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龙丨短处 - 世说文丛

阿龙丨短处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清初绘画史上,石涛是重要人物,反对风靡画坛的仿古之风,主张“笔墨当随时代”、“搜尽奇峰打草稿”,实现“法自我立”,他的山水、花果、人物、兰竹等领域的画作算做到了“立法”,仿袭他的后人不少。未成名或成名之初,有人揭他老底,说石涛画许多形体从元朝的倪云林而来,包括一种尖细的书体。也有人传他的艺术形体中还可见黄公望、王蒙、吴镇等人的风调,暗指石涛摹元四家笔墨,师承不明。这不也是仿古?一而再的风言让石涛老不乐意。当时,金陵的龚半千、石溪,安徽的梅清,江西的八大山人,当然还有石涛,他们的作品处主流之外,艺术价值尚未获得认可,被人揭短甚至嗤之以鼻,或有人想从其身上碾过去是能理解的。

乾隆年间,扬州蜀冈平山堂前有数株老梅,清幽古朴,堂东万松龄上层叠十亩梅园,人称“小香雪”。每年赏梅人潮中有位老人,舟车百里赶去一探梅花,“游人争乞诙谐句,知是钱塘袁子才。”此人正是袁枚。其时金陵城袁枚随园中有梅花七百余株,繁花蔚为壮观。袁枚族孙袁起《随园图说》记载:“疏影横坡、寒香成海,不啻罗浮、邓尉间也。”但袁枚认为随园梅花不如小香雪的优秀,于是每年平山堂梅花盛时不惜往来邗上一睹。如袁枚般的文人,吃不厌脍,诗不厌赏,肯承认自家的东西不如外边的很不容易,莫非家花不如野花香之故?不过,他断不会自揭《随园食单》短处,那是件精美艺术品。

物有一长必有一短。世无伟人,也无圣人。再完美的文学作品的短处也举不胜举。揭短类似批评,只赞不揭往往丧失文学评论的价值,赞过了头常遭人唾弃。古人的批评精神不知缘何强于今人,西方胜于东方,大概并非仅靠理性和感性能解决的问题,或还涉及道德原则。刘禹锡说:“诗中用茱萸字者凡三人。杜甫云‘醉把茱萸子细看’,王维云‘遍插茱萸少一人’,朱放云‘学他年少插茱萸’,三君所用,杜公为优。”遍览群书的洪迈又例举了十余家唐人七言诗句,其中涉及白居易、王昌龄、卢纶等著名诗人,他也认为“比之杜句,真不侔矣”。今日看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因立于更高审美层面而争得了世人更浓厚的同感。同样“少一人”,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把对情感的审美再推进了一步。若揭短不慎,即成诽谤。班固论司马迁《史记》“是非颇谬于圣人……”王允说:“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流于后世。”北宋沈括认为这是观念问题,《史记》绝非“谤书”。沈括在《梦溪笔谈》一则中说:“班固批评司马迁的是非观念与圣人多相乖违,这议论很不恰当。”

敢揭天下之短的要数宋太宗。赵光义把孟昶的二十四句话编辑为十六个字:“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令各州、府、县的衙署勒石一块,作为“戒石铭”立于堂前,时时可见并能看清楚明白。太宗眼里,人性可疑,于是揭了它的短,打了天下官员的脸,也抡圆胳膊猛抽了自己的脸。历史证明,建立在真实之上的不信任比建立在虚假之上的信任可靠得多,否则,仰脸天空呐喊,天空却不存在。当然,鲁迅先生也说:“事实常没有字面这么好看。”古书记:犬长四尺为獒。獒比犬凶猛多了。

写于2019年
整理于2020年

短处.jpg

作者简介:阿龙,高密人,1965年生,大学新闻系毕业。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高密市作协副主席。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散文专著《老家三部曲》:包括短篇散文集《发现高密》、中短篇散文集《夷地良人》和长篇散文《五龙河》。单篇(组)散文、诗歌散见于全国各大报刊。获第四届风筝都文化奖,第二届齐鲁散文奖。


阿龙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阿龙丨短处》 发布于2023-3-2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