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强丨三星堆商代文明灭亡之谜 - 世说文丛

王晓强丨三星堆商代文明灭亡之谜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三星堆商代文明灭亡之谜
(兼为太昊立雪在哔哩哔哩讲“图腾密码”脚本)


关键词:大青铜雕像的冠子装饰玄鸟鸟首。《周易》颠倒伏羲八卦方位的用心。太阳氏族。商王族祭祀太阳神的道场。文王八卦推行在周人可以公然对抗商王之后。

四川广汉三星堆2号坑出土的巨大的青铜神巫造像(图1),有人说那是传说中的“黄帝”,它身著五条龙纹饰的偏肩外衣,手里应该还握着一条龙,所谓“六龙巡天”之神威集于其一身云云。
这种说法在技术上援引图像以弥补文献记载的阙如,是学术上的进步,但是,这是否还要先弄清援引之图像前后传承的关系呢?例如,《易经·乾·彖传》说:“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这里“六龙”显然是指《乾》卦六个爻辞里暗示的龙星,如果就是暗示龙星的话,那么《初九》《上六》只谈到七宿整体情况,并没有说到具体的龙星某宿,也就是说,六个爻具体地只谈到四条龙,而所谓“时乘六龙以御天”,并未有实指巡天的是“六龙”,既然如此,黄帝身着五条龙、手持一条龙从而有“六龙巡天”之说,未免荒谬。
周代著述的《彖传》所以在《乾卦》只说东方苍龙七宿之前六宿——角、亢、氐、房、心、尾,而不算最后的箕宿,大概有一种不承认商朝的东方苍龙星宿有第七宿的政治考虑,就像有些反美志士不承认美国宣传的“民主”一样。中国古代人常常因为政治理念的需要,随意更改星宿和人间关系的联系,因为他们明白这种关系甚至星宿的命名,都出自此说者的杜撰。对此,有很多现代学者都注意到了,例如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第三节《二、分野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7)指出,“政出多门”和星土的论述就是确论,这里就不再一一引述了。
大家要看仔细了,这个大大的青铜塑像,它冠子上面装饰了一只玄鸟亦即猫头鹰的头,玄鸟的一种本鸟是猫头鹰,装饰它在冠子上,正如今天鄂伦春族萨满或首脑的帽子上装饰鹿头、鹿角。“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作为神巫、君主身份的这尊大青铜雕像,它一定不是黄帝,因为周王族的死敌是商王族,商王族的祖神玄鸟之本鸟猫头鹰,《山海经·大荒东经》说它是女娲(伏羲氏的妻子兼姊妹,又号女和、黎氏,黎氏和伏羲氏共称“重黎氏”)图腾鸟?鸟的本鸟,更是受周王族“爱屋及乌”的惯性作用,憎恨得要死的恶鸟,乃至直到林风眠、韩美林二位画家为其正名之前,猫头鹰都是进入中国人民风民俗里的凶鸟——现在五六十岁年龄段的人,应该仍对“夜猫子叫,要戴孝”的凶兆之说记忆犹新。明明是益鸟的猫头鹰,之所以成为凶鸟,完全是周王族靠政治力量宣传的结果。《山海经》里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凡和鸮鸟亦即猫头鹰沾点边的鸟,大半是导致旱灾、火灾灾祸的祸首。《左传·襄公九年》:“商主大火(星)”“祀大火,而火纪时焉”,于是这种将玄鸟和崇拜大火的商朝捆绑在一起之现象(甚至捆绑了生活实用的火焰),一定是周朝政治宣传力量的表现。
根据《山海经》女娲氏图腾?鸟本鸟猫头鹰崇拜的记载,对照猫头鹰纹样造型礼器出现的时间多在山东龙山文化之前(如红山文化时代礼器的玉雕鸮鸟等),大体可以断定鸮鸟是炎帝民族集团承袭自自己先人的一种鸟图腾崇拜。炎黄炎黄,先炎帝后黄帝,作为和炎帝战争对立黄帝,在两个民族集团没有融合之前,似乎不可能崇拜猫头鹰。按逻辑关系说,黄帝冠顶以猫头鹰大不可能。
周王族姬姓,自称是黄帝的后人,被商族推下王位的夏后氏,更是黄帝的后人;商王族的图腾应该和夏王族、周王族的图腾有所区别而更合乎逻辑,三星堆2号坑出土的这个青铜神巫雕像头上的猫头鹰头,可能是区别于夏王族身份标识的特别图腾形象,更可能是代表着周王族的死敌身份标识。一言以蔽之,猫头鹰寓进了周民族对商王族的一腔仇恨。换句话说,如果三星堆文化这尊大青铜雕像果真是黄帝,作为黄帝后人的周人会破坏它吗?显然这个遗址的出现,不会是遗址的原同族人破坏所致。
考古专家们根据四川金沙遗址出土的金箔镂空之太阳轮与太阳鸟,断定四川金沙遗址出土小青铜立人的头上,戴着的是拟太阳轮的帽子(图2)。显然,金沙遗址出土的小青铜立人的身份和三星堆2号坑大青铜立人像,都是太阳氏族的子孙之辈。三星堆大铜人像应该是拟帝舜等商王祖神。
“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东海”不仅是东方民族少昊的居地,不仅是传说中日月升起的地方,还因为少昊后代是传说中生了太阳、月亮的大昊帝俊居地,所以大昊之民族有专职祭祀日月巡天事务的族人——祝融氏。按《国语·楚语下》的史前纪年,少昊氏传掌控天下之权给颛顼氏,颛顼氏将此权传与重黎氏,这重黎氏即帝喾氏,而帝喾氏乃少昊氏贤淑的后人“重”,少昊氏、颛顼氏后人“黎”汇合而成的民族集团,具体的说,他们都是少昊之后,而重黎氏的后人祝融氏,就是我们说的“太阳氏族”,太阳氏族管理着祭祀太阳的人群,就是祝融氏。祝融氏的神灵化身为巡天的太阳,乘两条龙巡天,龙一般是鸟头龙。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过一件太阳神乘两条龙巡天的青铜雕像残片,圆圆的太阳生着一双圆圆的眼睛,乘在两条鸟头龙头顶(图3),它就是大昊帝俊的后代——祝融在商代的一种神貌,这类神貌特别有代表性的,是商王族传承自石家河文化的“日头”形象:一个独立的人头形象,它或“乘二龙”,或乘两条鸟头龙等等(拙作《造物未说的秘密》中有介绍,敬请垂盼)。商代太阳神的祭祀点,就该在今天的三星堆。
四川金沙遗址的这个青铜小立人,可能站立在象征神树的树干上,树或是《山海经》所谓“二树”的象征物。若果然如此,那么它在准备着为太阳尽心服侍:它当然是以侍奉太阳为职业的人,祝融氏一族的大巫。
如果如此推测可准,那么这位以侍奉太阳为职业的人,应当手持让太阳的品行更加适合自己所代表族群心意之物件。这物件不是驱赶太阳的,更不是捕捉太阳的,应当是让太阳光洁明亮的东西——考虑四川成都一带多雨少晴而有“蜀犬吠日”的气候,对照三星堆2号坑出土的青铜“神坛”中部人物手持的树枝,那应该是为太阳掸尘拂灰的一种树枝(图4。什么树枝?待我专文说之)。
说到太阳氏族的后人,就不能不说说《国语·楚语下》的记载:
黄帝后世子孙之代表帝尧,“复育重、黎之后,不忘旧者,使复典之。以至于夏、商,故重、黎世叙天地,而别其分主者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帝尧在某种情况下,再度让重黎的后代仍记得司天司地之业务的人,继续司天司地,他们担任这种世职,直到夏、商不变。
上边的这句话十分重要,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一,帝尧被帝舜政变了。原始农业社会,司天之事最重要——司天者通晓关系着族群吃饭的气候天象,族群也相信司天者交通神灵的力量。重黎氏的子孙再度司天司地,意味着他们代替了帝尧氏的威望。此时司天职权被帝俊伏羲的四子亦即四时神羲仲、羲叔、和仲、和叔所掌握。金沙遗址出土的黄金太阳轮里面的四只太阳鸟就是它们成为神灵的切换形象。
二,夏代、商代都敬奉太阳神。商代的太阳神祭祀地应该就在今天的三星堆。周代不再祭祀太阳神。夏代祭祀太阳神以顺利地统治社会,助其统治的司天授时理论,恐怕就是《山海经·大荒西经》里所谓的夏后启“上天”偷窃“帝(俊)”《九辩》《九歌》之事吧。公元前1961年伏羲四子的后人报错了日食,导致天下民情恐慌而被杀,或者因此后羿以“夏民以代夏政”,正是夏代信奉自帝尧开始“重、黎世叙天地”的后世体现。
三,周武王灭商以后,只活了两年,它的弟弟周公旦控制周王朝。大概专权过甚,导致管叔蔡叔伙同商族末代君主武庚叛乱。也许在叛乱的前夕,武庚袭用商王朝一贯的造神惯例——异质同构造神像的方法,造出了麒麟的青铜像——这麒麟生有龙角、兔头、鹿身、狼蹄、腹侧有翅等(图5),它可能是《国风·周南·麟之趾》产生的前奏;武庚造麒麟神像的动机,应该有讨好周武王公子管叔蔡叔的可能。这麒麟生有商代龙的一般菇形角(鹿茸顶开鹿角盘的样子),异质同构以兔子头,大概因为月亮之兔图腾的缘故,周王族的母系任、姜二姓,属于崇拜月兔的女娲氏族。如果这种假设可准,那么金沙遗址的出现,有可能和武庚有心再造太阳神祭祀地点,以代替早些时候被毁灭的三星堆有关。
四,传说帝舜死在苍梧,象为之耕——帝舜是伏羲氏在夏朝以前的族群领导人,死后大象汇集起来打理他的墓地,这足见伏羲氏族群有象图腾,商王族饲养大象而成为作战工具,正是他对大象依赖的表现;三星堆这个大大的青铜神巫脚踏大象,可见其有象图腾。《易经·豫》卦卦名“豫”字象形控制大象,又以控制大象产生的能量延伸出卦义,就是商王族曾有依赖大象的佐证。
五,商代晚期接近周公平定武庚蔡叔叛乱之前后出现的象鼻子龙(图6),更是商民族有大象图腾(大象和龙图腾异质同构)的说明。从这种象鼻子龙出土的地域看,周王族似乎接受了这种有大象异质同构的龙。前面说商王族饲养大象为作战工具,是他们对大象依赖的表现。从另一方面说,在周武王灭商之夜,商纣王的大象战队没有起到作用,很可能被周武王理解为这是象神站到了自己一边,象神可以转为己用。因此象鼻子龙就可能被周王族接受。但周公显然不能接受太阳神及祝融氏祭祀。周公当然是一个超级大巫,他毁掉三星堆乃至金沙太阳祭祀点,甚至挖掘、焚烧商王陵墓的举动,当有巫术角度的迷信原因。
六,《国语·楚语下》说到夏、商两代有司天司地祭祀,也说到周代废弃了这种祭祀:周代程(重、黎的合音为“程”)伯休父是重黎氏的后人,周宣王时代他发牢骚说,我祖上是司天司地的传统祭司,如果还用我们掌管日月运行的祭祀工作,天下能和今天一样乱糟糟的吗?这句话,就证实了三星堆、金沙的祭祀点,商末周初分别灭亡的社会心理阶础。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蚌埠市博物馆在《文物》2009年7月、2010年3月刊上发表了《安徽蚌埠市双墩一号春秋墓葬》《安徽蚌埠市双墩一号春秋墓发掘简报》,从中我们看到了祝融氏后裔钟离柏(又写作童丽柏)倚恃古传说自重自炫是伏羲女娲子孙的情况。钟离,即重黎,伏羲名“重”女娲名“黎”合称“重黎”,读声又做“祝融”,向下传嗣到春秋至钟离柏;钟离柏的墓中殉葬了2000多个身上多带绳索纹的土偶,以表明自己是以绳索造人人祖女娲的正系子孙,墓穴平面做“⊕”,以说明自己是生了天地日月的伏羲女娲之后,墓中填土上面画了一个放射状的太阳纹,以炫耀自己是太阳神祝融氏的后代。这种自奉甚高的心气,在推翻商王朝的周武王、周公旦等人眼里自然十分可憎,必整其生不如死。
七,还值得注意的是,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与太阳鸟金片,那上面的太阳鸟已经不再是三星堆神树上通常的鸷鸟,而是长颈、长腿的涉禽——这一转变意味着什么呢?显然这与商代灭亡后,周代厌恶以鸱鸮为代表之鸷鸟系统的凤鸟有关!
既然三星堆文化是商王族太阳及火崇拜的维护点。它的灭亡是商王族政权灭亡的必然,因为太阳和火崇拜正是商王族信仰凝聚的基础;周族迷信压胜巫术,摧毁商王族太阳及火崇拜的维护点,是一项重要的政治措施。大概三星堆的遗民在周族捣毁三星堆文化结晶之后,也许趁周公旦揽权初始之际,又组织起来了金沙遗址的文化现象;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十二条代表十二个月之旋转的光足,已削弱了商民族国徽之日头巡天的宣传意义,而将商王族玄鸟本鸟猫头鹰形象,回避周王族的憎恨,变成秃毛的涉禽形象,也是一种顺从周族的表示(三星堆的太阳鸟拟中华凤头鵟。《山海经大荒西经》曰“狂”。待他文论之)——将“蜀犬吠日”的太阳现于天际之物候现象改善,自然也有投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意思,抑或这也是金沙遗址有新一个太阳神祭祀点的因子。当然,“蜀犬吠日”也是商王族希望改善蜀地物候的治理之策,毕竟让商王族太阳的化身光被蜀地,也是商族的巫术之用心。希望我们的这个判断得到深入的证实。
本文开篇,我们说因为彻底消灭商朝而需要全新的政治理念,周王族有可能取消了东方苍龙七宿的箕宿而成为“六龙”之宿,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们确确凿凿知道了周人别有用心地改变了商朝祖宗之伏羲八卦方位,创造性地建立了所谓的文王八卦方位。虽然这个东震、西兑、南离、北坎的方位完全不妨碍二分二至测时的需要,但是却惹得现代人将伏羲氏四风的东离、西坎、南乾、北坤否定了个空(详见拙作简字版《易经里的秘密·前言补》)。文王八卦方位的基本特征,借后来佛教的话说,就是颠倒阴阳——将传统的火阳水阴,改成了水阳火阴,如:伏羲八卦方位的阴阳关系:乾南、天 、阳(火属阳)。坤北、地、阴(水属阴)。离东、火。坎西、水。巽西南。兑东南。震东北。艮西北。
文王八卦方位的阴阳关系:离南、阴、火。坎北、阳、水。乾西北、天、阳。坤西南、地、阴。震东。兑西。巽东南。艮东北。
周人改殷商传统的天南地北为南阴北阳,改水阴火阳为火阴水阳——这种改动在于它破坏了殷商传统认识。我们在此仅举道德秩序,如,作于商末的《易经》六十四卦当中有一大半以上是涉及战争的卦,殷人的战争道德原则如此:反对诡道、奇谋、狡诈、偷袭、夜袭,提倡光明正大的宣战、尊崇王师用兵而不得私点战火等。这种“君子之风”的战争道德,直到商王族的后人,春秋时代宋襄公在泓水之战时仍然保持着,乃至成了有周一代“仁义之师”战争道德标准过时之笑话。
《易经·升》卦有一句表现伏羲八卦方位和升卦卦义高度统一的卦辞,曰“南征吉”:这个“南”,即伏羲卦的乾,因为它属于阳,所以征伐升越敌丑的城池光明正大,上应天理,不必阴谋诡计,又因为它是代天征伐的商王之军队,吉利是当然的……
这个“南”一旦变成文王卦的离,那么它属于阴,在阴的前提下,征伐出兵,则不必遵守陈规陋俗,只要能够战争胜利登上被征伐者的城池,阴招損法都是吉利的……
文王八卦方位对伏羲八卦方位之阴阳颠倒,至少是周代出现了发扬光大阴谋诡计《孙子兵法》类兵法书的动力。
周人改殷商传统的八卦方位西北艮为西北乾——伏羲八卦方位西北艮位卦义为固止,周人发生壮大之根据地在中原的西北岐山,改这个方位为天位,有希望周族占据天方固止不毁的企图。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个方位是《山海经·大荒西经》所载号又称“女娲之肠”“狂(鵟)”的神灵所在,是这个神话里的神灵在此“西北隅”“以司日月之长短”的地方,既然昼夜在这里决定长短的地方,这地方才是天的位置。值得玩味的是,立冬日主西北,据《礼记·月令》孟冬之月说“是月也,以立冬”其“盛德在水”正合乎“我姬氏出自天鼋”崇拜水的需要(详见下文介绍)。
周人改殷商传统的西南巽为西南坤,伏羲卦西南方是求偶媾合的繁生方位,乃人生人、物生物的二阳一阴之地,此也应该是女娲所生之日月在此回返、回翔的据点。甲骨文卜辞《後上》二三·四有“己未卜”杀羊十只祭祀西南方的卜辞,若指此方位,可见此方位的神圣。文王卦将此位改为坤位,有袭用伏羲卦西南繁生之位的算计,因为作为大地之母就该繁生不息,正《坤》卦卦辞“西南得朋”的寓意。然而商王族在此纵使祝融氏纵火祭天,四时不息,有碍周族的“安,贞吉”(《易经·坤》),所以周人毁掉商王族之祝融氏在西南此地的道场,完全有可能。
众所周知,更引起现代学者们惊叹的是,因为管叔、蔡叔挟持商武庚叛乱,使得周公在第一次东征攻占殷都以后,做出了“以绝殷祀”的举动,他除了杀死武庚之外,又挖开殷商王陵焚烧并埋入夭折的婴儿,显然这不仅是对殷商族群的警告,也是诅咒殷商族运,防止其死灰复燃、复兴王权的巫术。对照周公这场对商代王陵报复性挖掘和焚烧,反而更能说明周人毁掉商王族之祝融氏在西南此地道场的可能。
这样看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旦,父子皆巫师,小肚鸡肠到如此可笑。当然这也是周代兴起“讨口彩”之类吉语赋形图像之造型的风气源头。
有的学者指出:中国古代音阶尚五音;周代舞乐忌讳五音宫、商、角、徵、羽之“商”音(参见王子初《周乐戒商考》载《中国历史文物2008年4期》)。估计这种荒唐又诡异的忌讳出自周公旦的小肚鸡肠。理由大概大致如此:商王族崇拜东方苍龙七宿,崇拜尤其侧重其大火星——大火星又名商星,这“商”可能是商王族族号的一种由来,周王族自称“我姬氏出自天鼋”(见《国语·楚语下》),即作为姬姓的周王族母系祖先,出自“天鼋”星土亦即北方玄武星宿之玄枵星土,他们崇拜水,而名为“商”星的“大火”之号,在字音上克玄武星宿之“玄枵”代表的水,所以周王族在舞乐之乐音里损减掉了五音中的“商”音。看看这周王族,他们为了自己帝王政权不被动摇,维稳维到谈虎色变了。
有两个词,都应该出产在商代以后的周朝,曰“箕踞”,曰“蹲踞”。古人解释前者曰:《庄子·直乐》:“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箕踞而歌。”成玄英疏:“箕踞者,垂两脚如簸箕形也。”《史记·刺客列传》说荆轲刺秦王失败,“倚柱而笑,箕踞以骂”,其“箕踞”则为侮辱秦王的表示。后者见《淮南子·说山训》:“以非义为义,非礼为礼,譬犹……窃简写法律,蹲踞而诵诗书。”蹲踞即蹲夷。贾谊《新书·等齐》:“蹲夷,非法非礼。”这凡读过中学语文的人,都知道这是两个词形容人不雅且带侮辱性的坐姿。但却不知这是商代首领、大巫祭祀做法通天的礼仪姿态。对照商代图像文献,我们可以推断说,这也是周王族否定商王族礼仪的一个举措——商代通天的严肃仪态,被周王族完全卑化了,成了礼仪场合的非礼、野蛮的举动(图7)!根据图像文献,其实“箕踞”可能是繁衍祭祀礼仪上模仿图腾“并逢”的样子(两头一身神物;两头一身或一头两身,皆隐射性交),“蹲踞”则是模仿图腾动物的蹲坐之姿(猴图腾、鸱鸮图腾等)。前者是种族繁衍大礼的表演,后者是设想自己和图腾动物合一的动作。这两个词汇作为丑态行为代词的普及,是周王族仇视商王族旺族礼天信念政治上的必然(关于这些,我有专文述及)。
长沙马王堆第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六十四卦》,也透露了周王族对商文化的态度——商王族出自自少昊氏、颛顼氏、大昊氏、炎帝氏、帝舜氏,数千年是中华民族的领导族群,文化道统始终传承不绝,周王族即要使用商王族的文化成果以伟大自己,又要这个文化道统对自己有益无害,因此我们看到了《周易·说卦传》这般叙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
可是我们从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帛书《六十四卦》《说卦传》看,此处却作:“天地定立(位),〔山泽通气〕,水火相射,雷风相搏。”
两相对勘,知道“水火相射”在现在通行本《周易·说卦传》中多了一个“不”字。水火矛盾,所以它们相射,显然“不相射”脱离了矛盾的本质特征。
为什么“水火相射”要改为“水火不相射”呢?思考再三,显然在于周王族需要让商王族的文化成果,对自己有益无害。《易经》既是商代的经典,在商王族文化系统里耳濡目染的知识分子,不能轻易承认违背思维规矩的忤逆,将“水火相射”悄悄的加上一个“不”字,似乎比较容易蒙混过关。于是以往商王族崇拜的“火”就和“我姬氏出自天鼋”的水崇拜,表面上也显得和谐而不对立了。
《周易》六十四卦离下坎上的《既济》卦排六十三卦,坎下离上的《未济》卦排六十四卦,而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六十四卦》的《既济》排二十二卦,《未济》卦排五十四卦,这恐怕也和周王族的小肚鸡肠的聪明有些牵扯——因为《离》为火,《坎》为水,也许“水火不相射”的导向,更有周王族的用心设计吧。
我们在前边已经说过周人改殷商传统的天南地北为南阴北阳,改水阴火阳为火阴水阳,这种改动周朝以前阴阳之于八卦的文本,似乎不会出现在在周文王姬昌被商王拘禁于羑里七年之时,今本《易经·中孚·九二》“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其“阴”分明指的是水——仅此水属“阴”这一概念的反映,就可说明今本《易经》不是《周易》,因为《周易》之八卦方位水属阳!商王对待伏羲八卦方位阴阳归属的态度定然非常神圣,帝俊伏羲既是商王的祖先,那商王绝不会把祖先传承所依赖的阴阳理论否定的!所以周文王的继承人就是胆量天大,也不敢在商纣王如日中天之时篡改商族赖以行使王权的阴阳理念。《周易》改水为阳,对周文王在世而言,只是阴谋酝酿而已,所谓文王八卦方位的公开推行使用,一定在周王族有力量公然与商王分庭抗礼的时候。
这里附带讲讲,《周易》将伏羲八卦方位东离、南天、西坎、北坤篡改为东震、南离、西兑、北坎并没有违背二分二至测量日影的原则,只是否定了商代的四方风名——东方风名析、南方风名因、西方风名夷、北方风名?而已。
简言之,因为三星堆商文化遗址是作为太阳氏族之商王族繁衍子孙绳绳相继不息的方位,应该被其敌对民族视为心理上的压力山大,这是它遭到犁庭扫穴式破坏的重要原因。
作为商王族族徽、国徽“祝融乘两龙”图形,在三星堆遗址里暂时少见其典型的实用例子,但作为商王族族徽、国徽“祝融乘两龙”图形理论心理支持根据地,必然会在一个具体的地方。三星堆遗址曾经祭祀太阳神的道场,就是这种心理支持根据地,所以周王族对它破坏,也合情理——关于三星堆和商朝国徽的关系,敬请大家收看我们的专题诉说。
古代政治,纠缠于意识形态的理由简单又愚蠢,三星堆祭祀太阳的道场,就像目前英国女王的葬礼,其仪式保留下来,不是很有意思吗?三星堆祭祀太阳神的仪式竟破坏了且没有留下一点文字记载!幸亏三星堆的先民能想出坑埋的方法坑埋了这些仪式的残缺道具——坑埋对于商遗民来说,显然出于不忍,对于周王族来说,大概害怕青铜器冶炼融化再用不吉利。因此我们今天能够看到了灿烂的商代文化这些遗迹。
关于三星堆商文化在金沙遗址再继续,也敬请大家收看我们的专题诉说。

 1.png
图1·左、中,三星堆大青铜铜立人的冠子是玄鸟的本鸟猫头鹰头,猫头鹰额头之间是一颗太阳。右,三星堆出土的有鸮鸟纹的青铜祭器(局部)。

2.png
图2·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轮和头戴太阳轮的太阳神祭祀。图4是它和大青铜铜立人手中所持的东西。

3.png 
图3·左,三星堆二号坑出土的“祝融乘二龙”雕塑——祝融化形太阳的形象。这太阳生着圆头、两只圆的眼睛。右,三星堆二号坑出土的另一种“祝融乘二龙”雕塑。祝融化形“日头”的形象——这“日头”的下巴之处是两只变形的鸟首龙。

4.png
图4·三星堆出土的太阳树祭祀——他们手里持着拟龙体的树木枝干,它大约是龙柏枝子,用于扫佛太阳上的雾霭。

5.png
图5·西周初年陕西宝鸡石鼓山商周墓地M4出土的商族窖藏铜牺尊。

6.png
图6·1953年出土的陕西岐山县王家嘴出土的象鼻子一头双身龙。

图7·商代箕踞和蹲踞(蹲夷)的神巫和图腾神物——上图是安阳小屯、安阳四盘磨出土的两头一身神物;下图中图是生着鸮爪的熊图腾玉雕。右图是伏羲女娲一头两身玉雕




王晓强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王晓强丨三星堆商代文明灭亡之谜》 发布于2023-5-2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