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知生丨黄埔四期张汉铎 - 世说文丛

李知生丨黄埔四期张汉铎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张汉铎.png
这是现存于广州黄埔军校档案馆的张汉铎入校照片和通讯地址

张汉铎(1901~1984),字铁铮,又名立勉,青岛市即墨区鳌山卫街道水泊村人(原即墨二区鳌山卫镇)。出生于一个耕读之家,小时先入私塾,后又上新式学校。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期,张汉铎在即墨县立师范速成班毕业后,曾经在鳌山卫绕山河村小学任教,因为本村张氏族人闹纠纷,他无奈下愤而出走参军。1925年秋天,在国民党山东地下党的推介下,前去广东报考黄埔军校第四期。入伍后经过短期受训,期满后于1926年1月入第四期步科第一团学习,在当年的10月毕业,分配到部队担任下级见习军官。

张汉铎2.png
这是广州黄埔军校研究会研究员陈玉欢在《黄埔军校第四期研究》一文中有关张汉铎的资料简介

1927年春天,由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北伐拉开序幕,北伐军势如破竹,一路北上,张汉铎在历次战役中作战勇敢,带兵有方,由排长、连长至北伐结束升迁为营长,到上海“八一三”会战时,任中央嫡系部队王耀武的88师中校副团长。
1938年,在抗日正面战场武汉会战的万家岭战役中,张汉铎以国民革命军74军51师301团上校团长,配合张灵甫的305团攻打张古山,堵死了日军的退路。在这场恶战中张汉铎负伤,其部下两个营长牺牲,全团损失惨重,战后仅剩数百人。
伤愈后,张汉铎退居二线,在重庆大后方训练新兵,补给前方一线部队,直至日本投降。光复后张汉铎回南京作日俘遣返工作,由于厌倦了多年的军旅生活和反对内战,遣返日俘后回青岛闲居了两年,1947年冬天,被时任济南第二绥靖区司令、兼山东省主席的老上级王耀武请出,出任整编新三十二师三十六旅少将旅长(师级),守备济南以东的张店地区。
1948年春天,解放军山东兵团发起胶济铁路西段周张战役,张汉铎的三十六旅在周村任守备,被聂凤智的胶东九纵冒雨突袭,一举突入城内,将三十六旅全歼,张汉铎在督战中脚部受伤后被俘。在华东军区关押时期,曾经和后来被俘的王耀武会面,王耀武知悉他不久会被释放,嘱托他能照顾其家属。释放后张汉铎到达南京,登报声明退出军界,随后去了香港,曾经在香港某学校任教多年,1984年在香港去世,终年84岁。
山东报考黄埔四期的人数共有58人,现在的青岛所管辖地区,惟有即墨的张汉铎一人。张汉铎不但为青岛、即墨惟一一人,而且在四期的将军录中赫赫有名,为山东四期黄埔生的佼佼者。由于张汉铎转战南北多在外省,军旅生涯飘忽不定,由此生平事迹非常模糊,多为家乡人所不知。
与张汉铎同期毕业的黄埔四期学员,共产党方面著名人物有元帅林彪,上将肖克。国民党方面有张灵甫、李弥、阚汉骞等,这三个国军方面的中将军长,在三年内战时期都在山东带兵作战,特别是李弥的第八军和阚汉骞的五十四军,在胶东三年几乎和胶东解放军对垒始终。

张汉铎3_副本.png
1932年张汉铎在南昌任江西省地方部队教官时,黄埔同学赠送的铭文礼品瓷器,铭文为:“汉铎学长雅玩,学弟郭磊之敬赠、于洪都、一九三二年”,洪都是南昌市的旧称

张汉铎4.png
位于即墨鳌山卫泊子村的张汉铎故居,青岛地铁11号线路从其故居侧通过

原载作者轻博客2019-12-05


李知生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李知生丨黄埔四期张汉铎》 发布于2023-4-19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