,岂非一家人都不得安宁,有何乐趣?其实天下事全在各人如何看法,绝对满意事,是不可能的,做人只能随时譬解,自寻快乐。即如我家情形,不能骨肉常时团聚,自是一憾,但现在时代不同,往时大家庭办法决不可能,既然如此,彼此自然只能退一步想,儿虽不孝,爱亲一样有儿有孙有女,况只要爱亲不嫌,一家仍可时常相处。儿最引以为虑的,是妈妈的身体,我与幼仪一样思想,只求妈能看开些,决心养好身体,只要精神一健,肝肠自然平顺,看事情亦可从好处着想。爸爸本性是爱热闹豁达大度的,自无问题。我等亦能安命无所怨尤,岂非一家和顺,人人可以快乐安慰?妈总要这样想想才好。先前的理想现已不可能,当然只能放开,好在目前情形,并不过于不堪,妈又何必执意悲观,结果一家人都不愉快,有何好处?儿拙于口才,每次见妈,多所抱怨,又不容置辩,只能缄默,万分无奈,姑且再写此信去劝妈妈,万事总当从亮处看,一家康宁和顺,已是幸福,理想是做不到的。妈能听儿解劝,则第一要事就该自己当心养息,儿等在外做事,但盼家信来说爱亲身体康健,心怀舒畅,如得消息不安或不快,则儿等立即感受忧愁,不能安心做事矣。此点儿反复申说,纯出至诚。尚望爸爸再以此向妈妈疏说。同意好好看顾妈心,说说笑话,硖居如闷,最好仍来上海,能来儿处最佳,否则幼仪处亦好。儿懒惰半年多,忽然忙碌,不免感劳。但亦无可如何也,星一去南京,昨晚回来,光华每日有课,下星一仍赴宁。专此
敬叩金安

儿摩叩禀,小曼叩安
(一九二九)九月廿六日

载《徐志摩家书》,1949年3月1日《永安月刊》,陈从周辑



周晓方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周晓方丨《民国名人书信选》(6)》 发布于2023-1-12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