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瑶本丨克里姆林宫游记 - 世说文丛

陈瑶本丨克里姆林宫游记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我们乘国航的波音777从北京飞抵莫斯科时天色已晚,在莫斯科东郊茂密的橡树林中的一家宾馆里住了一宿。

早饭后,我们乘车去市中心参观克里姆林宫。5月末的莫斯科,春光明媚,一路上绿树葱茏,鲜花似锦,一座座富丽堂皇的古建筑和一些高大雄伟的现代建筑掩映于绿树中。广场上、公园里随处可见一些造型生动、古朴典雅的铜塑像和石雕像。一处处公园、一条条林荫道和众多的街心花园,使整座城市淹没在一片绿海中,故莫斯科有“森林中的首都”之美誉。

克里姆林宫南临莫斯科河,西北接亚历山大罗夫斯基花园,东与红场相连,周长2000多米,18座大小形状各异的尖形塔楼参差错落地分布在三角形(严格地说是不规则的六边形)的宫墙上。最著名的一座是东侧面对红场高67米的斯巴斯克塔楼,塔楼下面的大门是克里姆林宫的正门;塔楼上部四面装有6米高的自鸣钟,每过一刻钟就敲响一次,洪亮的钟声传得很远,这就是著名的克里姆林宫的钟声;塔尖上是克里姆林宫最亮的那颗红宝石五角星,在湛蓝的天空里闪闪发光,这就是著名的克里姆林宫的红星。而最高的塔楼是克里姆林宫西侧的圣三一塔楼,塔楼高80米,塔身呈赭红色,塔尖凌空耸立,气势雄伟,塔楼下是进出克里姆林宫的主要通道。克里姆林宫是世界五大著名宫殿之一,是俄罗斯的心脏,是俄罗斯的象征;历史上是历任沙皇的皇宫,现在是俄罗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总统府所在地。

1圣三一.jpg 斯巴斯克塔楼

1双头鹰国徽.jpg “双头鹰”国徽

我们经过库塔菲娅塔楼,脱帽通过圣三一塔楼下的大门,进入克里姆林宫。宫墙内,殿宇轩昂,教堂耸峙,花草繁茂,林木葱郁(与北京故宫的光秃秃大相径庭),仿佛是一个大公园。门内左侧米黄色的建筑是军械库,右侧一座大理石和玻璃结构的现代化大楼是大会堂,大会堂显眼的标志是顶部金色的双头鹰国徽。骄傲的双头鹰一个头雄视着西方,一个头觊觎着东方。1917年“双头鹰”被苏维埃政府废除;1993年,“双头鹰”又重新回到俄罗斯的国徽上。

前行不远右转是15-16世纪建成的教堂广场,广场上有伊凡钟楼和圣母升天教堂、天使报喜教堂、天使长大教堂和多棱宫等。

2伊凡钟楼.jpg 伊凡钟楼

伊凡钟楼由意大利建筑家弗里亚茨因设计建造,是克里姆林宫的最高建筑,外貌呈八棱柱体,层叠状,每一棱面的拱形窗口置有自鸣钟,白墙金顶的颜色和81米的身量,看起来既素净又挺拔。

4.jpg 钟王

钟楼右侧摆放着一口大钟,造于1735年,高6.14米,直径6.60米,重200多吨,被称为世界钟王。钟王不仅体量惊人,而且钟面上铸有女皇、沙皇和美丽的天使等精美的浮雕,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钟王虽大,却是残品,下角处断下近似梯形的一块,重达11.5吨,倚在钟座边,缺口处成了一个黑洞,像一个豁齿的老人。铸成之后,因为太重了,从来就没有被敲响过,因此被称作“世界上从未敲响的钟”。这使我想起了悬挂在北京大钟寺里漂亮完美的永乐大钟,论体重不足钟王的四分之一,却是一件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工艺品。轻击时钟声深沉圆润,重击时钟声浑厚洪亮,每当撞响时,那激越、磅礴的钟声在悠悠碧空中传得很远,几十里外都能听得到。 

3炮王.jpg 炮王

伊凡钟楼左侧距钟王不远处是炮王,造于1586年,长5.34米,口径0.92米,重40吨,炮膛内可容3个人同时进入。炮口下垒着4个大铁球炮弹,每个重2吨(俄罗斯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制造的物品巨大笨拙;不像它的邻国日本,制造的物品小巧精致)。炮座上铸有雄狮与长蛇搏斗的浮雕和沙皇费多尔骑马像。它和从未敲响过的钟王命运相似,从未发射过一枚炮弹,是尊“处女炮”。

虽然巨大却丧失了功能的这一钟一炮两个“王”,摆放在伊凡钟楼前显眼的地方供人观赏,真不明白这是炫扬荣耀还是显示耻辱?   

5月末的莫斯科正是丁香花盛开的季节(约比青岛晚50天),伊凡钟楼周围茂盛的紫丁香散发着浓烈的独特的芳香。同行的小单打扮得像只花蝴蝶,在丁香花间摆出不同的姿势,让我用她的大相机给她拍照留念。

广场上的教堂建筑很有特色,白色的外墙和金色的洋葱头圆顶,高耸的塔尖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中国的宗教建筑不管是道教的庙宇还是佛教的寺院,基本上一个样式,大屋顶,歇山式……西方的教堂建筑却千姿百态各不相同,每一座都有它独特的风貌。

6圣母升天大教堂_副本.jpg圣母升天大教堂

广场北侧有五个金色圆顶的是圣母升天大教堂,建于15世纪后期,其山字形拱门和金色圆塔光彩夺目,教堂内墙壁上和顶棚上有很多圣像画和彩色浮雕,皆出自名家之手,价值连城。圣母升天大教堂一直作为俄罗斯国家教堂,历代大公和沙皇均在这里进行加冕礼,历代俄罗斯东正教总主教死后都在这里安息。听说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曾在这座教堂被逐出教门。

天使报喜教堂毗邻莫斯科河,规模虽然不大,却独具魅力,顶端有9个金色圆顶,造型美观,所以被称作“金色穹顶”。这里是皇族子孙们接受洗礼和举行婚礼的地方。神龛上精美的雕塑,墙壁上鲜艳的彩绘,把教堂装饰得富丽堂皇。教堂里的圣像是俄罗斯最古老的圣像之一,拥有巨大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天使长大教堂又名圣弥厄尔大教堂(和青岛浙江路的天主教堂同名)是一座东正教教堂,位于伊凡钟楼南侧,是由意大利建筑师于1505年至1508年设计建造的,里面供奉着大天使长圣弥厄尔。这里是历代君王的陵寝,铜棺内安放着52位大公和沙皇的遗体。

西方的皇帝、主教不造陵墓,不用珍贵的物品陪葬,选择在教堂的一角安顿自己的遗体,不仅节省了大量金钱,西方世界没有人敢在教堂内肆意妄为,也就没有了被盗墓毁尸之虞。不像中国帝王,生前大兴土木,建造地下宫殿。死后葬入这个“陵”那个“陵”的,墓中有大量珍贵的陪葬品,恰恰催生并繁荣了中国一个特有的行业——盗墓!致使墓主人死后也不得安宁。举清东陵为例,经过两次被盗,14座陵寝,包括康熙、乾隆、同治、慈禧等157人几乎无一幸免。孙殿英盗墓时,为了取得衣裳,派手下人将慈禧的尸体剥了个精光;为了取出口中的明珠,用刀子把慈禧的嘴巴割开……慈禧强悍一世,怎么也不会想到,死后会落得个尸骨被辱的下场(早知如此,杀死她也不敢厚葬了)。最惨的是明朝万历皇帝朱翊钧。1956年,郭沫若、吴晗等人借着考古的幌子对定陵进行了发掘,大量珍贵文物被毁于一旦;十年后又被红卫兵以“打倒保皇派”为由,把朱翊钧的尸骨从定陵拖出来焚骨扬灰,哪里有什么“入土为安”?——都是丧葬方式不当惹的祸!看起来,西方帝王对自己死后的安排比较明智。如今一些领袖人物死后不留骨灰实行海葬,是否因为领悟了历史的教训,不得而知。

扯得远了,言归正传。

教堂广场西侧是白石外墙的多棱宫,因正面镶嵌着削成四面体的白石而得名,是现存的唯一一座建于伊凡大帝时期的建筑物。严格的建筑比例和立方体形状使多棱宫显得优美、简洁而且清新。彼得大帝等历代沙皇的宝座均设于此,这里也是举行庆功盛典、接见外国使臣的殿堂。与多棱宫毗连的大克里姆林宫,是俄罗斯历代沙皇生活的皇宫,现在是政府举行重大国事活动的主要场所。宫殿为长方体,面对莫斯科河,正中有高出主建筑物的紫铜圆顶,上面立有旗杆,每逢节假日,会升起国旗。 

7总统官邸.jpg 总统官邸


教堂广场北面一座3层大楼,黄白两色相间的外墙,这是总统官邸,楼顶上飘扬着俄罗斯国旗,说明普京总统就在楼内办公,和我们近在咫尺。小单说:“我去看看,能不能见到普京?”刚向大楼走了几步,就被卫兵拦下,不许靠近,这里谢绝参观。

克里姆林宫的东南边是花园,花园里有列宁全身塑像。

在这块近似三角形的高地上,经过几个世纪次第建成的宫殿、教堂、钟楼、尖塔、办公楼、大会堂、兵器库、博物馆等,各自以不同的形态参差错落地分布在花园和树木之间,深得自然之美;与北京故宫的方方正正、庄重威严、四平八稳、中轴对称等大异其趣。我不敢妄议两处宫殿孰优孰劣,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建筑风格,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审美意识,应该是各有千秋吧。

瓦西里.jpg
瓦西里大教堂

从克里姆林宫的斯巴斯克塔楼下出来,我们来到宫墙外的红场。这是一个长方形的广场,面积9万平方米(约为天安门广场的五分之一),地面用马牙石铺就。红场是俄罗斯和苏联重要节日举行群众集会和阅兵的地方。宫墙下正中是列宁墓,陵墓的地上部分是阶梯状的3个立方体,采用黑、红两色大理石和花岗石建成,墓顶是观礼台。墓后的花园中是斯大林、勃列日涅夫等一些苏联的国家领导人墓地(只有墓碑,没有坟头)。广场南端是瓦西里大教堂,它是莫斯科地标性建筑,也是俄罗斯的象征。教堂中央高高的塔顶上是一个金色洋葱头形教堂冠,8个大小不同、花纹不同、颜色不同、高度不同的洋葱头形塔顶分布在教堂冠的四周,其绚丽的色彩和出众的造型令人过目不忘,被称作“用石头描绘的童话”,为整个克里姆林宫增色不少。广场北边与瓦西里大教堂遥遥相对的紫红色建筑是国家历史博物馆,博物馆两端各有4座大小不一的塔楼,乳白色的塔顶和博物馆的红墙相映生辉。广场东边是俄罗斯最大的商场古姆百货商场。我们在广场上转了一圈,又去商场里逛了一会,然后去列宁墓排队瞻仰列宁遗容。

经过安检进入观礼台地下的列宁墓,大家轻轻地移动着脚步,生怕惊扰了逝者的安宁。列宁的遗体身穿黄色上衣,胸前佩戴红旗勋章,静静地躺在铺着红色党旗和国旗的水晶棺里,好像是在休息。我向列宁的遗容注视良久。不知他的在天之灵对20年前的苏联解体和当今的世界形势有些什么看法。参观列宁墓没有献花、存包、买纪念品等礼仪程序;看起来俄罗斯人头脑中的搂钱细胞尚欠发达,多好的商机白白地浪费了!

离开红场时,我回首再看见一眼红墙内高地上绿树间那巍峨壮丽的宫殿,彼得大帝、列宁、斯大林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

俄罗斯有这样一个谚语形容雄伟庄严的克里姆林宫:“莫斯科大地上,唯见克里姆林宫高耸,克里姆林宫上,唯见遥遥苍穹。”

2013.6

陈瑶本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陈瑶本丨克里姆林宫游记》 发布于2023-4-27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