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瑶本丨谈矿产开采政策的战略眼光 - 世说文丛

陈瑶本丨谈矿产开采政策的战略眼光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2013年5月20日晚饭后,逛完纽约百老汇大街的时代广场,旅行团乘坐大巴向肯尼迪国际机场驶去,车窗外辉煌的灯火渐渐隐去,14天的美国之旅只剩下最后几个小时了。
自从离开拉斯维加斯来到布法罗,我们的导游就由赵大鹏换成了曾宏。曾导是重庆人,三十来岁,高大帅气,一表人才,学识渊博,对美国的历史和现状了如指掌。我曾经在华盛顿和费城分别向他请教过美国的政治制度和中美贸易顺差等问题,他不假思索侃侃而谈,总能把问题讲得清清楚楚,让我听得明明白白。现在,他就坐在我的身旁,离到飞机场还有一段时间,我向曾导提出一个疑惑不解的问题:“美国的石油、稀土等矿产资源储量那么丰富,为什么还要大量从国外进口呢?”
他说:“美国幅员辽阔,国土面积仅次于中国,在世界上排名第四。它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煤、铁、石油、天然气、铜、锌、金、银、铀、稀土等矿产储量均居世界前列,矿产储量潜在总值居世界第一。美国联邦政府组织人力物力探明地下矿产资源,但是对于很多矿藏并不急于开采,让它们继续在地下沉睡,而是帮着别的国家开采:你没有资金,我给你贷款;你没有设备,我给你提供;你没有技术,我大力支援;你出了产品,我大量收购。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若干年后,别的国家经过开采,石油、稀土等各种矿产资源已经枯竭了,而美国还有。到那时,这些矿藏都成了稀有物资,将比黄金还贵。”
曾导喝了口水,继续滔滔不绝:“仅举稀土为例。由于稀土具有优异的磁、光、电性能,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军事和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是名副其实的‘万能之土’。在工业领域,稀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钢铁中加入极少量稀土就能明显提高钢材的强度、耐磨性和抗腐蚀性能力,稀土还是电子、激光、核工业、超导等诸多高科技的润滑剂,因此被称为‘工业维生素’;在军事领域,几乎所有高科技武器都有稀土的身影,包括导弹、飞机、坦克等等;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的手机、电脑、数码相机、高清屏幕等也都离不开稀土。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了稀土,将会面对怎样的局面呢?《华尔街日报》曾经回答过这个问题——如果没有稀土,我们将不再有电视屏幕、电脑硬盘、光纤电缆、数码相机和大多数医疗成像设备,还得告别航天发射和卫星,全球的炼油系统也会停转……换句话说,稀土作为当今世界最宝贵、最关键的战略资源之一,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承受断供稀土的风险。
“由于稀土的不可替代性、不可再生性和稀缺性,部分稀土的价格已经超过了黄金。可是,被称为黄金土壤的稀土,一直以来却被我们贱卖;日本和美国从中国大量进口,大量储存,和石油一样,因为它将稀缺,它会增值呀!
“美国为什么自己有石油、稀土却大量从国外进口,就是这个道理。大叔听明白了吧!”
“领教!谢谢曾导!”
原来是这样!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当地时间晚上9点10分,大巴抵达肯尼迪机场。“再见!”我和曾导恋恋不舍握手道别。
坐上飞机,曾导的形象在脑海中挥之不去,曾导的话音依旧在耳畔回响,我的思维继续着曾导的话题——美国廉价购买各国的石油、稀土等宝贵资源,让自己的矿藏在地下沉睡增值……有的国家却只顾眼前利益,对矿产资源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并且大量出口,GDP是上去了,可是给子孙后代留下些什么?如何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值得深思!再说,凭矿产资源出口换来的GDP增长对于提高国家的实力又有多少价值呢?
做人要有点战略眼光。一个国家,是不是更当如此?
 ——写于2013年5月末
 
【附录1】 《WTO稀土争端案中国“一审”败诉》

长期以来中国以仅占世界23%的稀土储量,供应全球90%以上的稀土市场。拥有丰富稀土资源的美国等西方国家,并不开采自己的稀土,而是大量进口来自中国的稀土。中国在开采稀土时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
此次诉讼涉及的稀土、钨、钼均为稀有金属,在冶金、机械、化工、航天等领域应用广泛,属于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均被中国列入实行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的货物。
——摘自2014年3月27日《青岛早报》

【附录2】 关于稀土

2011年,中国几乎以一己之力供应着全世界的稀土资源。那么,中国的稀土主要出口到哪些国家呢?从2017年的数据来看,日本是中国稀土的最大进口国,占到了中国出口总量的39%,美国次之,占到了20%左右。反过来看,这两个国家的进口稀土绝大部分都来自中国。
需要注明的是,美国的情况和日本不太一样。美国的稀土资源本来是比较丰富的,全球最大的单一氟碳铈矿就位于美国加州的芒廷帕斯矿(占全球的13%)。有人预计如果美国的87家矿山全部开工,可以满足全世界280年的商业需求。不过,由于开采稀土会造成环境污染等影响,美国已几乎关闭了所有的87家大型稀土矿,目前的稀土资源主要依赖进口。
在过去,由于生产加工技术落后以及走私猖獗,我们曾陷入“稀土卖了白菜价”的尴尬处境。以前美、加等国放着本国的稀土资源不开采,日本更是大量进口中国的稀土储备起来,都是为了储备这一战略资源。
在产量方面,全世界2018年的稀土总产量是17万吨,中国一家占了七成(约12万吨),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其他国家加起来的产量还不到中国的一半。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还是全世界唯一能够提供全部17种稀土金属的国家,特别是军事用途突出的重稀土。
——2019年5月5日摘自网络


陈瑶本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陈瑶本丨谈矿产开采政策的战略眼光》 发布于2023-2-24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