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方丨《民国名人书信选》(8) - 世说文丛

周晓方丨《民国名人书信选》(8)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梁启超[1]致思顺[2]

昨日松坡图书馆成立,馆在北海快雪堂地方好极了,你还不知道呢,我每来复四日住清华三日住城里,入城即住馆中,天阴雨,我读了一天的书,晚间独酌醉了,好孩子别着急,我并不怎么醉,酒亦不是常常多吃的。书也不读了,和我最爱的孩子谈谈罢,谈什么,想不起来了。你报告希哲[3]在那边商民爱戴的情形,令我喜欢得了不得。我常想,一个人要用其所长(人才经济主义)。希哲若在国内混沌社会里头混,便一点看不出本领,当领事真是模范领事了。我常说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士大夫救济天下和农夫善治其十亩之田所成就一样。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去做,便是第一等人物。希哲这样勤勤恳恳做他本分的事,便是天地间堂堂地一个人。我实在喜欢他。好孩子,你气不忿弟弟妹妹们,希哲又气不忿你,有趣得很,你请你妈妈和我打弟弟们替你出气,你妈妈给思成们的信帮他们,他们都拍手欢呼胜利,我说我帮我的思顺,他们淘气实在该打。平心而论,爱女儿哪里会不爱女婿呢,但总是间接的爱,是不能为讳的。徽音我也很爱她,我常和你妈妈说,又得一个可爱的女儿。但要我爱她和爱你一样,终究是不可能的。我对于你们的婚姻,得意得了不得,我觉得我的方法好极了,由我留心观察看定一个人,给你们介绍,最后的决定在你们自己,我想这真是理想的婚姻制度。好孩子,你想希哲如何,老夫眼力不错罢。徽音又是我第二回的成功。我希望往后你弟弟妹妹们个个都如此。这是父母对于儿女最后的责任。我希望普天下的婚姻都像我们家孩子一样,唉,但也太费心力了。像你这样有这么多弟弟妹妹,老年心血都会被你们绞尽了,你们两个大的我所尽力总算成功,但也是各人缘法侥幸碰着,如何能确有把握呢?好孩子,你说我往后还是少管你们闲事好呀,还是多操心呢?你妈妈在家寂寞得很,常和我说放暑假时候很高兴,孩子们都上学便闷得慌,这也是没有法的事。像我这样一个人,独处一年我也不闷,因为我做我的学问便已忙不过来;但天下能有几个像我这种脾气呢?王姑娘近来体气大坏,因为你那两个殇弟产后缺保养,我很担心,他也是我们家极重要的人物。他很能伺候我,分你们许多责任,你不妨常常写些信给他,令他欢喜。我本来答应过庄庄,明年暑假绝对不讲演,带着你们玩一个夏天。但前几天我已经答应中国公学暑期学校讲一个月了。他们苦苦要我去,我耳朵软答应了。我明春要到陕西讲演一个月,你回来的时候还不知我在家不呢?酒醒了不谈了。

民国十二年十一月五日

【注】
[1]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与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世称“康梁”,是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曾任清华大学国学院教授。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2]梁思顺(1893—1966)生于广东新会,梁启超长女。毕业于日本女子师范学校。她自幼受到父亲的熏陶和教育,爱好诗词和音乐。梁启超在世时,思顺长期担任父亲助手,并尽心照顾自己的弟弟妹妹。在梁启超流亡日本期间,她曾担任梁启超的日语翻译。梁启超逝世后,她精心保存了父亲的许多信件,后来成为《梁启超年谱长编》的重要素材。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编有《艺蘅馆词选》,此书1908年初版,后多次再版,是研究梁启超学术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
[3]周希哲,马来西亚华侨,梁启超的学生。与梁思顺于1914年左右结婚,后任驻菲律宾、加拿大等国外交官。1938年去世。

 给孩子们书

一个多月没有写信,只怕把你们急坏了。
不写信的理由很简单,因为向来给你们的信都在晚上写的。今年热得要命,加以蚊子的群众运动比武汉民党还要厉害,晚上不是在院中外头,就是在帐子里头,简直五六十晚没有挨着书桌子,自然没有写信的机会了,加以思永回来以后,谅他去信不少,我越发落得躲懒了。
关于忠忠学业的事情,我新近去过一封电,又思永有两封信详细商量,想早已收到。我的主张是叫他在威士康逊把政治学告一段落,再回到本国学陆军,因为美国决非学陆军之地,而且在军界活动,非在本国有些“同学系”的关系不可以。至于国内何校最好,我在这一年内切实替你调查预备便是。
思成再留美一年,转学欧洲一年,然后归来最好。关于思成学业,我有点意见。思成所学太专向了,我愿意趁你毕业后一两年,分出点光阴多学些常识,尤其是文学或人文科学中之某部门,稍为多用点工夫。我怕你因所学太专门之故,把生活也弄成近于单调,太单调的生活,容易厌倦,厌倦即为苦恼,乃至堕落之根源。再者,一个人想要交友取益,或读书取益,也要方面稍多,才有接谈交换,或开卷引进的机会。不独朋友而已,即如在家庭里头,像你有我这样一位爹爹,也属人生难逢的幸福,若你的学问兴味太过单调,将来也会和我相对词竭,不能领着我的教训,你全生活中本来应享的乐趣也削减不少了。我是学问趣味方面极多的人,我之所以不能专积有成者在此。然而我的生活内容,异常丰富,能够永久保持不厌不倦的精神,亦未始不在此。我每历若干时候,趣味转过新方面,便觉得像换个新生命,如朝旭升天,如新荷出水,我自觉这种生活是极可爱的,极有价值的。
看越觉得这话亲切有味。凡做学问总要“猛火熬”和“慢火炖”两种工作,循环交互着用去。在慢火炖的时候才能令所熬起的起消化作用融洽而实有诸己。思成,你已经熬过三年了,这一年正该用炖的工夫。不独于你身子有益,即为你的学业计,亦非如此不能得益。你务要听爹爹苦口良言。庄庄在极难升级的大学中居然升级了,从年龄上你们姊妹弟兄们比较,你算是最早一个大学二年级生,你想爹爹听着多么欢喜。你今年还是普通科大学生,明年便要选定专门了,你现在打算选择没有?我想你们弟兄姊妹,到今还有一个学自然科学,很是我们家里的憾事,不知道你性情到底近这方面不?我很想你以生物学为主科,因为它是现代最进步的自然科学,而且为哲学社会学之主要基础,极有趣而不须粗重的工作,于女孩子极为合宜,学回来后本国的生物随在可以采集试验,容易有新发明。截止到今日止,中国女子还没有人学这门(男子也很少),你来做一个“先登者”不好吗?还有一样,因为这门学问与一切人文科学有密切关系,你学成回来可以做爹爹一个大帮手,我将来许多著作还要请你做顾问哩!不好吗?你自己若觉得性情还近,那么就选他,还选一两样和他有密切联络的学科以为辅。你们学校若有这门的好教授,便留校,否则在美国选一个最好的学校转去,姊姊哥哥们当然会替你调查妥善,你自己想想定主意吧。
专门科学之外,还要选一两样关于自己娱乐的学问,如音乐、文学、美术等。据你三哥说,你近来看文学书不少,甚好甚好。你本来有些音乐天才,能够用点功,叫他发荣滋长最好。
姊姊来信说你因用功太过,不时有些病。你身子还好,我倒不是十分担心,但做学问原不必太求猛进,像装罐头样子,塞得太多太急不见得便会受益。我方才教训你二哥,说那“优游涵饮,使自得之”,那两句话,你还要记着受用才好。
你想家想极了,这本难怪,但日子过得极快,你看你三哥转眼已经回来了,再过三年你便变成一个学者回来帮着爹爹工作,多么快活呀!
思顺报告营业情形的信已到。以区区资本而获利如此甚丰,实出意外,希哲不知费多少心血了。但他是一位闲不得的人谅来不以为劳苦。永年保险押借款剩余之部及陆续归还之部,拟随时汇到你们那里经营。永年保险明年秋间便满期。现在借款认息八厘,打算索性不还他,到明年照扣便了。又国内股票公债等,如可出脱者(只要有人买),打算都卖去,欲再凑美金万元交你们(只怕不容易)。因为国内经济界全体做产即在目前,旧物只怕都成废纸了。
我数日前因闹肚子,带着发热,闹了好几天,旧病也跟着发得厉害。新病好了之后,唐天如替我制一药膏方,服了三天,旧病又好去大半了。现在天气已凉,人极舒服。

民国十六年八月二十九日

致顺[1]、成[2]、永[3]、庄[4]书

五月七日正午接到温哥华安电,十分欣慰。六日早晨你妈妈说是日晚上六点钟才能到温,到底是不是?没出息的小庄庄,到底还晕船没有?你们到温那天,正是十五,一路上看着新月初升直到圆时,谅来在船上不知蹭了多少次“江上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照初人”了。我晚上在院子里徘徊,对着月想你们,也在这里唱起来,你们听见没有?
我多少年不做诗了,君劢[5]的老太爷做寿,我忽然高兴做了一首五十五韵的五言长古,极其得意,过两天抄给你们看。
我近来大发情感,大做其政论文章,打算出一份周报,附在“时”、“晨”两报送人看,大约从六月初旬起便发印。到我要讲的话都讲完,那周报也便停止,你们等着看罢。
我前几天碰着一件很窘的事——当你们动身后,我入京时,所谓善后会议正在闭会。会议的结果,发生所谓宪法起草会者,他们要我做会长。由林叔叔来游说我,我已经谢绝,以为无事了。不料过了几天,合肥派姚震[6]带来一封亲笔信来,情词恳切万分。那姚震哀求了三个钟头,还执着说:“一次求不着,就跑两次、三次、五次天津,口口要答应才罢。”吾实在被他磨不过,为情感所动,几乎松口答应了。结果只得说容我考虑,一礼拜回话。我立刻写信京、沪两处挚友商量,觉得不答应便和绝交一样,意欲稍为迁就。到第二天平旦之气一想,觉得自己糊涂了,决定无论如何非拒绝不可。果然隔一天京中的季常、宰平[7]、崧生[8]、印昆、博生,天津的丁在君[9]一齐反对,责备我主意游移,跟着上海的百里[10]、君劢、东荪来电来函,也是一样看法,大家还大怪宗孟[12],说他不应该因为自己没有办法,出这些鬼主意,来拖我下水。现在我已经有极委婉而极坚决的信向段谢绝了。以后或者可以不再来麻烦。至于交情呢,总不能不伤点,但也顾不得了。
政局现有很动摇的样子。奉天新派五师入关,津浦路从今日起又不通了。但依我看,一两个月内还不会发生什么事,早则八月,迟则十月,就难保了。
忠忠[13]也碰着和我所遭相类的事。你二叔今日来的快信,寄给你们看。信中所讲那陈某我是知道的,纯粹是一个流氓,他那个女孩也真算无耻极了。我得着你二叔信,立刻写了一千多字的信严重告诫忠忠。谅来这孩子不致被人拐去,但你们还要随时警告他。因为他在你们弟兄姐妹中性情是最流动的,你妈妈最不放心也是他。
思永要的书,廷灿今日寄上些,和我说真实话。
成、永二人赶紧各照一相寄给我看。我本来打算二十后就到北戴河去,但全国图书馆协会月底在京开成立会,我不能不列席,大约六月初四五始能成行。

民国十四年五月九日[14]

【注】
[1]即梁思顺,梁启超长女。参见《梁启超致梁思顺》注释。
[2]即梁思成(1901-1972),梁启超长子,建筑大师,中国古建筑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出生于日本东京,原籍广东新会。曾任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中国营造学社法式组主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联合国大厦顾问设计师、任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中央研究院院士。主要著作有《汉代建筑式样与装饰》《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和艺术》《中国建筑与中国建筑师》《中国建筑的特征》《东亚城市建设与改造》等。
[3]梁思永(1904-1954),梁启超次子,中国现代考古学家,近代田野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广东新会人。
[4]梁思庄(1908-1986),梁启超的次女。出生于日本神户,祖籍广东新会,著名图书馆学家、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曾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精通英、法、德、俄等多门语言。
[5]张君劢(1887-1969),江苏嘉定人。政治家、哲学家,中国民主社会党领袖。曾留学日本、德国,学习政治经济与哲学。曾参与组织中国民主同盟,国民党逃台后,张君劢在海外组织“中国自由民主战斗同盟”,以“第三势力”自居。张君劢一生未置产业,仅靠稿费与少量养老金维持,生活清苦。
[6]姚震(1885—1935),安徽贵池人,字次之,光绪举人,早年留学日本,若早稻田大学学法律。归国后,曾任清政府大理院推事。后依附袁世凯、段琪瑞。安福国会议员,为安福系骨干。
[7]宰平(1879—1960),即林志钧,字宰平,福建闽侯人。近代著名学者,清华国学研究所任教。在文学、法学、佛学、诗文、书画等方面均有造诣。主持编辑过《饮冰室合集》。
[8]崧生(1877—1941),即刘崇佑,字崧生,光绪举人。留学日本,毕业于早稻田大学。1920年代著名律师。
[9]丁在君,即丁文江,字在君。见《丁文江致张学良的公开信》注释。
[10]百里(1882—1938),即蒋方震,字百里,晚号澹宁,笔名飞生、余一等,浙江海宁人。民国上将。先后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及代理陆军大学校长。是把近代西方军事理论系统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代表作是《国防论》《欧洲文艺复兴史》。
[111东荪(1886—1973),即张东荪,原名万田,字东荪,曾用笔名圣心,晚年自号独宜老人,浙江杭州人。现代哲学家、政治活动家、政论家、报人。曾为研究系、中国国家社会党、中国民主社会党领袖之一,曾任中国民盟中央常委、秘书长。
[12]宗孟(1876—1925),即林长民,幼名则泽,字宗孟,自称苣苳、苣苳子,又号桂林一枝室主,晚年号双栝庐主人(卒后徐志摩有《哀双栝老人》),福建闽侯人。有女林徽因,为建筑学大家,在诗歌、戏剧、散文方面颇有造诣,林长民之婿即梁启超之子梁思成。
[13]即梁思忠(1907—1932):梁启超三子,1907年生于日本,自清华毕业后到美国留学,先后在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和西点军校学习。毕业回国后加入国民革命军。因其留学资历和才干,很快升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炮兵上校。在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中表现出色。后不慎患病,贻误治疗而逝。
[14]1925年5月9日。

梁启超.png

选自周晓方编著《民国名人书信选》



周晓方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周晓方丨《民国名人书信选》(8)》 发布于2023-4-14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