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震翔丨古词烟雨录·张镃《鹊桥仙》“静里细观天意” - 世说文丛

冯震翔丨古词烟雨录·张镃《鹊桥仙》“静里细观天意”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张镃《鹊桥仙·立秋后一夕》。词中时令,正值夏日盛极之时。在物极必反的古老观念支配下,词人对时序即将向秋凉发生的变化已经有充分的自我暗示,他早已知道:这个时节已经“澄空欲变”“新秋知是昨宵来”。

然而,在词人置身的现实世界里,季候并没有因节气的更替而有分毫改变,同样忠实于现实的词人真切地感受到“暑云犹在”“清风未有半分凉”。

彼时的中国词人,断不会质疑“理念与现实能否精确对应”这一命题,他只是很想捕捉到时序更替刚刚开始发生时,人间天上最为细微的变化——茂密的芭蕉究竟有无老去的迹象?漫天的流萤是否已经开始衰弱?

这是一个天地眼中的稚弱孩童在“静里细观天意”,耐心、执着地捕捉着季节的微妙变化。此情此景无比动人。

词人最终失望而归。他没有察觉到大暑时节与立秋时节究竟有何不同。尽管身边的人们都道是天已微凉,词人依然执拗并困惑于依然炎热的自身体验。他的努力体察和留下的一点点迷惘,成为了当年夏夜里留下的最具诗意的景观。

小说《百年孤独》里,村落的创始人老布恩迪亚,晚年精神失常了。某个星期二的上午,他在院子里看花花草草,突然绝望地回头对家人说:今天星期一 ——因为这些花草跟星期一那天一模一样,没有一点“星期二”的属性。

与老布恩迪亚相仿,中国词人张镃也在时间概念的荒原上小小地迷失了一下。因种种其他观念的牵绊,他终究还是怀着惘然的情绪回归到了日常。

或许从现实的意义上看,“时间”本不存在,而仅仅是人类假设出来的事物。但不存在不代表不需要。人是需要“时间”才能在世界上安心生活的。如果词人张镃也像老布恩迪亚那样,打碎人们古已有之的、对时间的信仰,他同样会因失去了根底性的参照工具而陷入疯狂。

鹊桥仙·立秋后一夕
[南宋]张镃

暑云犹在,澄空欲变,
入夜徘徊庭际。 
新秋知是昨宵来,
爱残月、纤纤西坠。

芭蕉老大,流萤衰倦,
静里细观天意。
轻风未有半分凉,
奈人道、今宵好睡。

(选自《花庵词选》第212页)


冯震翔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冯震翔丨古词烟雨录·张镃《鹊桥仙》“静里细观天意”》 发布于2020-7-26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