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健丨修辞学作祟 - 世说文丛

文健丨修辞学作祟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写旧体诗常常流于平庸,有些人发现既要保持诗文的原意不动,又要杜绝平庸,就发明了一种方法,那就是“换字”“变言”“改词”……这方法一旦掌握了以后,多“慎勿外传”。其实修辞学对“换字”“变言”“改词”等有一种界定,我怕“博士买驴三纸无驴”,干脆不征文献,俗言直说如此。

如宋代王安石《泊船瓜洲》诗之“春风又绿江南岸”,据说他最终以“绿”字换字了“到”或“过”或“入”或“满”等——是为“换字”。

如传说清朝曾国藩率湘军打太平天国,总一仗一仗的败,鄱阳湖口一役连自己的老命也险些不保。上书皇帝自责,疏书里有句“臣屡战屡败”。有幕僚建议把这句话改为“臣屡败屡战”,曾国藩从谏如流。结果皇帝看后不仅没罪他屡屡败仗,反而表扬了他。变“臣屡战屡败”为“臣屡败屡战”——是为“变言”。

如“21世纪经济报道”说鄱阳湖庚子年7月8日18时,主体及附近水域泛滥不止,水面已达4206平方公里,远超往年多多。洪灾肆虐不休而伤人乎、毁屋乎、百姓流离失所乎、人民疾苦乎……似乎通通可以改词以“鄱阳湖水域面积持续扩大”概之——是为“改词”。

上及几例修辞学的功夫,以愚见而言,唯“改词”最难妥善。如唐张籍《征妇怨》“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将丈夫死在战场的寡妇极大伤痛改词为“如昼烛”,是因为作者真诚;而将“人或为鱼鳖”洪灾泛滥肆虐不休改词为“鄱阳湖水域面积持续扩大”,是因为作者……?

好了,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我如果说错了,都是修辞学作祟的结果。



王晓强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文健丨修辞学作祟》 发布于2020-7-21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